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茵陈

 飘影23号 2016-09-01

药材名称:茵陈(茵陈蒿
采收加工:春季采收的习称“绵茵陈”,秋季采割的称“花茵陈”。春季幼苗高 6~10cm时采收或秋季花蕾长成时采割

药用部位:地上部分
产地:全国
科:菊科
原植物:茵陈蒿
植物情况: 多年生草本或半灌木状




茎直立,高0.5~1m,基部木质化,表面黄棕色,具纵条纹,多分枝;幼时全体有褐色丝状毛,成长后近无毛






叶1~3回羽头深裂,下部裂片较宽短,常被短绢毛;中部叶裂片细长如发,宽约1mm;上部叶羽头分裂,3裂或不裂,近无毛。








头状花序小而多,密集成复总状;花期9~10月






瘦果长圆形,长约0.8mm,无毛。果期10~12月。


茵陈(茵陈蒿)药材性状:多卷曲成团状,灰白色或灰绿色,全体密被白色茸毛,绵软如绒。茎细小,长1。5~2。5cm,直径0。1~0。2cm,除去表面白色茸毛后可见明显纵纹;质脆,易折断。叶具柄;展平后叶片呈一至三回羽状分裂,叶片长1~3cm,宽约1cm;小裂片卵形或稍呈倒披针形、条形,先端尖锐。气清香,味微苦。








优等品以质嫩、绵软、色灰白、香气浓者为佳。




花茵陈效果较差






茵陈(茵陈蒿)药性: 


【本经上品 茵陈蒿 味苦平。主风湿寒热邪气,热结黄疸。久服轻身、益气、耐老。】


味苦,微寒,入足太阴脾、足太阳膀胱经。利水道而泄湿淫,消瘀热而退黄疸。
茵陈通达经络,渗泄膀胱,性专去湿,故治发黄,并浴疮疥瘙痒之疾。


【产地】生于山野或河岸沙石之多年生草,其叶状似青蒿而背白,茎叶枯,则由陈茎再生,故名茵陈。


【性味】味苦性平微寒,无毒。


【主治】茵陈蒿为黄疸要药,功能除湿利尿,主治脾胃湿热,天行时热,周身发黄,以此为君。


【别录】治通身发黄,小便不利,除头热,去伏瘕。
【藏器】通关节,去滞热,伤寒用之。


【大明】石茵陈治天行时疾热狂,头痛头旋,风眼疼痛,瘴疟,女人症瘕,并闪损乏绝。
【药征】主治发黄也。


【用量】普通钱半至三四钱。


【禁忌】蓄血发黄者忌用,伏卤砂忌火。




【炮制】 除去残根及杂质,搓碎或切碎。绵茵陈筛去灰屑。
【性味】 苦、辛,微寒。
【归经】 归脾、胃、肝、胆经
【功能主治】 清湿热,退黄疸。用于黄疸尿少,湿疮瘙痒;传染性黄疸肝炎
【用法用量】 6~15g。外用适量,煎汤熏洗。
【贮藏】 置阴凉干燥处,防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