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书法》:张雨

 圆角望 2016-09-01


元 张雨 行书致间止征君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元代是中国书法发展史上最为复杂的时代。在“复古”思潮中,赵孟頫无疑是众多书家中的核心人物,而张雨、倪瓒、杨维桢等,受赵氏书风影响,又不受其束缚,表现出激越独特、率真萧散的个性与面貌,以及不履不衫、任意纵横的精神与气质。本期“张雨书法特辑”将张雨作品作全方位的呈现,为广大读者提供较为全面的欣赏、学习与研究的资料。


从《题张彦辅二画诗卷》看张雨书风渊源
谭文选


张雨及《题张彦辅二画诗卷》


张雨(1283—1350),初名泽之,一名天雨,字伯雨;号句曲外史、幻仙;道名嗣真、嗣显,道号贞居子;晚号登善庵主、灵石山人、山泽臞者等,绍兴二年状元张九成之后,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张雨多才多艺,能诗文,善书,工画,“博闻多识,善谈名理,作诗自成一家”,可谓诗家之杰出者也,乃至“以诗名湖海”,一时文士皆争与为友。张雨二十岁入道,六十一岁葬冠剑袍服还儒身。他是元代著名道士、诗人、书画家,故历代对他的评价很高。著有《外史山世集》三卷、《碧岩玄会录》二卷、《寻山志》十五卷,惜今皆不存。又著有《玄品录》五卷,存于《正统道藏》中。诗词存世有《句曲外史集》《贞居词》一卷。


张雨《题张彦辅二画诗卷》今藏于故宫博物院,此作所录两诗清虚雅逸,书风雄沉遒劲,是一件文、书融通的佳作,全国书画鉴定小组定其为张雨真迹,关注度很高。《遐庵清秘录》、《中国古代书画图目》(十九)、《中华五千年文物集刊·法书篇七》、《故宫书画馆·第五编》、《故宫文物大典(二)法书、碑帖、铭刻》、《故宫博物院藏历代法书选集》、《故宫书画馆·第五编》、《徐邦达集五·古书画过眼要录·元明清书法一》、《刘九庵书画鉴定文集》、《元代书法》、《中国艺术百科辞典》、《中国书法鉴赏图典》、《中国书法全集四十五·鲜于枢、张雨卷》、《中国美术全集五十七·书法篆刻编》(宋金元书法)、《中国书法墨迹鉴定图典》、《中国书法大成》(四)、《中国书法大辞典》等著录。此作以《张雨题画七律》为名刻入《海山仙馆丛帖》(藏真卷七)。《书法丛刊》第一辑、1995年第三期,《中国书法》2000年第一期等刊载。


元 张雨 行书题张彦辅二图诗卷 故宫博物院藏


《题张彦辅二画诗卷》本幅,即张雨行草书格律诗两首及自书小楷题识,计二十六行,分为二部分。第一部分,即张雨行草书,文曰:“清才绝似王摩诘,爱向高堂写雪山。华盖洞中如屋里,赤栏桥外是人间。琼楼只许飞仙住,珠树应留织女攀。莫信寒泉伤玉趾,最宜清暑听潺湲。怪底朝寒云气浓,卷帘金翠出芙蓉。似倾三峡龙门雪,为洗明星玉女峰。玄豹藏来深雾雨,绿阴缺处小房栊。拟求许郭仙人宅,知隔琼华第几重。右题张彦辅画《雪山楼观》《云林隐居》二图。雨。”草押。钤印二:“张雨私印”(白文印,钤于署名上)、“句曲外史张天雨印”(朱文印,钤押字上)。第二部分,即张雨小楷书,题识曰:“四月廿六日晚,雨试笔。天镜拙庵此时偃卧清凉室中,□(而)小龙乃在大年袖中矣。雨。”钤印一:“幻仙”(朱文椭圆印,模糊难辨,钤于署名上)。鉴藏朱文印二:“子韶审定”(已残损,压右下角)、“华云”(连珠印,骑缝)。


元 张雨 行书题张彦辅二图诗卷(局部) 故宫博物院藏


此作是张雨对元代少数民族画家、道士张彦辅所绘《雪山楼观图》《云林隐居图》二图的题画诗。笔者曾对两诗分别考证,发现它们在历代文献著录的情况不尽相同。第一首诗载于《草堂雅集》卷五、《赵氏铁网珊瑚》卷六、《式古堂书画汇考》(文字略有出入)、《石渠宝笈续编》等;第二首诗载于《贞居先生诗集补遗》卷上。另,张雨所题二诗多用道教典故术语,如诗中“华盖洞”“琼楼”“飞仙”“珠树”“明星玉女峰”“玄豹”“许郭”“仙人”以及“琼华”等词语都是与道家相关的典故,将道教之内旨深隐其中,虽两诗用韵有异,但句语新奇,格调清丽,超尘脱俗,表达了张雨向往自由逍遥的神仙境界,有隐逸之思,有其独特的思想意趣,体现了很高的诗词修养,把张雨独具深厚的道家文化内蕴与诗人气质展露无遗。


1842年,潘仕成将张雨《题张彦辅二画诗卷》刻入《海山仙馆丛帖》,叶恭绰于1961年在《遐庵清秘录》中有详细著录。据鉴藏印记得悉,此卷有多家题跋,但王连起先生指出引首为伪、拖尾为拼接。此作有张大千题引首的长卷复制品,今存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


在《故宫文物大典(二)法书、碑帖、铭刻》一书中,王连起先生分析:此帖是题在张彦辅画上二诗的重录,是专门为“试笔”而写的,所以格外用心用力。但笔者认为此结论过于简单,因此曾撰文对张雨《题张彦辅二画诗卷》进行考证,通过分析题诗内容,并由“云林隐居”探赜,爬梳出危素《云林图记》所涉交游,并结合本卷尾郑元祐题跋、美国藏摹本等材料的佐证,考证该卷本幅为张雨重录作品的真迹,其书写时间为1346年。


元 张雨 行书题张彦辅二图诗卷(局部) 故宫博物院藏


师承与书风渊源


在复古大旗指引下行进的元代书法,对于古法的承续,在书法史上可谓空前。元代书家对“晋韵唐风”多是一副沉迷状,概为当时的风气使然。而在有元一代被赵孟頫书风笼罩的情境下,张雨能标新立异不弃古法,逐渐形成自身的风格面目。张雨早期书风清丽,晚期则恣肆跌宕,不随流俗,展现个性,非常之难能可贵。张光宾先生将张雨书法分为三个时期:四十岁以前,受赵孟頫影响颇深;四十至六十岁,融合自立,有独立面貌;六十岁之后,得能随心应手,收放由性,充分表露其性灵抒发。有不少学者从分析张雨生平、诗文、思想方面从事张雨书法研究,笔者在此不多赘述。今笔者以《题张彦辅二画诗卷》切入分析张雨师承与书风渊源。



元 张雨 行书跋玄度字说册 故宫博物院藏 


1
师赵孟頫


赵孟頫(1254—1322),字子昂,汉族,号松雪道人,又号水精宫道人。浙江吴兴(今浙江湖州)人,累官翰林学士承旨、集贤学士、荣禄大夫,卒年六十九,追封魏国公,谥号“文敏”。赵孟頫博学多才,诗、书、画、印集大成,尤其是书法和绘画成就最高。绘画上开创元代新画风,被称为“元人冠冕”;书法以行草、楷书著称于世,其书风遒媚、秀逸,结体严整、笔法圆熟。赵孟頫作为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大家,与他所领导的“复古”书法风潮,在书法史上影响深远。



元 张雨 行楷书跋赵孟道德灵宝生神章经(之一) 故宫博物院藏


张雨与赵孟頫关系密切,师生情谊深厚。有记载,张雨的“句曲外史”乃赵孟頫所起。张雨自己也在跋《定武兰亭序赵孟頫十六跋》中说:“仆曩时侍赵文敏公学书”。明李日华谓:“张伯雨书性极高,人言其请益赵魏公,公授以《李泰和云麾将军碑》,书顿进,日益雄迈。余以为魏公平日学泰和,得其舒放雍容,而张伯雨独得其神骏,所以不同。”张雨跋过很多赵孟頫的作品,如《跋赵孟頫<道德灵宝生神章经>卷》(两次)、《跋赵孟頫小楷<洛神赋>册》、《跋赵孟頫杂书三段卷》、《跋赵孟頫<行书千文卷>》等。另,赵孟頫为张雨作《玄洲十咏》,张雨不仅唱和十首,还特意请人将赵之《玄洲十咏》书刻上石,以为纪念。《句曲外史贞居先生诗集》中,录有张雨《鹊华秋色图》《题吴兴公画》等十二首题咏,说明他们之间往来密切。


赵孟頫对张雨影响至深,也表现在书风上。一方面,张雨书法风格似赵孟頫,如《跋褚遂良摹王羲之兰亭序》等作品,诸家著述多有谈及,本文不再赘述。另,张雨题跋书法的严谨作风似乎有受到赵氏直接影响。另一方面,张雨贯彻了赵氏提出的“复古”主张,向晋唐学习,张雨书法之格调不俗与此取法有很大关系。



元 张雨 行楷书跋赵孟杂书三段卷 故宫博物院藏


2
承袭晋唐“二王”法脉


有记载,张雨之父张肖孙家富收藏,给张雨博闻卓识提供了有力条件。张雨直接取法魏晋,有《临<快雪时晴帖>》、楷书《跋<万岁通天帖>》等书迹,另,他曾两次《跋<唐褚遂良摹王羲之兰亭序卷>》,以及《跋宋欧阳修行书诗文稿》《跋蔡襄自书诗卷》等,与当时书画名士聚赏《祭侄文稿》,就可见一斑。


张雨书法,得赵孟頫指授,深得唐李邕《云麾将军碑》的雄迈劲利之势,后改学唐《李玄静碑》,其体遂变。何良俊评云:“贞居师北海,间问素师,虽非正脉,自有一种风气”。高启论张雨书曰:“字画清遒,有唐人风格”。笔者从《题张彦辅画二诗卷》观张雨书风清遒劲丽、蕴藉拔俗,其融合了李北海、怀素、米芾等书家的特点。



元 张雨 行楷书跋万岁通天帖 辽宁省博物馆藏


张雨取法李思训,但加以变化,已经是遗貌取神,书以拗峭胜,得李邕豪挺之气,比之赵孟頫温润平和而言,张雨书法更多了几分清俊遒劲。张雨会通古今,对李思训书风典型特征也得以吸取:

(1)个性非常明显,体势右耸,得李思训字之奇崛体势。如“高”“雨”“盖”“是”等字,笔力舒展遒劲,给人以险峭爽朗的感觉。

(2)笔画中典型的是捺笔拉直,少波折,撇捺组合变化成纵横取势,如“人”“金”“阴”等字。其笔画遒丽,横画不平,英迈超妙,不拘形体。

(3)弱化竖弯钩、斜钩的钩的写法,如“织”“观”等字,而“雾”“云”等字强调横折钩的动作。


有实践经验者当知晓,草书的牵丝、使转、细线条之力量等都是辨伪的重要细节,其高低都可以从中看出端倪。张雨《题张彦辅二画诗卷》得唐怀素古雅平淡之神,有《自叙帖》之用笔圆劲,如“堂”“攀”“翠”“画”“拟”“张”“女”“屋”“来”等字,使转流畅,得匀稳清熟之妙。通过对比,张雨此作的表现无疑是极具高水准的。



元 张雨 行楷书跋褚遂良摹王羲之兰亭序 故宫博物院藏


3
师法米芾


张羽云:“张贞居平素慕米南宫之为人……故其议论襟度往往类之”。张雨对米芾有一定的见解,如《草堂雅集》卷五云:“南宫米老书无敌,同盟亦有薛河东《研山》,自昔怀清赏石友,令人拜下风。绝顶方坛,承露洁游神空洞与天通平生古学龟城叟一一题诗取次工。”张雨此作书法用笔俊迈,笔势飞动;结字以欹侧为主,表现了动态的美感;章法上,紧凑的点画与大段的空白、墨色变化形成强烈对比,粗重的笔画与轻柔的线条交互出现,流利的笔势与滞涩的笔触相生相济,这与米芾书法风樯阵马的特点有几分相似,独具一格。如《题张彦辅二画诗卷》中“寒”“织”“气”“彦”“屋”“琼”等字可以看出,用笔多变,八面出锋,姿态万千。“洞”“间”“朝”“隔”等横折钩的写法亦有米字的影子。



元 张雨 行书致囗初贤兄札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4
受杨维桢影响而蜕变


张雨《题张彦辅二画诗卷》的书法显然具备了很高的书法水准,其洒脱自然,在有元一代罕见。张雨早期书风清丽,晚期则恣肆跌宕,其书风变化与杨维桢的交往有密切关系。


杨维桢(1296—1370),字廉夫,号铁崖,晚号东维子,诸暨人。人生坎坷,个性孤介,行为怪僻,极富传奇色彩,是元末十分重要的一位学者、诗人,也是具有强烈艺术风格的书法家。张雨与杨维桢于1342年开始交往,他们相互影响,书法风格突变,实现了从早期的顺应时流到晚期注重艺术的个性发挥、展现自我面目的“蜕变”,走的是“叛逆”之路。


杨维桢与张雨互相引为知己,交往频繁,常一起唱和、交游,相互欣赏,相互影响。张雨的道教思想、隐逸湖山的品行对杨维桢的隐逸观念产生了影响,杨维桢狂放不羁的个性也影响了张雨。六十一岁时,张雨的生活和思想发生了剧烈变化,平淡的人生态度转向狂狷不羁的玩世不恭,辞宫事、葬冠剑、还儒身,纵情声色,饮酒赋诗,或坐密室、焚香终日。


元 张雨 行书跋杨维桢竹西草堂记 辽宁省博物馆藏


杨维桢诗文、书法有“乱世气”,张雨是第一个肯定其铁崖体并受其影响的人,从中亦能看出张雨的求奇的心理。杨维桢的嗜古好奇与标新立异给张雨以极大的冲击,如《题张彦辅二画诗卷》中使用“应”“怪”“只”“题”等的别字、古字之处理。诗文如此,书法亦然,杨维桢崇尚艺术的抒情本质和个性的展现对张雨来讲应是很有触动的。


台北故宫藏张雨《登南峰绝顶诗轴》与上海博物馆藏杨维桢《溪头流水诗草书轴》,上海博物馆藏杨维桢《真镜庵募缘疏卷》与张雨《题张彦辅二画诗卷》有很大的相似性,如整体章法处理的写意程度,墨色的变化等方面都有戏笔的成分在。《题张彦辅二画诗卷》小款“雨试笔”说明了张雨的“试笔”书写状态。另《题张彦辅二画诗卷》中带有隶书意味的“玉”“潺”“怪”“星”“二”等字,显然受章草书影响,与杨维桢书风影响密切相关。两家之新意亦在于此,将章草融入行草间,及将隶意写进行书中,这似乎都是前所未有的探索。



元 张雨 行书听泉亭诗册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从书迹比较看张雨书风


张雨名重一时,做伪者必多,且其行楷书居多,作伪亦易。如今,与研究张雨相关的著述,伪迹充塞甚至据伪订真者颇多。此一问题的存在,无疑影响了研究的品质。故张雨研究的关键仍是书迹真伪之考订。笔者根据诸家著录与撰述整理统计出,张雨书迹约一百二十八幅(件),今得见者达八十余,其中可靠书迹约四十幅(件),时间跨度在1304年到1350年之间。


通过《题张彦辅二画诗卷》与其他可靠书迹对比发现,张雨各时期书法风格之间有一定的变化,体现了书风逐渐走向老辣的演变过程。但张雨书法态度与结字处理上,体现了严谨的特点,始终贯穿着一种晋唐格调,也体现了其书风稳定性。



元 张雨 行书次韵谢天镜上人送柑诗册 故宫博物院藏


1
与张雨《台仙阁记卷》书迹对比


《台仙阁记卷》著录于清《石渠宝笈三编》,《中国古代书画图目(二)》《徐邦达集五古书画过眼要录·元明清书法一》也有介绍,目前尚无专家怀疑其是伪作,是张雨最可信的书迹之一。此作展开如新,洋洋洒洒,可谓巨制,用笔神气完好,自信果断,结构神骏轻遒,开合有度,整卷作品流露出孤傲不群的气息,飘飘自然有一种仙气。其个人风格强烈,显然从唐代李思训中化出,可谓善学书者。其中两帖中“门”“月”“明”“清”“时”“此”“人”“仙”“矣”“盖”“四”“笔”“年”等字,非常相似。亦有单字的捺画拉直少曲折,横折钩强化顿挫,竖弯钩则弱化等特征。



元 张雨 行楷书台仙阁记卷 上海博物馆藏


2
与张雨《游仙唱和词》书迹对比


《游仙唱和词》著录于《赵氏铁网珊瑚》卷九、《书画题跋记·续题跋记》卷七、《六艺之一录》卷三百八十五、《珊瑚网》卷十一、《式古堂书画汇考》卷二十二、《中国古代书画图目》(二)等。此行楷书端庄典雅,是张雨行楷书的典型风格,其“月”“明”“清”“时”“观”“天”“仙”“四”“日”“图”等字与《题张彦辅二画诗卷》中相同字对比,无论字法、笔法都极为相似。


元 张雨 楷书和郑明德游仙词十首册 上海博物馆藏


元 张雨 楷书和郑明德游仙词十首册(局部) 上海博物馆藏


3
与张雨其他典型书迹对比


张雨《跋褚遂良摹王羲之兰亭序》《跋赵孟頫道德灵宝生神章经》《游龙井方圆庵题五贤二开士像诗》《跋钱选浮玉山居图》《跋邓文原急就章卷》等是他的代表作。仔细比较,既能将张雨的书法风格进展表现出来,又能得到一些启发。张雨书迹主要是行楷书,结字处理上,十分讲求收放,且收得比较紧,字势险峻,但不以变化为能事,字的变化幅度还不算很大,很多字历来都是相同的处理,张雨有自己独特的处理方式。



元 张雨 行书跋康里子山书李白古风卷 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藏


张雨转益多师,既宗魏晋唐,又学宋人,同时融合同时代赵孟頫、杨维桢等诸家所长,遗貌取神,可谓善学者。而《题张彦辅二画诗卷》行中带草,用笔洒脱,不拘一格,富于隶书笔意,全篇静动起伏,变化自由,节奏感强,极具艺术表现力。这件晚年代表作品,又实实在在证明张雨是一个“学赵而不受其依傍者”。


总之,张雨人生颇具传奇色彩,在元代文人中具有典型意义。其书法、诗文自成一家面目,在书法史、诗歌史上皆有一席之地,其书风演变与有元一代书坛的风尚趣味分不开,但作为大书法家,他的强健品位和独特经历都使他展现出不拘一格的独特风貌。通过张雨最有代表性的书迹之一《题张彦辅二画诗卷》的比较,结合文献与图像分析,对探究张雨师承与书风渊源无疑具有典型意义。


元 张雨 楷书题倪瓒像图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元 张雨 楷书题倪瓒像图(局部)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元 张雨 楷书跋华祖立玄门十子图卷 上海博物馆藏


元 张雨 楷书跋华祖立玄门十子图卷(局部) 上海博物馆藏



元 张雨 行书登南峰绝顶诗轴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