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笔记版|黄简讲书法:213奋笔势和竖笔势的运用

 田牧 2016-09-01

3.奋笔势和竖笔势的运用

  奋笔势和竖笔势运用广泛,其中草书用得最多。这里有一个来回两次的竖笔势,再来两次的奋笔势,两个笔势加在一起,就裹束出来一个草字。这是王羲之《远宦帖》“念”字。草字怎样产生,这要到七级课程才详细讲。现在只要会看其中的笔势就可以了。

说明: IMG_306 说明: IMG_307

  再讲一个字,这次先来一个奋笔势,然后写一个竖笔势,裹束在一起,这是草书的“居”字。你看皇象、王羲之、孙过庭。都是这样写的。笔势产生于使转,草书以使转为形质。

  再多看一个例子,先写一个竖笔势,再写一个奋笔势。裹束在一起,这次结果是草书“欲”字。以上三个例子都是用竖笔势和奋笔势写的。

  草书用笔势写真是很容易,难点反而是怎样认识草字。认识草字就是懂草法,知道方法也不难的。一个懂草法的人,写草书只需要简单地使使转转,竖竖横横。无须查草书字典,真是太幸福了。

  行书的取势。行书就复杂一些,它的形体受隶字规限,所以笔划多一些。譬如我们写一个繁体字“無”。首先写一个三次来回的竖笔势,然后再来一个三次来回的竖笔势,前面二次来回的小一点,最后这一次大一点。好,裹束起来,就是行书的“无”字。这个字用了两个笔势。都是竖笔势。

说明: IMG_309 说明: IMG_310 说明: IMG_311

笔画多,也不一定是坏事。因为可以多用几个笔势来表现,变化就多。这是王羲之《兰亭序》中的行书“無”字。这个字有了三个笔势。第一势是三次来回的竖笔势;第二势是四次来回的竖笔势。下面三点还有一个笔势,叫做连波省点势。我们就快要讲到这个笔势了。

说明: IMG_312 说明: IMG_313

  那真书的“無”字怎样写呢?无须担心,无非就是规矩一点,所以分成笔势就多一点。你看智永写的真书“無”字。上面多分出来一个瞑人势,下面奋笔势、竖笔势、连波省点势不变,也就是总共用了四个笔势就写出来了。褚遂良写真书“无”字,下面用四点。这是另一个笔势,我在后面会介绍这个笔势。

  简言之:

真行草书的大圈,都是由笔势组成的。

草书用笔势简单,真书相对比较繁复。

  写字依照笔顺和偏旁部首,跟书法不同。

  好,刚才讲了六个字。前面三个是草书“念、居、欲”,第四个是行书“无”,它们都是只用两个笔势就写出来了,或者说只要两笔。《兰亭序》这个“無”字行书是三个笔势,《真草千字文》真书“無”字用了四个笔势,也就是四笔。所以说,要想写得快,古人的方法就是用笔势,这就是汉字的手写体规则。

说明: IMG_314 说明: IMG_315

  “五势”中弧线的运动,有转动和滚动。竖笔势和奋笔势是直线的运动。奋笔势写一、二、三,可以层层叠加。竖笔势如写“上”字那样,可抬笔移动位置。我们运用这两个笔势,就多了两种手段。

  3.1叠加

  上节课我布置了两道思考题,思考题我通常不提供答案,让各位想一想有好处。

第一题:竖笔势和奋笔势有没有规定来回几次?多到十次可以吗?少到一次可以吗?

这就是让你思考:叠加的功能怎么用。如果只有一竖,那是单一笔势。譬如一个“努”,如果加了一横,这就是一个复合笔势,变成竖笔势了。一次来回是竖笔势的基本单位。同样道理,一横,单一笔势,如果有拖笔,就是复合笔势奋笔势。所谓“使”都是折,竖笔势和奋笔势的基本单位就是一折。

 说明: IMG_316

第九课讲过曲尺势和犁梁势,其实就是奋笔势的一折,或者说写了一个来回。如果是6-7,即在一横加上一啄或者一趯,这个名字叫折钉势,好像铁钉折了头。其本质还是奋笔势,一个来回,一个折。曲尺势、犁梁势和折钉势,都是后人起的名字。唐代《玉堂禁经》中没有这个笔势。越到后来,笔势分类就越细。

一次来回,一个折,那意思就是不叠加。你看王羲之个这“此”字的第一笔。就是一次来回的竖笔势。

说明: IMG_317 说明: IMG_318

  《玉堂禁经》讲:“一(横),五曰奋笔势。须险策之。草书'一、二、三’字用之。”“一”是基本单位,“二、三”就是“一”的叠加。奋笔势可以少到一次,竖笔势当然也一样。当你一层加一层,其实就是一折加一折。“一”加多一折就是“二”,再加多一折就是“三”。上一课我讲过,草书“与”字就是这样三层的。

  这是王羲之《兰亭序》中的“引”字。左边是就三次来回的奋笔势。

说明: IMG_319 说明: IMG_320

  竖笔势也一样,从一折开始,层层叠加。通常就是三次以下,四次还可以见到。如刚才“無”字的中间就是四次。

  你看智永和孙过庭写的这个草书“似”字。你可以分为左右两个笔势,也可以认为是竖笔势四次连续来回。中间有一个小小的停顿,表现出强烈的音乐节奏。

说明: IMG_321 说明: IMG_322

  四次以上,往往是草书中两三个字相连才会出现。如王羲之《得示帖》“知足下”三个字,来回八次。不过这是三个字连在一起。在王羲之的作品中是非常少见的,只能说是偶然。

  再如传为张旭的狂草作品《古诗四帖》中,叠加就比较多,如“五雲車”三个字。不过要提醒大家,一口气不停来回,只是表现“狂”,很可能引起用笔流滑的弊病。未必是好事。

说明: IMG_323 说明: IMG_324

  奋笔势和竖笔势的叠加,怎样表述呢?你看,一本书打开,称之为一开。书法常用的册页也是这样称呼。竖笔势或奋笔势的一折,就是一开。叠加一次就是两开。如果再加一竖就是两开半。今后我说写一个三开半的竖笔势,你就知道是什么意思了。

  倒笔书

  竖笔势和奋笔势也有倒笔书。你看孙过庭的“将”字,左边就是竖笔势倒写。本来是从左写到右,现在是从右写到左。《淳化阁帖》王羲之“悲”字的草书和行书两个写法,也是这样,起笔写一竖,然后倒过来写左边的竖。

说明: IMG_325 说明: IMG_326

  还有横笔从下往上写。如草书“此”字,你可以看到王羲之的倒笔书写法。这也是一种叠加,只是由下往上加。

  简言之:

  弧线是转,直线结合就是一个折。

  折的叠加,产生竖笔势和奋笔势。

  折有明节点,如转为暗节点就是滚动。

  你看这两条线,滚动用暗节点,是弧线的延续。如果改用明节点,这就是折线的延续。从书写速度讲,当然是用暗节点比较快。明节点你要收笔、把笔尖移到前面来才能继续写。

说明: IMG_327 

  移位

  上节课第二题:试用增加摇腕幅度的擡笔方法,把这个“竖笔势”变成一个“口”字。让你思考移位功能怎样用。

  竖笔势和奋笔势的叠加,通常就是顺序叠加,但如果其中一笔要高一些,这就是移位。移位就是增加摇腕幅度,又称抬笔。这个功能一开发,在大增加了折的多样性。

说明: IMG_329 说明: IMG_330

  最典型就是《玉堂禁经》中的举例“上”字,这是抬高竖笔势的第二笔,就得到一个“上”字。如果把第三笔缩短一点,那就是“口”字。只要运用抬笔技巧,竖笔势就变化无穷。

  下图是王羲之《兰亭序》中的“同”字,中间有个“口”。你看这个“口”字的大圈是怎样写的?那就是竖横竖横,手腕是左右左右。这就是竖笔势,只是角度有点变化。

说明: IMG_331 说明: IMG_332

  再来看看文征明《游虎丘诗》中的“知”字。右面这个“口”,也是竖横竖横,左右左右。也是一竖笔势。

  下图文征明这个“花”字,草字头。这草字头用两竖一横,和“上”字的写法完一样,它也是竖笔势。

说明: IMG_333 说明: IMG_334

  再举一个移位的例子。“廣”字,属于“广”(yǎn)部。现在简体字就用这个部首替代繁体“廣”字。我们来看“广”部草书写法,就是一个奋笔势。真书中写“广”部,最后一笔就是抬笔移位,搬到左边去了。这是奋笔势的变形。草书中手腕是右左右左,真书中还是右左右左,只是第二个向左的动作比较大。

  下图这个“辰”字,起手两笔表面上好象是无关的,是独立的两笔。但你跟草书比,就可以知道手势是完全一样的,只是抬笔移位。
说明: IMG_335 说明: IMG_336

  移位可以很远,但对于一个字来说,距离并不大,一摇腕就过去了。王羲之《兰亭序》中的“临”字,这个字左右两分,右边是一个三开竖笔势,这个很清楚。左边其实也是竖笔势,只是写了第一竖后抬笔移位,一共四开。我把第一竖稍微写得短一点,你就容易明白。提醒大家注意,这左面四开竖笔势很有用。

下图褚遂良《阴符经》第一个字“陰”,右边中间就是一个四开竖笔势,第一开二笔抬笔移位了。

说明: IMG_337 说明: IMG_338

  飞度

  不仅如此,抬笔还有一个功能。就是抬高某一笔,使其成为飞度的虚笔。而留下实笔所组成的字,就会出现不同的形态。上次讲过,钟繇的“上”字是第二笔成为虚笔。而智永的“上”字,是第三笔成为虚笔。这样,两个“上”字,形态就不一样。

  下图文征明这个“祠”字,右面是“司”字。先写一个曲尺势,然后写里面的一横和口。这个横和口是连写的,只用了一个奋笔势。这在真行草书中也是常见的。

说明: IMG_339 说明: IMG_340

  再看智永这个“合”字,上面是交争势,下面就是一个奋笔势。

  下图王羲之《兰亭序》中的“合”字。和智永取势一样。只是来回多了一点。那是在小圈位置上转换方向。关于这一点,我在后面“裹束”部分讲解。
说明: IMG_341 

  由此也可以知道,王羲之这个“同”字,中间一横也可以和“口”当作一个奋笔势。只是第二笔那个带笔,虚笔化了。草书的使转比较明显,真行书的使转往往有隐藏。

  本节要点:

  竖笔势和奋笔势都是折。

  叠加功能(包括倒笔叠加)。

  抬笔移位功能。

  复习思考:

  文征明“簷”字,是由哪几个笔势组成的?(注意划分笔势可能有不同分法。(烈火势、奋笔势、竖笔势、竖笔势。烈火势可视作竖笔势。)

 

  王羲之“言”字,怎样分笔势比较合理?最顺手的就是最合理的。(四横奋笔势、口竖笔势;三横奋笔势、一口奋笔势;二横奋笔势、二口奋笔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