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推荐季羡林作品两三种

 老鄧子 2016-09-01
推荐季羡林作品两三种
文/木头丸
今天是季羡林先生的105岁生日,对于这位亲切,接地气,知识渊博的先生,我们永远保有一份尊敬。市面上,季先生的作品多不胜数,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就让小编来推荐一波季先生的读物!


1
季羡林唯一亲定自选集

本系列书籍是季羡林先生在三零一医院疗养期间亲自编选的作品集,共计14册。从体裁上涵盖散文、随笔、游记、回忆录、日记、论文等。从季老在序言中说:“在某一阶段上,自己的思想感情有了偏颇,甚至错误,决不应加以掩饰,而应该堂堂正正地承认。这样的文章决不应任意删削或者干脆抽掉,而应该完整地加以保留,以存真相。”此次出版的自选集完全遵照季老“存真求实”的意愿,在精选的基础上收录季老各个人生阶段的代表作品。
人生哲理五册
《谈佛》 《谈国学》《谈东西方文化》
《谈人生》《读书、治学、写作》
有时常常会想,人死后会到那里去?在此方世界之外还有没有更广阔的天地?八识法相,顿悟成佛,是什么?怎样才能达到天人合一?东方的综合与西方的分析要怎样结合在一起?我们应该如何面对人生中的生老病死?那一切的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但愿这个世纪老人的人生体悟能帮你更好的思考人生的真谛。
精选散文集两册
《赋得永久的悔》  《红》
“以后,黄昏来了,一切角隅皆为黄昏占领了。我同几个朋友出去到西单一带散步。穿过了花市,晚香玉在薄暗里发着幽香。不知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我曾读过一句诗:“黄昏里充满了木犀花的香。”我觉得很美丽。虽然我从来没有闻到过木犀花的香,虽然我明知道现在我闻到的是晚香玉的香。但是我总觉得我到了那种飘缈的诗意的境界似的。”

没错,这是课文里的枸杞树,季先生的散文是极美的,读来有种明清小品文的感觉,仿佛是暮色里得钟声或是泉水里的一首诗。
这是季先生在清华大学读大学的时候写的。
献上双膝,你还在打游戏的时候大神的文章已经选进课文啦! 
留学、游记两册
《一生的远行》 《彼岸印记》
季先生走过了许许多多的国家,把这些美变成了一篇篇的游记散文。在敦煌看飞天壁画;在黄山看云海松林;在蓬莱遥想八仙过海… … 
在印度,“我仿佛看到玄奘也居于这些大师之中,住在崇高的四层楼上,吃着供大人米,出门则乘着大象。我甚至仿佛看到玄奘参加印度当时召开辩论大会的情况。他在辩论中出言锋利,如悬河泻水,使他那辩论的对手无所措手足,终至伏地认输。输掉的一方,甚至抽出宝剑,砍掉自己的脑袋。我仿佛看到玄奘参加戒日王举行的大会,他被奉为首座。原野上毡帐如云,象马如雨,兵卒多如恒河沙数,刀光剑影,上冲云霄。戒日王高踞在宝帐中的宝座上,玄奘就坐在他的身旁……”
回忆录四册
文革回忆《牛棚杂忆》
师友回忆录《悼念忆:师友回忆录》
人生自述《我的心是一面镜子》《风风雨雨一百年》
通过回忆录这4册书,我们可以勾勒出季先生一生的大致图景。
其中牛棚杂忆可谓是字字血泪,借由季先生自己的话:
这一本小书是用血换来的,
是和泪写成的。
我能够活着把它写出来,
是我毕生的最大幸福,
是我留给后代的最佳礼品。
愿它带着我的祝福
走向人间吧。
它带去的不是仇恨和报复,
而是一面镜子,
从中可以照见恶和善,丑和美,
照见绝望和希望。
它带去的是对我们伟大祖国和人民的
一片赤诚。
清华园、北大日记一册
包括《象牙塔日记》
来看清华四剑客是怎样臧否人物,鼓吹自己的神来之笔。大师是怎样读大学的呢?他们读了什么书?做了什么事?打牌?打球?读英语?别说了,买买买!作为一个学渣我要膜拜学霸去了!

2
季羡林的诗意人生四卷

嗯,我知道肯定有文艺小青年说——我们要美美的装帧和美美的封皮。推荐季羡林诗意人生四本。
其中包括:
《月下清荷檐下猫》《忆着烟村就风景》
《莫问他乡与故乡》《寸草丹心万里程》
单是听名字就美爆了有木有?
这四本书精选了季先生的散文成书,有风物,有故乡,有游记… …
在某个阴雨绵绵,闲来无事的时候,安静的坐在阳台上,伴着红茶的香气,听着雨打屋檐得声音静静的品味。
或是在某个阳光慵懒的午后,坐在阳台上,岁月是安静的,文字也是安静的,一个眨眼,就是一天。
拿在手里超级好看哒,还不快买来送女神!
买买买!
我已经克制不住自己的洪荒之力了!
3
我和父亲季羡林(修订纪念版)
这本书是季承先生所写,站在一个儿子的角度回忆自己的父亲,可以看做是对季先生人生的一种补充。嗯,给你们看一眼季承老师年轻的照片。(左二)
(⊙v⊙)嗯祖传的帅。
请允许我做一个比心的表情?
“他外表平淡随和,少情寡欲,内里情思丰富,多愁善感;他不拒名利头衔,却淡泊明志,为人低调;他生性孤僻,不喜交际应酬,可不拒访问,交由颇广,有求必应… …”
“父亲是一个感情丰富、情思敏锐得人。说他多愁善感,悲天悯人或许并不为过。这是他的本性,他的经历更加重了他的这种本性。父亲又是一个内向的人,内心即使感情沸腾,外表却依然平静如水。不管多么大的事件,不管他内心里有多大的风浪在涌动,都是如此… …”
这本书的评价一直是褒贬不一的,有人认为它违背了中国为尊者讳,为贤者讳的传统,不应在人死后臧否;有人认为这本书还原了一个真实的大师形象,是一本很“真”的书;也有人认为这本书的背后,在字里行间包含着一个儿子对父亲的深深感情,催人泪下。读书一事,大概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同一个杨桃从不同的角度去看也会有不同的形状,你又会对这本书有怎样的看法呢?
今天的推荐就暂时告一段落啦~
此公众号推送国学常识,季先生文章,读者读书笔记分享~
快来关注我们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