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增液汤

 月影三江 2016-09-01

1 拼音 click to collapse contents

zēng yè tāng

2 概述 click to collapse contents

增液汤记载于《温病条辨》卷二,其组成为玄参30g、麦冬(连心)24g、细生地24g。增液润燥。主治阳明温病,津亏便秘证。

方剂用药虽少,但其各味中药现代医学药理作用均能切中其适应证发病机理。且生地含有多种微量元素,对治疗上述疾病也有一定作用。但是对于治疗肛裂最常见的原因——便秘其治疗机理有待进一步探讨。[1]

3 处方 click to collapse contents

玄参30g、麦冬(连心)24g、细生地24g。[2]

4 功能主治 click to collapse contents

主治阳明温病,无上焦证,数日不大便,其阴素虚,不可用承气汤者。

增液润燥。主治阳明温病,津亏便秘证。大便秘结口渴舌干红,脉细数或沉而无力者。[2]

5 用法用量 click to collapse contents

上药用水1.6升,煮取600毫升口干则与饮令尽。不大便,再服。

6 方解 click to collapse contents

阳明温病不大便,不外热结、液干二途。若阳邪炽盛,热结实证,则用承气汤急下存阴;若热病耗损津液,液涸肠燥,传导失司,则不可用承气汤重竭其津,当用增液调燥之法。方中重用玄参苦咸寒,养阴生津,启肾水以滋肠燥,为君药。麦冬甘寒,增液润燥;细生地甘苦寒,养阴润燥,共为臣佐药。三药合用,养阴增液,使肠燥得润,大便自下,故名之日“增液汤”。本方咸寒苦甘同用,为增水行舟之计,然非重用不为功。[2]

7 运用 click to collapse contents

[2]

1.本方用治热病伤津,肠燥便秘。以便秘、口渴,舌干红,脉细数或沉而无力为证治要点。由于本方功擅养阴润燥,故又多用治内伤阴虚液亏诸症。

2.若津亏燥热已甚,服增液汤大便不下者,可加生大黄芒硝以清热泻下,软坚润燥。

8 现代适应证 click to expand contents

9 药理作用 click to expand contents

10 摘录 click to expand contents

11 参考资料 click to expand contents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