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羲之家族谱系,一个风流的家族(附最全作品)

 wang效贵 2016-08-31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兰亭序》


清·樊沂

宴饮流觞图·局部

纵28.1厘米,横392厘米

现藏于美国克利夫兰博物馆


在遥远的东晋活跃着一个

颇具传奇色彩的名门贵族,

他们便是以“书圣”王羲之

为代表的顶级门阀士族。

王家近三百年间书艺传承不断,

人才辈出,极尽文采风流,

成一蔚然壮观的文化景象。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

这名副其实的王氏家族,

感受来自书法史上,

最风流的一家人的旷世才情吧!



王羲之

兰亭序·唐 冯承素摹本

纵24.5厘米,横69.9厘米

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东晋王、谢、郗、庾四大家族中,最显赫的要算王氏家族了,而书法成就最卓著的也当之无愧的属于王氏一族。王氏家族书法家最多。在这个书法世家里,有父子争胜,兄弟竞较,还有夫妻比试,姻亲相学等,互相传袭,这不仅是书法史上显得极为耀眼,在世界艺术史上也是独一无二的。特别是出现了书圣王羲之和他的第七个儿子王献之,父子二人被世人并称为“二王”。王氏的骄傲在此,东晋书法的骄傲也在这里。

王羲之(303—361),从卫夫人学书法


东晋书法家,字逸少。原籍琅琊人(今属山东临沂),居会稽山阴(浙江绍兴)。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人称“王右军”。他出身于两晋的名门望族。他小时候就从当时著名的女书法家卫夫人学习书法。以后他渡江北游名山,博采众长,草书师法张芝,正书得力于钟繇。观摩学习“兼撮众法,备成一家”,达到了“贵越群品,古今莫二”的高度。

王羲之

行穰帖·唐摹本双钩廓填

纵24.4厘米,横8.9厘米

现藏于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美术馆


王羲之

黄庭经·唐摹本硬黄纸墨迹本

纵26.3厘米,横106.2厘米

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王羲之

丧乱帖·唐摹本硬黄响拓,双钩廓填

纵28.7厘米,横58.4厘米

现藏于日本宫内厅三之丸尚藏馆

郗璇 (269—339),王羲之夫人


王羲之的妻子名璇,字子房,太尉郗鉴家中的掌上明珠。这位奇女子书法卓然独秀,空灵飘逸,被称为“女中笔仙”。她熟读经书,是当时有名的才女。她与王羲之结为夫妻,虽然是父母之命,但有一段佳话传颂至今

东床快婿·郗鉴与王羲之的伯父王导交好,世交联姻。郗家派人去王家探听风声,目测女婿人选时。其他王家子弟,都穿戴上最华丽的衣饰,展示翩翩风度,急于在相亲中胜出。可惟独一位青年人泰然袒腹倚卧,不修边幅,一派率真,怡然自得地一手吃胡饼,一手扇扇子,这人便是王羲之!郗鉴因王羲之不矫揉造作、超凡脱俗的品格,便选了他做女婿。婚后两人琴瑟和鸣,精神相契。郗璇为王羲之培育了八个子女,各个才貌双全。王羲之寿命不长,但郗璇却享有九十多岁的高龄。


郗璇墓识·待考证

王玄之 王羲之长子

王玄之是王羲之的长子, 字伯远,工草书和隶书,早逝。永和九年,暮春之晨,会嵇之阴,王羲之写下惊世名作《兰亭序》,这次雅集他除了邀请朋友,特地带上他的子女,王玄之也在内,作诗一首:“松竹挺岩崖,幽涧激清流。消散肆情志,酣畅豁滞忧”。

王凝之 王羲之次子

王凝之,字叔平。历任江州刺史、左将军、会稽内史,亦工草书和隶书。王凝之曾在《兰亭集》里留下:“荘浪濠津。巢步颍湄。冥心真寄。千载同归。细缊柔风扇,熙怡和气淳。驾言兴时游。逍遥映通津”的句子。其妻为谢道韫,著名才女,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女诗人,谢道韫嫁到了王家之后,一次,小叔子王献之舌战群儒,终于力不能敌。这个时候,还是坐在青绫幕幛之后的谢道韫,引经据典地救了他,客人词穷而甘拜下风,“未若柳絮因风起“典故讲的就是她。

王凝之

八月帖·局部

收录于故宫博物院馆藏的南宋拓本《淳化阁帖》

王凝之的此帖笔法以清劲为主,开篇时稳健时迟缓,中后篇用笔速度较快,笔画也变得活跃跳荡。

王涣之 王羲之三子

三子王涣之,自幼向学习父亲书法,达到了形似的程度,善行草书。黄伯思《东观徐论》云:“王氏凝、操、徽、涣之四子书,与子敬书俱传,皆得家范,而体各不同。凝之得其韵,操之得其体,徽之得其势,焕之得其貌,献之得其源。”

王涣之参加了传誉千古的兰亭聚会,留有兰亭诗一首:“去来悠悠子。披褐良足钦。超迹修独往。真契齐古今。”


王涣之

二嫂贴·局部

收录于故宫博物院馆藏的南宋拓本《淳化阁帖》

王肃之 王羲之四子

四子王肃之,字幼恭,历任中书郎、骠骑咨议。参加过父亲王羲之主持的兰亭聚会,并有诗流传于后,其在兰亭集会上所作兰亭诗: “嘉会欣时游,豁尔畅心神。吟咏曲水濑,渌波转素鳞”,只是不见其法帖传世。

王徽之 338-386),王羲之五子

字子猷,东晋名士、书法家,王羲之第五子,是兄弟中在书法上有突出成就者之一。喜欢赏竹,生性高傲,放诞不羁,对公务并不热忱,时常东游西逛,后来索性辞官,住在山阴,旷达通脱,显示出魏晋时期,名士们任性适情的生活态度,不失清高和风雅。

雪夜访戴·王子猷居山阴。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彷徨,咏左思《招隐》诗。忽忆戴安道;时戴在剡,即便夜乘小船就之。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人问其故,王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选自《世说新语》)


元·张渥

雪夜访戴图

91.8x39.6厘米

现藏于上海博物馆

其书法有“徽之得其(王徽之)势”的评价,后世传帖《承嫂病不减帖》、《新月帖》等。

王徽之

新月帖·唐摹本

收录于辽宁省博物馆藏的《唐摹万岁通天帖》

此帖以行楷为主,挥洒自如,笔法多变,妍美流畅。释文:臣九代三从伯祖晋黄门郎徽之书。二日,告□氏女,新月哀摧不自胜,奈何奈何。念痛慕,不可任。得疏知汝故异恶悬心,雨湿热复何似,食不?吾牵劳并顿,勿复,数日还,汝比自护。力不具。徽之等书。姚怀珍,满骞。

王操之 王羲之六子

六子王操之,字子重。历任秘书监、侍中、尚书及豫章太守等职。其妻贺氏。贺氏祖父为当朝司空贺循。


王操之

婢书帖

收录于故宫博物院馆藏的南宋拓本《淳化阁帖》

王献之 (344-386),王羲之七子

唐寅

王献之休郗道茂续娶新安公主图·局部

162.2×99.3cm

现藏于美国沃尔特斯艺术博物馆

字子敬,小名官奴,为兄弟中书法成就最高者,与其父王羲之并称为“二王”。王献之自幼聪明好学,在书法上专攻草书隶书,也擅长绘画。他自小跟随父亲练习书法,胸有大志,后期兼取张芝,自创新体。他以行书和草书闻名,但是楷书和隶书亦有深厚功底。

王献之

廿九日帖·唐摹本

纵26厘米,横11厘米

收藏于辽宁省博物馆

王献之

中秋帖·宋摹本

纵27cm,横11.9cm

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谢灵运 (385—433),王羲之重外孙


王羲之惟一的女儿,有一外孙为著名诗人谢灵运。谢灵运,原名公义,字灵运。南北朝时期杰出的诗人、文学家、旅行家。出身陈郡谢氏,为东晋名将谢玄之孙、秘书郎谢瑍之子。在家风环境的熏染下,他与生俱来就有“兼抱济物性,而不缨垢氛”的襟怀。但朝代更迭,时势变迁,仕途蹭蹬,又使“高揖七州外,拂衣五湖里”,傲世自负的他失望至极,“既不得志,遂肆意游遨”,借优游山水来摆脱人生的失意和悲苦,并开创了中国文学史上的山水诗派。

夫衣食,生之所资;山水,性之所适。今滞所资之累,拥其所适之性耳。……岂以名利之场,贤于清旷之域耶!

——《游名山志序》

王导 (276-339),王羲之伯父


字茂弘,汉族,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人,东晋初年的大臣、著名政治家。王导从小有远见,才智出众,度量宏大。十四岁时,陈留高士张公见他相貌不凡,惊奇地对他的堂兄王敦说:“此儿容貌志气,真是将相之才!”王导在东晋历仕晋元帝、晋明帝和晋成帝三代,是东晋政权的奠基者之一。


王导

省示帖

收录于故宫博物院馆藏的南宋拓本《淳化阁帖》


王导

改朔帖

王恰、王荟 王羲之堂兄弟

王羲之的堂兄弟王恰、王荟(王导二子)皆精书法。


王荟

疖踵贴、翁尊体·唐摹本

收录于辽宁省博物馆藏的《唐摹万岁通天帖》

王珣349—400),王羲之侄子


字元琳,东晋大臣、书法家。丞相王导之孙,中领军王洽之子。出身琅玡王氏。留有《伯远帖》,为东晋王氏存世唯一真迹,文中伯远是王羲之长子王玄之,二人平辈。

王珣

伯远帖

纵25.1cm,横17.2cm

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王僧虔 (426—485)王羲之族孙

王羲之四世孙,喜文史,善音律,工真、行书。书承祖法, 丰厚淳朴而有骨力。王僧虔二十岁时,很擅长隶书,宋文帝见到了他书写的素扇赞叹说:“不仅仅是笔迹超过子敬(王献之),而且典雅的风度也在他以上。”王僧虔与二子王志、王慈都是当时大书法家。


王僧虔

太子舍人帖·唐摹本

收录于辽宁省博物馆藏的《唐摹万岁通天帖》


王慈

柏酒帖·唐摹本

收录于辽宁省博物馆藏的《唐摹万岁通天帖》

王慈,王僧虔之子。善隶,行书。其草书运笔圆浑,含蕴凝重,然体态十分灵动,纵横姿肆,使人联想到王献之书作风格。


王慈

汝比帖·唐摹本

收录于辽宁省博物馆藏的《唐摹万岁通天帖》

王志

喉痛帖·唐摹本

收录于辽宁省博物馆藏的《唐摹万岁通天帖》

王志 (460—513),字次道,王僧虔之子,善草隶。

智永 王羲之族孙


智永和尚,南朝人,本名王法极,字智永,会稽山阴人,书圣王羲之七世孙,第五子王徽之后代,号“永禅师”。智永善书,书有家法。他将王羲之作为传家之宝的《兰亭序》,带到云门寺保存。云门寺(原名永欣寺)有书阁专供练字,智永发誓“书不成,不下此楼”。就在这座冷冷清清的小楼里,他如痴如醉地练字长达20年,毛笔用了一支又一支,他常把用坏了的毛笔扔进大瓮,天长日久,就积了好几瓮。智永后来把这些毛笔集中埋在一个地方,自撰铭词以葬之,时称“退笔冢”。

智永对后世书法影响深远。他创“永字八法”,为后代楷书立下典范。并临《真草千字文》八百多份,广为分发,几可视为教科书,其影响远及日本。即使现在,依然是书法学习的经典教材。


智永

真草千字文·墨迹本局部

每页29.3×14.2厘米

日本小川简斋氏藏

琅琊王氏,历经多次朝代更替、战乱频仍,三百年间,香火不灭,书法一直未断传承,各代都有书法大家,但留存下来可考姓名和作品的不多,流传至今的墨迹作品多为唐摹本,实是一大遗憾。

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更多琅琊王氏书法佳作,以此纪念这个曾为中国书法创下了无数佳作的名门世家!


王羲之

远宦帖·唐摹本

纵24.8厘米,横21.3厘米

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王羲之

二谢帖·唐摹本

纵28.7厘米,横58.9厘米

现藏于日本宫内厅三之丸尚藏馆

王羲之

胡桃帖·敦煌石室临本

纵25.2厘米,横20.6厘米

现藏于英国大英图书馆


王羲之

乐毅论·旧拓本 美国安思远藏本


王羲之

孔侍中帖·唐摹本

纵24.8厘米,3行,25字

现藏于日本前田育德会

王羲之

大观帖


王羲之

平安帖·唐摹本双钩摹搨

纵24.7厘米,4行27字

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王献之

鸭头丸帖·唐摹本

纵26.1厘米,横26.9厘米

上海博物馆藏

此帖为王献之给友人的便札,是他行草的代表作。起首是寻常应答,故运笔稍缓,似行书。后半部分笔底渐活,运笔渐快,行笔流畅灵动,更接近草书,欲与朋友晤谈的迫切心情,跃然纸上。



王献之

东山松帖·传为米芾摹本

纵22.8cm,横22.3cm

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此帖下笔婆娑,百态横生,萧散秀逸。


王献之

新妇地黄汤帖·唐人摹本

纵25.73厘米,横24.0厘米

现藏于日本东京台东区立书道博物馆

地黄汤乃一中药名,这是有关该药的尺牍。王献之真迹未能传承至今,作为模本墨迹有数种传世,其中之一即此《地黄汤帖》,全篇书风柔韧兼备,沉着轩昂,一气呵成。


新妇地黄汤帖·局部



王献之 

鹅群帖

收录于《淳化阁帖》

王献之 

鹅群帖·传为宋人米芾临本

收录于《淳化阁帖》


王献之

餘杭帖(又称《触事帖》)

收录于《淳化阁帖》

原文来源书法屋,有调整修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