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手打牛肉丸——千锤百炼下的脱胎换骨

 360晴天 2016-09-01


  琳琳的厨房2016-09-013评

  牛肉丸很少单独提及,前面大都带着地名的前缀。潮州汕头一带钟意吃牛,开发了牛肉火锅,还有上到电影、出现在众多美食家笔下的手打牛肉丸。

  大部分外地人是从《食神》里领略了爆浆濑尿牛丸的威力。事实上,好的潮州牛丸的确可以做到如乒乓球般的超级弹跳力。如果要达到如此的Q和弹,非手打不可。


  成品牛丸

  在深圳某潮汕牛肉火锅店,每隔一天的现场手打牛肉丸,是许多客人期望一睹的风景。虽然所有人都知道牛肉丸可以“手打”可以“机制”,但直径超过一米半人高的原木根砧板,以及正宗的打牛丸铁棒,估计没有几人看到过。只有百年树龄的粗大原木墩,才禁得住3个人6只手臂手轮铁锤的击打。


  新鲜黄牛肉

  牛丸必须用最新鲜的牛肉才打得出,新鲜到什么程度。带着温度,看得清肌肉还在跳动,手指轻碰一下,可以感觉得到肉表面的微微黏性。如果差一个小时,打出来的牛肉丸口感已经不同。

  牛腿肉用刀把筋去掉,切成大片,放在大木砧板上。在肉上纵横浅浅的切上若干刀。之后手持两把3斤重的铁棒,有规律的上下捶打,捶打时要用足肩膀力气,打出规律的啪啪声。


  上千次捶打

  10斤重的一块牛肉,1个小时之后,就可以捶打成泥,里面不见一点纤维。捶打好的肉浆,就要用力摔打和拍打,直到抓起不掉落为止。

  用手把肉泥挤成肉丸,放入90度左右的热水中,慢慢浸透。这个过程可以让肉丸结实成型,浸泡半个小时之后牛丸就可以捞起,按照常规下火锅了。


  对于潮汕牛肉丸的渊源,比较一致的说法是来自客家,但最终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客家人捶打牛肉丸,是用菜刀的刀背,因为力度不够,影响打出的肉质粘性,潮州人便改用两根特制的“铁锏”,每根3斤重呈长方形的特制铁锤,双手轮流捶打,左右开弓,直至把牛肉打成肉浆。

  同时客家人煮肉丸用清水,潮州人更为精细考究,改用牛骨熬汤来煮牛肉丸,这样就保证煮牛丸时,肉味不会渗透到汤水中,而且保证了牛肉丸更浓厚的牛肉味。


  看看打牛肉丸的特殊武器——3斤重一根的“铁锏”,一头大一头小,实实在在的铁锤。在潮汕一带,如果打牛丸,必备2样传统工具。一是几百斤的巨型原木砧板,另外就是铁锏2根。轮圆胳膊,一棒下去,牛肉就会筋骨尽酥。而这样动作,要持续一两个小时。


  一个个呈献出倔强的不规则圆形,就是手打牛肉丸的痕迹。机器制作的牛肉丸外形整齐划一,有一模一样的切口。新鲜打制的牛肉丸,一口下去全是致密而香脆的牛肉,本色的牛肉香气立刻鲜活起来。

  点击展开全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