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六言六语 | 砖石上的ctrl c和ctrl v

 【点石成金】 2016-08-31
没有电脑,文字就不能被ctrl+c和ctrl+v?没有轰隆隆的印刷机器,就实现不了图画的复制?小编第一个不同意,至于证据嘛,在小六家就可以找到。



ctrl+c和ctrl+v?


复制?印刷?


墓志上的ctrl+c和ctrl+v

在小六家二楼,能看到好多好多墓志,你大概早就听说过这些个墓志背后的历史故事,也慢慢咂摸了墓志上石刻砖雕文字的风雅韵味。可你也许没在意,小六偷偷在墓志展柜的背后,放了一张张图片,上面展示的便是六朝时期流行的,古老的拓印术。


据考证,东汉时期便出现了拓印术。一般认为,随着造纸术、制墨工艺的推陈出新,六朝人民的拓印技术已经相当纯熟了。他们将濡湿的纸张覆盖在石碑的表面,仔细地将纸轻敲、按压,让它贴合石碑上的每一道刻痕,在此之后,用垫子蘸上墨汁均匀刷在纸张表面,纸张凹陷的部分未曾沾到墨汁,便自然形成了黑底白字的拓本。




啊?你问我为啥小六家墓志背后都是白底黑字的照片?那是小六为了适应现代人的读字习惯,用了现代技术打造出来的“负片”效果啦。



                           流行至今的拓印术



拓印说起来so easy,哪里想拓拓哪里?小编悄悄告诉大家,拓印绝不是简单的技艺,不规范的、频繁的拓印会使石碑受到污染和损毁。要想实现砖石上的ctrl+cctrl+v,拓印也不是万全之策。


画像砖上的ctrl+c和ctrl+v


画像砖上的ctrl+c和ctrl+v,又是另外一类粘贴与复制了。为什么这么说呢?六朝时期承袭秦汉传统,画像砖分为两种,一种是一块砖上有一整幅图案,用另一种则是连续的多块砖拼镶而成的砖画。


这类拼镶砖画的杰出代表,当属当时被安置在皇室与王侯陵墓中的《竹林七贤与荣启期拼镶砖画》,南京博物院的罗宗真研究员曾提出,古人应该是先在绢上把“竹林七贤与荣启期”画好,然后分段雕刻成木模,印在砖坯上,烧成数百块砖头,最后一一拼接而成。



如果这里的每个砖块都有对印的木模,那我们不妨大胆猜测一下:会不会六朝工匠用的也是“流水线作业”呢?——同样的木模可以快速地按压出同样图案的多块砖坯进行烧制,需要时则取完整的一套进行拼镶。

这样一种“ctrl+cctrl+v”的猜想,你觉得如何?小六家的错版竹林七贤与荣启期拼镶画砖画,或许也是工匠利用“流水作业”多出来的砖块拼镶而成哦。

在印刷术还未被发明运用的六朝时期,人们用拓印等方式,实现了砖石上文字与图画的ctrl+cctrl+v。这些技术虽然没有现代印刷术那样高效便捷,但在六朝纸本、绢本书画作品鲜少留存于世的今天,提供给我们充满六朝韵味的精神享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