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3716.化学元素之间的相互转化

 王东镇 2016-09-01

3716.化学元素之间的相互转化

2016.8.31

我身边没有物理教科书,但是有一张化学元素周期表,所以经常拿来分析。金属材料“锂6”,可能由“氦4”与氢同位素“氘”聚变形成,而“锂7” 由“氦4”与氢同位素“氚”聚变形成。“锂6”与“氚”、“锂7”与“氘”聚变,可能形成“铍9”。两个“锂7”聚变,可能成为“碳14”,两个“锂6”聚变,可能成为“碳12”,“锂6”、“锂7”聚变,可能成为“碳13”。“锂6”与“铍9”聚变,可能成为“氮15”。“硼11”与“氦4”,“碳12”与“氚”,“碳13”与“氘”聚变,也可能成为“氮15”。而“氮15”裂变,如果没有能量释放,可能有上述多种转化。配伍的规律是原子序号与原子量分别相加,分别等于新原子的序号和原子量,因为原子序号等于质子数量。还有其他配伍形式,但是必须有一个“氦4”做核,其他内部结构由不同数量的“氘”、“氚”结构组成,可能保持“氘”、“氚”结构的独立性,也可能“氘”、“氚”结合成其他化学元素,这就是几分法的由来。

核裂变以后的核废料可以用来分析化学元素的内部结构,其中可能还有核聚变的生成物,相对高端的化学元素。

加速器轰击只能改变个别原子的内部结构,大规模的核聚变需要宏观环境的改变。所以,加速器只能用于科学研究,创造个别粒子,宏观环境才能改变大量原子结构,发生连续核聚变。

由于连续核聚变的可能性,精准控制核聚变的产物非常困难。核聚变过程中还有化合物形成的可能性,所以自然界伴生矿物很普遍。

宇宙射线的主要成分只有“氢”、“氦”两种化学元素,可地球大气的化学成分却相对复杂,就是这个原因。

需要说明的是宇宙射线中的氢同位素“氕”可能到不了地球表面,因为通不过地球大气热层。地球大气中的“氕”元素和生物体内、地壳中的“氕”化合物,都是地球内生的。

氢同位素“氘”、“氚”在自然界中的相对匮乏,源于它们在化学元素内部结构中的相对丰富和氢同位素“氕”形成条件的相对普遍,摄氏570度以下的自然环境都可能形成氢同位素“氕”(超过摄氏570度,氢同位素“氕”就会裂变为偏电荷光子,所以相对高端化学元素内部可能没有独立“氕”结构)。

现代物理把恒星表面的熊熊烈焰解释为氢——氦聚变,“氕”元素在摄氏570度就会裂变为偏电荷光子,谈何聚变?“氘”、“氚”可能耐高温,也抵挡不了摄氏6000度以上的高温,太阳上的物质是如何形成的?如何存在的?可见人类的许多认识存在误区。

恒星不是煤球,氢气再多也会瞬间燃尽,凭什么统领太阳系?

正负电荷的聚变和银核宇宙射线的冲击可能是太阳表面熊熊烈焰产生的原因,所以太阳不会燃尽,还会辐射源源不断的宇宙射线。

当然,太阳宇宙射线与银核宇宙射线是两种不同性质的宇宙射线,互为正反物质,不能发生聚变反应,才能抵达地球表面。其中的正负偏电荷光子可能发生聚变反应,生成正反“氢”、“氦”元素,仍然是宇宙射线的组成部分。

说远了,到此为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