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无人驾驶离我们还有多远?

 江海报览 2016-09-01

车主悠闲地听着音乐、看报纸,方向盘跟随路况自行转动,车辆平稳地自动行驶着

这科幻般的画面正在从小说、电影中逐渐植入我们的生活

各大车企和互联网公司在智能驾驶领域的不断进展

无人驾驶这一概念在汽车行业正卷起一场剧烈变革

前景大好!

但随着接二连三的安全事故被披露

给这一热门概念浇下了一盆冷水

无人驾驶要真正成熟、大规模市场化

还有一段路要走


1安全仍是隐患

接连发生的事故表明,目前的智能驾驶系统还无法完全保障车辆行驶的安全性。


5月7日的美国特斯拉智能驾驶致死事故,调查发现所有的传感器都没有发挥作用。这些传感器包括挡风玻璃中间的视觉系统、前保险杠下的毫米波雷达、与车辆四周的12个超声波传感器。而Model S的硬件功能与算法也存在缺陷,所使用的单目摄像头对于立体及大面积平面物体的识别存在硬伤毫米波雷达存在识别区间限制极端情况下对于综合情景的取舍及冗余判断也存在问题


(Model S的感应器放置)

在事故中并未发生,但仍然成为威胁的是系统的稳定性问题。

厄姆森曾指出,“我常听到人说‘你看,我的Windows笔记本天天崩溃——如果我的汽车也是这样呢?’你该如何确保不会碰到‘蓝屏死机’?”

自动驾驶系统可远比Windows等操作系统的风险高得多。除了自身的缺陷,来自外部的攻击也会使系统陷于瘫痪。而这可长可短的瘫痪已经完全足够引发严峻后果。



2问责尚未明确

目前还没有哪个国家的法律明确地规定了自动驾驶车辆发生事故时的责任归属。


对于自动驾驶,目前业内广泛沿用的是NHTSA五级标准,而现有的法律条例针对的都是在2级以上的高度自动或全自动驾驶,特斯拉Autopilot则基本属于2级水平。法律条文对自动驾驶的要求很高,2级以下的技术都没有相关规定,这导致了目前车主将对辅助驾驶系统负很大责任。

  

(NHTSA关于自动驾驶的五个级别)


而当驾驶走向更高程度的自动化,乃至达到自动驾驶时,一旦发生事故,相关的问责会成为真正的难题。

当人为因素完全从驾驶行为中剥离,车主还应否对事故负责?应该负责的是汽车制造商、软件开发商,还是网络服务商?毕竟这位“隐形驾驶员”并不具有社会人属性。



3信任还需建立

根据今年美国汽车协会(AAA)的调查显示,有四分之三的受访者称自己害怕乘坐无人驾驶汽车。

不成熟的安全保障,不完善的问责机制,再加上高昂的试错成本,要建立起用户对无人驾驶的信任机制,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而在问题解决之前,最大可能地控制事故的发生频数、避免社会信任度的过度消磨也是一项重要工作。

或许当一个稳定而成熟的驾驶系统出现,无人驾驶的相关立法问题足够完善的时候,人们才会足够信任,把自己的安全交付于无人驾驶。而真正到了那个时候,也依然需要吃螃蟹的人。


还在路上的,着急不来

触手可及的,赶快出发

精彩大咖会议

本周云集推荐


互联网+大数据

技术、投资、分享论坛

应有尽有

绝佳的培训机会,深度探索云技术

互联网创新+创业的狂欢

百位阿里创业校友等你来!

人类挖掘的数据财富还不到百万分之一?

物理层、应用层最新成果发布,

 我们来改变现状!

智能穿戴、医疗、服装

来看点专业的

大数据领域首个TED形式创新分享会

行业大咖与业界嘉宾同台交流对话

你是我们要找的黑马吗?


小虎诚邀各位大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