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嚴格修身 賢明儉約的鄧皇后

 海倫娜 2016-09-01

嚴格修身 賢明儉約的鄧皇后 

東漢和帝劉肇的第二位皇后和熹鄧皇后,名綏,是太傅鄧禹的孫女,她的父親鄧訓也曾在朝中為官。鄧綏剛六歲時就能夠讀史書,十二歲時就通《詩經》、《論語》等典籍,常跟她的哥哥們互相問難。 


鄧綏一心誦讀典籍,對於居家過日子、一般女孩子學習的事倒不怎麼在心。她的母親常常為此責備她說:「妳不學女工之類,以便日後縫衣作裳,卻一心放在學問上。難道想去考博士不成?」於是,鄧綏便改為白天學習女子該學的女工、理家之類,晚上誦習典籍。父親鄧訓很驚異於她的才能,遇有什麼大事,常常跟她商量。 


名後多才 節省開支 


永元七年(紀元95),鄧綏被選入宮中。第二年,剛剛十六歲的鄧綏即被選為貴人。她天生麗質,亭亭玉立,在一起被選入宮的諸女子中顯得異常突出,眾人都為之驚訝不已。永元十四年,鄧綏被冊立為皇后,人稱「和熹鄧皇后」。 


元興元年(紀元105),和帝崩,殤帝劉隆即位,鄧綏便以皇太后的身份臨朝聽政。殤帝即位不久,第二年便去世,漢安帝劉佑又於次年即位。鄧綏以皇太后的身份,臨朝聽政二十年。 


鄧皇后自從入宮以後就非常注意自己的言行。當了皇后及皇太后以後,她不但沒有因此而驕恣放縱,反而更加注意自己的儀態言行,處處作出表率。她不事修飾,樸素無華,生活十分節儉,在宮中積極倡導節儉,她平時吃飯不過一肉一飯而已。 


自我修身 嚴束親屬 


當時,《漢書》作者班固的妹妹班昭在皇宮中博學多才,在宮中負責教導皇后以下嬪妃們讀書。鄧皇后入宮以後,雖然她也從小飽讀史書,很有才華,但仍虛心地跟從班昭學習,向她請教。班昭曾著有《女誡》七篇,實是女子的道德規範,鄧皇后也虛心學習,時時遵照去做。 


尤其值得稱道的是,鄧綏後來雖貴為太後,臨朝執政,卻絕不放縱自己的親屬為非作歹,平時對他們約束十分嚴厲。她特意詔告下屬道:「我常常閱看前代史書,見上面多有記載外戚賓客等假借威權作威作福,以至於以私擾公,人以為苦。之所以會這樣,實在是因為執法懈怠,不敢對他們加以處罰的緣故。我請你們對皇親國戚嚴加督查,不要曲意衛護。」 


她不僅是這樣說,而且確實也這樣做。她的哥哥鄧騭也只給擔任車騎將軍、虎賁中郎將這樣的官職。 


有一次,鄧騭的兒子鄧鳳私下裏接受邊帥任尚所贈送的馬匹。事發後,鄧騭惶恐不安,不敢姑息兒子和媳婦,將鄧鳳夫妻的頭髮剃光,讓他們穿上罪人的衣服在家待罪,聽候姑母鄧太後的發落。由此可見其家教嚴謹,名不虛傳。 


(參考數據:《後漢書·和熹鄧皇后紀》、《後漢書·鄧騭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