分享

“编”出来的大世界

 圆角望 2016-08-31
李君兰 文 黄全昌 图

  不过一根棕榈叶,在能人手里,便可“编”出一个大千世界,霸气如长龙,轻巧如蜻蜓——这流传于民间许久的手工传统工艺棕榈叶编织技艺,一编一织间,可都是巧心思。

  取一根尚未展开的嫩叶,取其叶茎为筋架,不过撕、缠、拉、绕、刺、编扣、打结、穿插、收边等几个手法,就能活灵活现地编出孩子们想要的蜻蜓、青蛙、蚱蜢……在物质匮乏的年代,这些可是孩子们朝思暮想的“玩伴”,孩子们可以好好吃饭、好好睡觉、好好听话,只为讨得大人欢心,好在路过小摊的时候能成功地要得一枚,一旦从大人手里接过期盼已久的“好伙伴”,便巴不得立马奔向邻居家,向一起玩耍的同伴好好“秀”一番……

  那时,孩子手里的草编“小玩意”并不能“神气”几天,毕竟彼时的棕榈叶编织艺术以鲜叶作为材料,不易保存,过不了二三天便耷拉下来。

  民间的手工艺人琢磨着如何才能让孩子多点开心,想到了用干叶作为原料,解决了小玩意“不常在”的难题,也琢磨着给孩子们“编”更多的朋友,编“长了见识”的孩子们心目中的大英雄,编他们新认识的“小伙伴”,什么小鱼小虾啊,什么小猴小牛啊……孩子们可选的伙伴越来越多,陪伴的时间越来越长。

  曾是那些孩子里一员的叶邦叔女士,现在已是现代项目棕榈叶编织代表性传承人。据说,与棕榈叶编织结缘,就因为小时候被街头棕榈叶编织艺人所吸引,继而对编织产生了浓厚兴趣,并且醉心于其中。

  叶邦叔经过四十余年的探索和实践,不仅把棕榈编织的创作题材扩展为人物、昆虫、鱼虾、禽鸟、走兽等五个大类、五十多个品种,还善于借助新鲜棕榈树的老叶、新叶、嫩叶的天然色泽和叶脉纹理,搭配编出黄绿相间、深浅不同的多色彩的鲜叶作品。从她手中诞生的丹顶鹤、长须虾、奔马等作品,形象栩栩如生,极富艺术感染力。而这门技艺,也已成为了“非遗”成员之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