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著名艺术家崔景哲绘制《月圆中秋》特种邮票发行

 昵称33542116 2016-09-01



  


明月千里寄相思
崔景哲



  日前好友送来一坛陈年的桂花酒,揭开酒坛封盖,酒香醇厚四溢,浓香中夹杂着桂花的甜美芬芳,这分明是秋日的味道。不知不觉,又一年中秋佳节将近。

  中秋节又称为仲秋节、拜月节或团圆节,时在农历八月十五,自古就是中国乃至全亚洲最为盛大的节日之一。中秋节这天,家家户户摆上月饼、蔬果等贡品举行拜月仪式,中秋这天的月亮分外明亮圆满,人们常说:“明月千里寄相思。”一轮明月蕴含着对故人的怀念,对亲人的思念,对故土的想念。

  今年中秋节前夕,有幸受中国邮政之托,负责设计绘制今年中秋的特种邮票。邮票一直是传情的使者,如何诠释出中秋节的唯美内涵,让思念在邮票的承载中温情传递,我陷入深深思索。

  一团清亮的明月从来都是中秋节的代名词,“嫦娥奔月”的传说,也是中国妇孺皆知的神话故事。这位住在月亮之中名为嫦娥的美丽月神,每年八月十五的这天,都在清冷的月宫中遥望着凡间,所以,人们常常在这晚的明月中,望见她淡淡的倩影,如同一汪蒙目龙的泪眼。

  而在人间,人们延续着拜月、赏月的风俗仪式。

  有历史学家指出,中秋节起源于隋代末年,到了唐代,赏月玩月之风尤为盛行。唐代许多著名诗人都留下了咏月的名句,如白居易的“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皮日休的“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等等。而《唐书·太宗记》里明确记载着“八月十五中秋节”,说明中秋节在当时已成为一个固定的节日。



  北宋时期,中秋节已然是一个全民同欢共庆的热闹佳节。孟元老在他《东京梦华录》中曾详细的记录下中秋之夜汴京街道的喧闹,那玉露生凉,丹桂飘香,那通宵彻夜的繁华,一一留在后人挥之不去的旧梦中。

  这个时期,拜月仪式已逐渐完善,成为中秋夜固定的典礼。《新编醉翁谈录》中写道:“倾城人家子女不以贫富能自行至十二三,皆以成人之眼眼饰之,登楼或中庭焚香拜月,各有所朝;男则愿早步蟾宫,高攀鲜桂……女则愿貌似嫦娥,圆如皓月。”在拜月时,各家都先要设立“月光位”,于月亮升起的地方向月“供而拜”。所谓的“月光位”就是放置月宫符像,图上绘着月中玉兔如人形站立在桂花树下,持玉杵捣炼仙药。

  而拜月时供奉的果品也很有讲究。人们摆放各色果品点心于供桌之上,所有的供果必须为圆形。明代《帝京景物略》中描述了供果的规定:“八月十五月祭,其饼必圆,分瓜必牙错,瓣刻如莲花……”这天作为供果的西瓜或香瓜,都要切刻作莲花的形状。我个人还是比较倾向于用西瓜雕作莲花,红白绿三色层层递进,如花朵盛放,雨后带露,色彩晶莹鲜艳,实为供桌上一道明丽的风景。

  月饼是供桌上的另一位主角,亦是中秋节必不可缺的应景点心。“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这样内里包有糖馅的小圆点心,便是月饼最初的雏形。之后,月饼经过多次改进,增加了其他各色馅料,并在月饼表面打上玉兔图样或各种吉祥图案,不但与家人分享,还赠送给亲朋好友。互赠月饼不但是感情的联络和增进,也是一份浓厚的美好团圆祝福。

  此时,天色渐暗,华灯初上,人们设好“月光位”,摆上供桌供果,归宁的女子回到自己家中,盛装打扮;庭中芙蓉初放,或白或粉或赤,皎若明月出水,艳似美人展颜,众人虔诚盈盈下拜,许下切切心愿,好一个晚风沉醉的中秋月圆之夜。

  从古至今,写中秋最著名的,莫过于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在词的前序里写道:“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苏轼当时在密州为官,团圆的中秋夜晚,他想念千里之外的弟弟苏辙,独自大醉一场,写下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样感人至深的词句,寄上他对世间最殷切的祝愿。在这幅画作完成之际,我也在心中默默祝福,愿人间少离散,尽团圆,也愿这样的祝福乘着邮票和信封的翅膀,如流动的月华一般,照进千家万户,飞到每一个人的身边。





著名艺术家崔景哲绘制

《月圆中秋》特种邮票、邮票金首发


  2016年8月28日上午,中国邮政发行、著名艺术家崔景哲绘制的《月圆中秋》特种邮票及邮票金首发活动在南宁市金浦集邮旗舰店举办,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广西壮族自治区集邮分公司副总经理韦盛恒,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理事、广西区集邮协会常务理事舒永红,广西区集邮协会常务理事、南宁市集邮协会副会长周耀华参加了本次活动。著名艺术家崔景哲亲临现场为邮友及粉丝签名。

  此次活动吸引了大批集邮爱好者与崔景哲先生的粉丝。邮友们早上四点便来到了现场,在现场排起了长长的队伍。今天来到现场的粉丝与邮友达到数千人,在南宁市掀起了一股热潮。





  《月圆中秋》特种邮票一套一枚,面值1.2元,采用中国画工笔手法,邮票上半部分是与月亮有关的神话传说“嫦娥奔月”;下半部分采用民间中秋拜月的场景,寓意着祈求生产丰收、身体安康、多福多寿、家庭团圆。《月圆中秋》邮票金采用2克黄金为原料,正面采用了浮雕微刻、冷压起鼓、镜面磨砂等贵金属工艺,在小克重、大体积超薄金片上与防伪水印纸结合,让邮票图案更为立体,浮雕再加上激光技术的使用,使人物脸部表情、身体线条呈现清晰;其背面用邮票纸复合一体压印,180克梅花水印纸与邮票金结合在一起,经过特殊加工后散发出桂花香味,是中秋系列邮票的第一套贵金属产品,也 是继《丙申年》之后发行的第二套“邮票金”系列产品,全国限量发行30万套,每套均配有唯一收藏号码的防伪证书。





  方寸知天地,集邮博古今。邮票金将传统邮票与贵金属结合,既符合邮票传统形态,又为邮票赋予新的艺术表现力。极具纪念价值、收藏价值、升值价值。

  现场的集邮爱好者表示,一直以来都很喜欢与关注崔景哲的作品。此次崔景哲的邮票、邮票金发行,已经期盼很久,很早起来就过来排队。此次与崔景哲先生近距离接触,满足了自己很久以来的愿望,更加关注期待崔景哲先生以后的作品与动态!





悄悄绽放的最美最动人花朵
崔景哲现代工笔侍女画评述(节选)贾德江



  论及崔景哲的艺术风格,自然会记起“风格即人”的那句名言。这里所谓的“人”,显然是指作者本人。黑格尔这样解释道:“风格在这里一般指的是个别艺术家,在表现方式和笔调曲折等方面完全见出他的人格的一些特点。”他的意思是指一种画风和画家的气质、性情、志趣等个性相关。崔景哲性格含蓄平和不失机智灵巧,待人诚厚友善却不张扬激厉,这些便或隐或显地反映到画面上来。他的画看上去质朴、温和、真诚而亲切,如春风吹拂,无一点霸悍之气。当然,画风也和作者后天的才学、修养有关。刘勰在《文心雕龙》里说:“才有庸俊,气有刚柔,学有深浅,习有雅郑。”“故辞理庸俊,莫能翻其才;风趣刚柔,宁或改其气;事义浅深,未闻乖其学;体式雅郑,鲜有反其习:各师成心,其异如面。”(注:节选自“体性之二十七”)这一理论,一直为后人所赞同。不可否认,崔景哲是一位具有天赋的艺术家,但是他的风格形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后天学识的不断积累和升华,在于他的勤奋,他的思考,在于他宵衣旰食孜孜不倦地追求。几年工夫,他创作了上百件的工笔人物画作品就是最好的说明。




  在崔景哲看来,即便风格形成以后,也并不意味着画家艺术探索的结束。风格虽然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不是一成不变的固定模式。他在无数次艺术实践中发现、培育和造就了它,也将进一步在不断的艺术实践中展现、发展和完善它。因此,他认为艺术风格是处在一种发展变化的、动态的稳定之中,一旦停滞,艺术也就枯竭了。所以古往今来的艺术大师终生都在探索。他们在形成自己风格以后,也仍然不断地“变法”,不停地创新。崔景哲这种自觉地在艺术研究上追求不断深入的品格以及不断酿造的创新意识,则使他注定要成为年青一代画家中的突出代表,跻身于当代有影响力的画家之列也是指日可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