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作为一名学霸君说说当年学习上踩过的坑,你的娃以后可千万不要踩哦。

 啊咪尔 2016-08-31


周末DrBing回北德旧家整理物品,发现了好几本超厚的笔记本,翻开一瞧,原来是十几年前来德国的时候带来的。那是我大学时为了准备出国,猛攻英语留下的辉煌战绩。


大学那会,为了确保能在留学时说一口高大上词汇华丽,表达讲究的英语,一下跃身高富帅白富美的行列,DrBing真是下了至少两年的苦功。



森森地满足了装逼欲


笔记本里的单词和表达法,当年都是反反复复一遍遍艾宾浩斯式扫雷,直到滚瓜烂熟的。




仔细一个个词翻看,才发现!

哦漏!



绝绝绝绝绝大部分,在出国之后至今这半辈子,


压根再没有见到过到过到过过过过。。。。


回想当年,在本来该参加社团,谈恋爱,疯玩的大学时光,为了背这些单词,我一个人在图书馆、自修室耗费过多少日日夜夜啊?



我学法语很幸运,因为在Allianz Francais学了不到一年,就决定不去法国,于是撒手放弃了。但那一年已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基础知识语感都很好。所以后面随时很快可以临时扩充知识,应付必须场面,从没在没用的知识上浪费过时间。


但是,有一个更大的问题:就是法语学了以后,除了一次不轰动不知名迅速被历史遗忘的法国小报采访外,就再也没有用上过——整门语言根本就是白学啊!哦漏漏漏!



唉,DrBing当年真是踩坑了!

学多了没用上比要用时没学过要更加更加更加吐血啊!



于是我痛定思痛,回想为什么这些苦背下来的高大上词汇,最后都没用上。发现原因如下:上图左下的overt(公开的),平时都说public/obvious啊;右下的pedant(书呆子),日常都说nerd。。。如果因为觉得“背了没机会说很亏”而强行说overt,pedant,结果就算人家不觉得你装逼,也会一种莫名的怪怪的赶脚油然而生。


要让你真切地理解这种“怪怪的赶脚”,DrBing打个比方:


“你合上眼休息下吧“ 说成“你瞑目休憩片刻吧”,

“我今天很不爽”说成“我即日很哀戚呢”,

“你到家了吗”说成“你安抵贵府了吗?”。。。


结果是:


请问。。。您是穿越来的吗?

还是刚从火星移民过来?

还是在追求某种戏剧效果?


这就是脱离真正使用”学来的外语,简直就是浪费时间好吗?


在“用词”方面,还有一种搞笑的情况,就是没弄清楚配搭,于是直接使用中文直译。例如'See', 'watch', 'look““read”“visit”都是”看“,直译策略用到外语,随时可能发生 see a movie, watch a book, look a friend之类的笑话了。


除了“用词”,脱离真正使用”学来的外语语法,那就更哈哈哈哈哈了。


先给你举个栗子:


He will arrive after an hour. 他一小时后会到

正确说法:He will arrive in an hour.

为什么国人喜欢说after?因为我们都是直译的,既然“一小时以后”,“以后”就是after啊,有什么不对吗?



就是不对啊!


上面的例子还不是最坏的情况,只是:



噗,怪怪的

但并不影响理解。


更坏的情况是:已经完全听不懂啦!


为了让你能贴切感受,我用老外学中文的栗子来比喻。


老外想说:上学期我没通过全部考试。


于是他说:上学期,我没全部的考试通过


零乱

你说:老外桑,你再试试。


于是他说:上学期,我全部的没通过考试。


你这是。。。


你说:不是这样,你再试试。

于是他说:上学期,我通过考试没全部。


老外桑,你让我一头撞死吧


这个例子是想告诉你,如果娃使用中国初高中的语法策略学外语,简单的主谓宾句子,娃的脑子兴许还转的过来。复杂一点,就变成了:


单词随机排列组合了


如果我让你跟老外从语法的角度解释,为什么只有“我没通过全部考试”才对,其他的组合都不对。你解释得出来嘛?


不行,是吧?


而且即使解释出来了,有用吗?


并没有。一到复杂情况,照样抓愣。


但是我们说出“我没通过全部考试”这个正确排列,一点没问题啊。


那是因为,我们有语用感、语法感啊。


所以,孩子最好的外语学习方式,是在真正使用”中完成的,

一来可以避免:

在多余的,以后一辈子都碰不到的知识上浪费精力

二来先入为主

语用感,语法感在一开始就植根脑海


现在结合DrBing一直说的英语启蒙线路图说说各个启蒙阶段的重点,免得做了无用功

(打横可看大图)




第一阶段:磨耳朵——听音辨音,根本的目的是建立“语音感”,这个阶段娃的目标是在轻松无压力的单纯听中,熟悉语音。熟悉语音有什么用?当然有用。如果你和DrBing一样童年是二次元度过的,电视放一段日语你一定迅速能听出来,而不会认为是韩语、越南语,泰文,因为你对日语的发音规则有赶脚。


第二阶段:嚼舌头——仿音,根本目的是通过大量操练让娃的口舌适应英语发音的微妙肌肉动作。例如说,早年看过很多日语动画片的二次元迷(没学过日语),都有一个技能:说“高仿日语”,就是说,并非真的日语,但听起来非常像,因为他们掌握了日语的发音规则和技巧。


这两个启蒙实在是太便宜太无痛了,基本只要家里保持放英语儿歌,英语动画,家长时间许可的话每天十分钟英语绘本共读,就已经卓卓有余了。去什么英语培训啊?


上面两个基础阶段,掌握的是“语音感”,后面的阶段就是“交流”了,在交流阶段,掌握的是语感中的语用感,语法感:就是前面说的真正使用”。


你说:偶偶偶?就抓好这几点就足够了吗?会不会太少?


抓好这几点,小学3年级到高中这十年学校课堂的知识,娃就“能吃进去”了啊!


不像我们这代人的课堂英语:一滴不入脑,考完还老师了啊!


另外有了语感对娃将来进外企,留学有什么好处已经说得不能再明白了。对考试有好处吗?


答案是,有!到了高年级英语考试那么多刁钻的语法题,娃一眼扫完题目,看到的答卷就是这样的了:



不然的话,划线分析玩一堆主谓宾定状补,看到的答卷还是这样的:




那怎样为娃提供“真正使用”英语的环境,而且还不太贵呢?


那当然推荐DrBing好友天天的久趣英语啦,100%美国外教,80%拥有权威机构授予的英语教育资格证书(TESOL、TEFL)在线和娃磕叨。。


在线上课是怎样的呢?下面有视频:


“久趣”在线英语,用

在线真人老师视频+多媒体互动形式



在同样教学质量的教学中,价格最便宜,普通家庭一样可以放心豪起来。


价格优势

6-8人班,绝对美国外教,2998元100课时,365天,29块一课时,两天一次的频次,全年才5300的价格,如果非要豪华私教享受土豪级待遇来个一天一次,也只是10900元!


如果家里小钱包不宽裕,什么时候可以收手呢?临界点就是:


当娃可以用自己的语言(即使很粗糙、有错误),和老外表达任何想法(而且人家能听懂)的时候。这个节点就是“线路图”中的“上轨”。之后,娃就可以在任何真有需要的时候,扩展知识,细化美化自己的语言了。永远记住一点:

知识在“要用的时候”紧急学,比没用的时候“为了学而学”,有效得多!


但是,九趣那么便宜,就算上轨后继续学下去,也没损失哈!


所以,家有5岁以上娃的,不放试试今天的福利:


福利领取方法


方法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