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灵枢针灸黄晓晨的博客(8)

 H珠Q 2016-09-01

【灵枢针灸】-治疗红斑性狼疮

 红斑性狼疮,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上分为局限性的盘状红斑性狼疮和系统性红斑性狼疮两种。前者以在人体暴露部位出现边缘鲜明的红色或淡红色斑点状皮疹为临床特征,常以鼻梁为中心,作蝶形分布。系统性红斑性狼疮则可表现为皮疹、关节痛、发热、头痛、纳差等一系列症状,并涉及机体多个器官和系统。本病病因不明,现代西医学尚无特效疗法。
    在中医学中,一般认为“茱萸丹”、“马瘿丹”、“阴阳毒”等一类以面部红斑性皮肤损害为主的病症,与盘状红斑性狼疮颇为类似。而系统性红斑性狼疮,特别是缺乏皮疹,甚至无临床症状者,则很难找到与之描述相同的病症。
   针灸治疗本病,在古医籍中尚未发现有关记载。现代报道,最早见于1960年。至70年代,应用粗针或耳针治疗,均有一定效果。80年代以来,工作更有深入。在已有用针刺治疗盘状红斑性狼疮的基础上,进一步运用辨证论治之法,治疗系统性红斑性狼疮。除此之外,尚有人用针刺为主成功地抢救了一例脑型红斑性狼疮昏迷病人。目前,针刺治疗红斑性狼疮的有效率在80%左右,但痊愈率尚低。
   灵枢针灸-耳针
   (一)取穴
   主穴:面颊、外鼻、肺、肾、阳性点。
   配穴:眠差加神门、心,纳呆加脾、胃,月经不调加内分泌。
   阳性点位置:在与病变对应的耳区寻找,可为敏感点,亦可局部形态或色泽变化。
   (二)治法
   每次取主穴3~4穴,据症加配穴1~2穴。双侧均取。以0.5~1寸毫针,快速在敏感点进针,深度以不穿透对侧皮肤为宜。留针30~45分钟,每隔5~10分钟行针1次。每日或隔日1次。10次为一疗程,疗程间隔3~4天。如症情改善后,可改用埋针法。每次选3~4穴,在一侧耳穴用揿钉式皮内针埋入,3~5天1次,两耳交换。
   灵枢针灸-体针加穴位注射
   (一)取穴:
   主穴:分2组,均按辨证分型。
   1、分4型。热毒炽盛型:红斑、发热、关节痛、口渴喜饮、全身乏力,舌红苔黄,脉弦数。大椎、委中、陷谷、大陵、阳陵泉。
   阴血亏虚型:低热或无热、皮疹淡红、五心烦热、颧红、脱发、月经不调,舌红少苔,脉弦细。曲池、合谷、迎香、风池、劳宫、涌泉。
   阳气虚衰型:神倦形寒、低热、耳鸣、面色{82}白,自汗畏寒,纳差便溏,皮疹不显或黯紫,舌淡有齿印,脉濡细或沉细。百会、曲池、合谷、足三里、命门、商丘。
   气滞血瘀型:皮疹色黯,腹胀嗳气,两胁胀痛,面色黧黑,舌质暗红,脉弦。膻中、气海、合谷、太冲、章门、内关、印堂。
   2、分型同上。热毒炽盛型:肾俞、太溪、三阴交;阴血亏虚型:膈俞、肝俞、肾俞、太冲、三阴交;阳气虚衰型:脾俞、肾俞、关元、天枢、中脘;气滞血瘀型:肝俞、膀胱俞、血海、三阴交及背俞穴有阳性结节者。
   (二)治法
   按辨证取穴,第一组穴,为毫针刺,第二组穴为穴位注射。针刺法:每次穴位均按分型选取,进针得气后,以捻转结合提插,施平补平泻之法,留针30分钟。隔日针1次。
   穴位注射法:热毒炽盛型,用三黄注射液;阴血亏虚型用生脉注射液;阳气虚衰型用维生素B1加维生素B12注射液或三磷酸腺苷注射液;而所滞血瘀型用当归注射液或红花注射液。上述药液,每型每次仅用一种,可交替轮用。将药液吸入注射器后,用5号齿科针头,刺入穴位,得气后施雀啄法提插使应强烈后推药。每次选3~4穴,每穴推入药液0.3~05.毫升。穴位注射亦隔日1次,可和针灸交替使用。
    灵枢针灸-穴位注射
   (一)取穴
   主穴:合谷、百会、太冲透涌泉、阳陵泉透阴陵泉、风府、大椎、曲池、风池、血海、膈俞、身柱透灵台、肾俞透大肠俞透膀胱俞、关元透气海。
   配穴:失眠心悸加少海、神门透通里;头痛加头临泣、足临泣、神庭透上星;浮肿加照海、水分;发热加列缺尺泽;便秘加天枢、大横;皮肤损伤加肺俞、列缺。
   (二)治法
   药液:维生素B1、B6、B12,鱼腥草、复方柴胡、当归、胎盘组织液等注射液。任选一种,交替使用。
   选用5ml注射器,6号针头,穴区消毒后,快速剌入穴内,回抽无血后再将药液缓慢注入。透剌时应将退到浅层,更换方向注入药液。每次选12~16穴,每穴注入0·3~2ml药液。隔日1次,15次为一疗程,疗程间隔3~4天。

【灵枢针灸】-治疗口多清水症

口多清水症患者自觉口内清水或痰涎较多,经常不自觉频吐,不能自制。笔者以针刺治疗口多清水症2例,效果较为满意,现报告如下。
       灵枢针灸-例1汪某,男,62岁。主因戒烟后口内涎水增多1个月。刻诊:自觉口内涎水增多,时时欲吐,口淡无味,食欲减退,腹胀,舌质淡,苔白,脉细。体格检查未见异常,辅助检查亦未见异常。中医辨证:脾虚胃弱。治宜补脾健胃。针刺取穴:天枢(双)、中脘、内关(双)、 合谷(双)、足三里(双)、三阴交(双)、丰隆(双)。其中足三里用温针灸,三阴交用补法,丰隆用泻法,余穴平补平泻,留针30min,每日1次。治疗1次后患者即诉口内涎水明显减少,食欲好转,腹胀减轻;5次后食欲如常,无腹胀,涎水偶有增多;10次后一切如常,病告痊愈。随访2年未见复发。
       灵枢针灸-例2刘某,男,73岁。患者原以坐骨神经痛就诊,就诊过程中频频吐涎,使诊治过程数次中断,又因其频吐涎水不分时间与地点,深受他人厌恶,患者遂强烈要求先治疗吐涎。刻诊:自觉食欲不振,脘腹胀满,面色欠红润,舌质淡,舌苔白,脉弦细。体格检查未见明显异常,上消化道造影及其他辅助检查亦未见异常。中医辨证:脾虚胃弱肝郁。治宜补脾健胃疏肝。针灸处方:中脘、天枢(双)、足三里(双)、 三阴交(双)、 丰隆(双)、 合谷(双)、内关(双)。其中足三里、三阴交用补法,丰隆用泻法,其余诸穴平补平泻,留针30min,每日1次。针刺治疗1次后吐涎次数即明显减少,食欲好转;3次后少有吐涎,腹胀明显减轻;5次后吐涎完全消失,食欲恢复正常,无腹胀。病告痊愈。随访2年未见复发。
       体会
    《临证指南医案》曰:“口多清水指口中唾液较多,或不由自主频繁吐唾。”“口多清水一证,多属虚,有肺阳虚和肾阳虚之别。”但是我们所治2例患者,辨证皆属脾胃虚弱,治以足三里合三阴交补脾健胃,配中脘、天枢穴调理中焦、通肠腑,伍丰隆泻痰浊。诸穴合用,共奏补脾健胃、通腑泻浊之效。可见口多清水症不仅有肾阳虚和肺阳虚,还有脾虚胃弱之证。

【灵枢针灸】-针灸戒烟

吸烟有害健康,很多人都想戒掉,但是戒烟哪有那么容易,现在不用抽了,中医针灸治疗戒烟的效果很好,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应该多多注意,下面为大家详细介绍下。
 
    据了解,世界卫生组织已将烟草依赖作为一种疾病列入国际疾病分类,确认烟草是目前人类健康的最大威胁,吸烟的危害猛于非典和海啸。

  针灸戒烟作为一种操作简便、疗效确切、副作用少的绿色疗法,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现代医学证明:针灸戒烟的机理是针刺后诱发体内产生大量的内源性阿片样物质,从而弥补因内源性成瘾物质尼古丁供应中止所造成的阿片类物质缺乏的症状,从而达到戒烟目的。”

  近日,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香港卫生署推行的“中医针灸戒烟”计划中,两地中医药专家提出以中医针灸为主、配以健康辅导的综合性控烟技术方案。使用 针灸戒烟效果如何?针灸戒烟能够消除戒烟后出现的一些戒 断症状,如烦躁不安、精神不集中、头痛、嗜睡等,从而帮助戒烟者改掉吸烟的习惯。

   内关穴:在前臂屈侧,腕横纹上2寸处,当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功效宁心安神、和胃宽胸、降逆止呕。主治心痛、心悸、胸闷、胸痛、恶心欲呕、烦躁失眠。

  百会、印堂、内关三穴具有宁心安神作用,能够控制戒烟后出现的症状,如疲倦易怒、精神不集中、头痛、头晕等,不仅解决了戒烟出现的痛苦,而且还解决了吸烟者在心理上对烟草的依赖。

  合谷穴:在手背第一、二掌骨之间,近第二掌骨之中点,或当拇指、食指并拢时肌肉最高处。功效疏散风邪、开关通窍、清泄肺气、和胃通肠。主治头痛、咽干舌燥、便秘、易饥。

  合谷穴能够改变人的味觉,使吸烟者发现吸烟无烟味,有烟苦和口苦感,不想再吸烟,从而阻断了吸烟者对香烟的依赖性,达到了戒烟的目的。

  足三里:外膝眼下3寸,胫骨前嵴外侧一横指处。功效调理脾胃、和肠消滞、清热化湿、降逆利气、扶正培元。主治胃痛、恶心呕吐、便秘、泄泻、神疲倦怠。

  足三里既可健脾胃、化痰浊而止咳平喘,又能增加机体免疫功能、增强体质,能消除因长期吸烟而致的胸闷憋气、咳嗽气喘、咽干咽痒等症。

  列缺穴能够抑制烟瘾,治疗咳嗽、气喘、痰多等症状,治疗吸烟引起的不适。

  百会穴:在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5寸,或两耳尖连线与头部正中线之交点处。功效平肝熄风、安神醒脑、开窍明目、升提阳气。主治头晕、头痛、健忘、失眠。

  印堂穴:在前额部,当两眉间连线与前正中线之交点处。功效化痰降浊、疏风通窍。主治头晕、头痛、鼻塞流涕、眼目干涩、失眠。


【灵枢针灸】-治疗慢性肾炎

慢性肾炎是慢性肾小球肾炎的简称,是一组常见的肾脏疾病。临床表现复杂,有浮肿、血尿、高血压等症,尿常规检查以蛋白尿、管型、红细胞为主。分普通型、肾病型等,针灸对各型均有一定效果。本病可发生在任何年龄,但以青中年多见,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本病病因至今未完全清楚,现代西医学目前尚无理想疗法。
   针灸治疗慢性肾炎,早在本世纪50年代初就已有尝试。1955年,有人报告用针刺配合对症疗法治疗本病,取得一定效果。日本亦有这方面报道。至60年代初,应用耳穴针刺,取得疗效。之后,有关工作开展不多。近十年来,对慢性肾炎的针灸治疗做了进一步探索。除针刺外,有以冷冻针灸治疗,发现对慢性肾炎的多项临床指标有较好的改善作用,有用穴位注射治疗对慢性肾炎主要体征蛋白尿也有良好效果。通过与药物治疗对比,其蛋白尿转阴率两者大致相似,因针灸无西药之副作用,故更胜一筹。
   从总的情况看,针灸治疗慢性肾炎积累的病例数虽不够多,但其治疗效果是比较肯定的。今后,除在原有基础上增加实践外,尚有必要对古代经验加以挖掘。如古代多用灸法,现代却鲜见报道。故特设本节,供读者参考。 
   灵枢针灸-穴位注射
   (一)取穴
   主穴:肾俞、足三里、脾俞。
   配穴:尿白细胞增高加中极,尿红细胞增高加血海。
   (二)治法
   主穴用板蓝根注射液或黄芪注射液。主穴每次取2~3对。配穴,中极用鱼腥草注射液,血海用当归注射液。以5号齿科针头吸入药液,穴位常规消毒,直刺得气后,略加提插使感应强烈,中等速度推入药液,每穴1~2毫升。隔日1次,20次为一疗程。疗程间隔5天。一般须治三~四个疗程。
   灵枢针灸-针灸
   (一)取穴
   主穴:分2组。1、肝俞、脾俞、肾俞、志室、飞扬、太溪;2、膻中、鸠尾、中脘、肓俞、气海、三阴交、复溜、京骨。
   配穴:偏阳虚加大椎、命门、关元;偏阴虚加京门、膈俞;面浮肢肿加入中、阴陵泉、三焦俞、膀胱俞;血压偏高加太冲、足三里;咽痛加合谷、天鼎;胸有压痛加俞府、步廊;肾功能不全加夹脊胸5~7。
   (二)治法
   主穴酌选3~4穴,二组穴位轮流选用。配穴据症酌取。以针刺为主,配用灸法。用30号毫针,浅刺得气即轻加捻转后卧针,留针20~30分钟,留针期间,间隔轻捻行针。大椎、命门、关元三穴施以麦粒灸,每次5~7壮。针灸每周2次。15~20次为一疗程,疗程间隔约一周左右。
   灵枢针灸-穴位埋植
   (一)取穴
   主穴:神道、灵台、悬枢、命门。
   (二)治法
   上穴均取。穴区局部消毒和麻醉后,以引入0~2号羊肠线的三角缝合针自神道穿入,透至灵台穿出;再自悬枢穿入,透至命门穿出。两头针眼处剪断,使其埋入皮下,注意线头不可露出皮表。敷以纱布,胶布固定。15~20日埋线1次。
   灵枢针灸-穴位冷冻
   (一)取穴
   主穴;肾俞、京骨。
   (二)治法
   每次此二穴均取用,只针一侧,交替轮用。以半导体冷冻针灸仪针刺,针体温度保持在0~15℃,留针10分钟,每日1次,7次为一疗程。
   灵枢针灸-体针
   (一)取穴
   主穴:水分、足三里、三阴交、复溜。
   配穴:阴陵泉、肓门、志室。
   (二)治法
   主穴为主,开始治疗时配穴均取,待症状改善后可酌加。穴位常规消毒,用1.5寸毫针针刺,足三里、肓门、志室施以烧山火手法,三阴交、复溜施以徐疾提插补法,阴陵泉、水分施以平补平泻手法。诸穴留针40分钟,每日1次,12次为一疗程,每疗程间休息2天,共治疗4个疗程。

【灵枢针灸】-治精液异常症

精液异常症,包括精子总数减少、精子活动力低下以及畸形精子数增高等。另外,精液量过多或过少,精液粘度过大,不液化和酸碱度异常等影响精子的运动和生存的症候,也包括在内。它是男性不育的主要原因。现代西医学,主要采用激素或某些药物治疗,但疗效并不令人满意。
   现代应用针灸治疗精液异常症,最早报道于1958年。但自此之后,直至70年代,几乎仍以个案报道为主。这一时期,在取穴及穴位刺激方法上,基本上沿用传统之法,如用穴多选肾俞、关元、命门等;方法则为针刺或艾灸,治疗时间较长,有的则配以中药治疗。最近10多年来,较大样本的临床观察文章开始出现,而且开始进行针灸治疗本病症的机理研究。为了客观评定针灸的疗效,还对针灸的适应症候作了探讨。
   目前,一般认为针灸适于治疗的指征为:精子总数<0.6亿/毫升;精子活动率<60%,畸形精子>15%。针灸的有效率约在90%左右,单纯精液异常者疗效优于伴有其他病症如前列腺炎者。国外学者也肯定了针刺对低生育力男子的精子质量有较明显的影响。
   通过对应用针灸治疗的男性不育患者的多项激素变化的观察发现,治疗前,患者的人绒毛膜促性腺素(HCG)和睾酮(T)分泌浓度低于正常对照组,治疗后两者均回升至正常水平,提示针灸可调整性激素功能,达到补肾壮阳益气培元的目的。还发现,这类患者治疗前处于低水准状态的尿17-羟和尿17-酮,针刺后均提高,反映对肾上腺皮质功能有着明显的影响。

   灵枢针灸(之一)
   (一)取穴
   主穴:分2 组。1、关元、足三里;2、肾俞、三阴交。
   配穴:太溪、八髎、中极、血海。
   (二)治法:
   每日选一组,关元配足三里,肾俞配三阴交,交替轮用。关元直刺或向下斜刺1~1.5寸,肾俞向脊椎方向斜剌1.5寸。足三里、三阴交直刺1.5~2寸,各穴皆行提插捻转补法,留针15~20分钟,每隔5分钟左右运针1次。偏阳虚加灸肾俞、关元;偏阴虚者补太溪;痰湿瘀血加八髎、中极、血海,行泻法。每日针灸1次,连续治疗25日间歇5天,3个月为一疗程,一般治疗一~三外疗程。
 

   灵枢针灸(之二)
   (一)取穴
   主穴:分2组。1、气海、关元、三阴交;2、肾俞、次髎、太溪。
   配穴:中极、足三里、照海、命门。
   (二)治法
   主穴每次选一组,两组交替轮用。酌配辅穴。针下腹部穴,直刺或针芒略向下,提插为主,反复探寻,使针感下传;背部穴直刺0.8~1寸左右,以捻转为主施以补法,并插上2厘米长之艾条段,点燃施温针。三阴交、太溪,针芒向上,以右手拇指按压该穴下方,使针感上传;足三里、照海,直刺施以平补平泻之法。留针15~20分钟。取针后,腹部及下肢穴可轮流用艾条按雀啄法薰灸,约15分钟,以局部潮红为度。每日或隔日1次,10次为一疗程,疗程间休息5~7天。

   灵枢针灸(之三)
   (一)取穴
   主穴:分2组。1、大赫、曲骨、三阴交、中极、关元;2、八髎、肾俞、命门。
   (二)治法
   每次取1组,隔日交替轮用。第1组,先针大赫、曲骨、三阴交,得气后,施轻刺激补法,留针。即在关元、中极二穴行隔姜灸,灸3壮,艾炷大小以灸区出现红晕为度;第2组先针八髎,得气后,灸肾俞、命门,亦为3壮。留针15~20分钟,留针期间,每隔5~10分钟运针1次。15次为一疗程,未愈者停针5~7天后,继续下一疗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