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阅读,不再是孤独的旅程

 林家铺子1959 2016-09-01

七月香港台风过境,整个城市像是被重新洗刷过一次,机场快线往市区的火车上有一段路会经过一片海,你会发现自己好像在海面上前行,边上是起起落落的飞机,不一会儿火车穿过了隧道在黑暗中前行,搭乘这列车的我们都是异乡旅人。


但凡这个季节来的游客有两类,一种是拖着小朋友去迪士尼海洋公园的,另一种就是趁着打折季去血拼完接下来一年的护肤品和衣服,以上两种在我8年前第一次来都体验过了,那日和香港朋友说我也算庆幸,有朋友来了无数次也没有机会去一次海洋公园,或者买瓶酒去山顶喝醉,而现在想体验也都很难了,都是人山人海。

香港的快,好像是每一个人为了生活必须做出选择,而也就是这么快的城市里缔造了无数的历史,有人说这里是“文化沙漠”,而这“沙漠”是巨大的城市和楼宇掩盖下的市井生活气,我们热爱着香港更可能是热爱着它的文化,那是粤语歌曲、邵氏电影、TVB电视文化的影响的一代,香港的朋友说他们很爱怀旧,因为经历过一段很辉煌的文化浪潮,那是一个很特殊的创作年代,我们工作已经很辛苦了,于是在闲下来的时候有大量的文学作品、电影、音乐充斥着市场,也有了我们今天看到的四大天王,张国荣、梅艳芳、亦舒、金庸、古龙……


以前去香港都不忘记去铜锣湾的阿麦书房逛逛,阿麦书房不是很好找到的书店,隐藏在市井阁楼之间,它很像是一个文化的缩影投射着这个城市,不张扬又坚持着什么,我第一张苏打绿的唱片就是2006年在这家小书店得来的,之后的PAGE ONE和三联书店,HMV都是必逛之处,一直到今天我还是喜欢铜锣湾,那里你经常可以在那找到很多小书店、小餐厅大隐于市藏在楼上,一旦你爬上二楼关上书店的门,好像外面的浮华就与你无关。


这些年去香港少了很多,是我们让这个城市变得拥挤不堪,蔡明亮说那日去尖沙咀逛了一下就吓到了,我们只有一个西门町,而你们有了无数个西门町,他说这句话没有什么褒贬之意,只是一种现象,我们自己讨厌和继续着。


早在去年书展就创下了90万人的惊人数字,今年估计会更加火爆,周日早上我吃了早餐步行去香港会展中心,我在天桥上随着人群走了一圈一圈又一圈,四十分钟过去了才进会场,32度的香港都是举家带口的去看书。


书展的整体布置非常清晰合理,25港币一张门票,凭某日的票根在指定晚间时间还可以免费再来,而游客更是可以优惠10块价格入场,媒体区、餐厅、儿童区都划分清楚,周末更是营业到晚上24:00。


现场有很多穿白色衣服的义工都是放暑假的学生,负责疏导人群以及指引,大量的工作人员会告诉你去路线,大大小小几十个签书会同时进行,门口有接驳巴士到机场快线,交通部门会特地将书展的地铁巴士线延长运营,这些都是在上海、北京书展没有见过的。


特殊的地理位置让香港书展起到枢纽作用,来自内陆、台湾、东南亚以及欧美出版商带着的美食、建筑、文学……来此,题材广泛让你惊叹,基本上你可以在书展找到任何你想看到的书,而最受欢迎的还是旅行和美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