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明末有能力挽救时局者,唯此一人尔

 中原高考678 2016-09-01


明末有能力挽救时局者,唯此一人尔

明朝末年,内外交困,帝国风雨飘摇。内有李自成、张献忠、高迎祥等率领的农民军此起彼伏的起义,外有努尔哈赤及其继任者皇太极的咄咄逼人。再加上连年大旱,民不聊生,此时就连崇祯自己也深知江山难保,经常无奈的感慨明王朝的江山将要断送在他的手中。也亏得此时涌现出几位优秀的军事将领,他们内外出击,一定程度上也起到了为大明续命得作用。而要说谁最有可能挽救帝国,那只有孙承宗一人而已。

明末有能力挽救时局者,唯此一人尔

孙承宗,明末最优秀的战略家。注意,不是军事家。事实上,孙承宗亲上战场杀敌的机会不多,这也非他所长。作为一位战略家,孙承宗最擅长的是判断和规划,从长远发展的角度去谋划大明的出路。此外,孙承宗在朝中威信极高,他是明光宗朱常洛的老师,而朱常洛即位近一个月就去世了,孙承宗继续当了新皇帝也就是天启皇帝的老师。天启在历史上也是很有意思的一位皇帝,他不爱朝政,一心钻研木工,可以说是一位天才木匠。他在外期间,朝廷中奸邪辈出,一片混乱。大名鼎鼎的九千岁魏忠贤便是在此时掌握大权排除异己的。至于孙承宗,天启对他待以师礼,始终非常信任,因而魏忠贤虽然百般努力却也没能真正的伤及孙承宗。

明末有能力挽救时局者,唯此一人尔

天启二年(公元1622年),孙承宗到达山海关。此时他官拜兵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辽东经略王在晋提出要在山海关外的八里铺筑一座新城,再调兵四万驻守新城,彼此相互照应。孙承宗一眼就看到了这个防卫计划得致命漏洞。新旧城间仅隔八里,新旧城间方圆八里之内共有八万多守军,如此密度,别说打仗,新城一旦失守,四万败军根本无法撤进山海关。而关前布置的地雷绊马坑也势必全都招呼到自家身上。按此方案,山海关必失,京城再无险可守。王在晋的方案遭到否决,孙承宗采纳了袁崇焕的意见,驻守宁远,修城练兵,屯田备战。随着宁远城守的日渐巩固,明军防线不断延伸。天启五年(1625年)夏,孙承宗遣将分据锦州、松山、杏山、石屯及大小凌河各城。这样,自宁远又向前推进二百里,从而形成了以宁远为中心的宁锦防线。加上山海关,著名的关宁锦防线就此形成,清军再也没能越过此防线。

明末有能力挽救时局者,唯此一人尔

孙承宗一手提拔和培养了袁崇焕,力保东北不失。直到崇祯二年(1629年),皇太极率军十万绕过关宁防线,沿辽西进入蒙古,攻陷遵化。此时北京无险可守。袁崇焕赶忙率军回援。之后的事情大家都知道,袁崇焕一路追而不击,后金军沿路烧杀抢夺,民怨四起。回京之后,袁崇焕被下狱,孙承宗再度出山主持大局,化解危机。

崇祯十一年(1638年),清军进攻高阳。76岁高龄的孙承宗率领全家及高阳民众奋起反抗,城破之后,多尔衮亲自来劝降。孙承宗拒绝之后自尽而死,以身殉国。而其全家的四十余人战死,满门忠烈。

明末有能力挽救时局者,唯此一人尔

清代史官修著的《明史》中对孙承宗及其后人单独列传,这在整个明朝是绝无仅有的,由此也可见他的地位之高影响之大。其中有一段“夫攻不足者守有余,度彼之才,恢复固未易言,令专任之,犹足以慎固封守”。意思是如果让孙承宗守护江山,就算没法恢复之前失去的地方,固守现有的地盘还是可以的。从现在的眼光来看,明朝的气运确实已经走到尽头,覆灭其实是早晚的事,就算真的让孙承宗来守也未必真的就可以改变。不过以他的能力和策略,清军想统一全国至少还要推迟十年,孙承宗苦心经营的关宁防线直到最后也是横亘在八旗军前的一道无法攀越的险阻。而孙承宗是毫无争议的民族英雄,他的功绩和忠烈值得后人永远铭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