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笔记版|黄简讲书法:228钩趯的复合笔势:竖加钩趯

 田牧 2016-09-01

228钩趯的复合笔势:竖加钩趯

  2.竖笔加钩趯

  竖笔有向左钩趯和向右钩趯。

  2.1竖笔向左钩趯

  “永”字中间就有一个。但努加趯这个复合笔势有没有专称呢?有,古代叫做“蟹爪势”。

    

  “蟹爪势”出现频率很高,褚遂良《阴符经》中也有很多。“乎”字的中间竖笔,就是一个努,下面踆锋,所以有一个足跟,然后趯出,这就是“蟹爪势”。“行”字,最后一笔也是努加趯。可见一竖下来,所谓努就是动了手腕的,先左后右,这是“永”字八法的写法。到竖笔的收尾处,先顿笔收,然后踆锋,转到需要的方向趯出。实际上是顺时针转了两圈。

  我以前讲过一个规则,顺时针两圈等于反时针一圈。褚遂良《阴符经》中经常运用这个规则,我称之为“反趯”。这个“機”字的“木”旁中间一竖,下面就是反趯,一个圈。“移”字禾木旁中间一竖下面也用了反趯。虽然说顺向两圈等于反向一圈,但你看这效果,写出来的形状是和顺向两圈不同的。反向的优点是简单,缺点是反时针小圈往往突出于一竖的右边。褚遂良《阴符经》“国”字右边竖笔下珠反趯,就有点显眼了。我一直有个感觉,褚遂良《阴符经》可能是写给学生用的。因为他各种用笔和取势,都写得很明显,对于初学书法的人来说有极大的启蒙作用。但将来你自己写作品的时候,小圈可以缩小一点。

  要注意,竖笔下来,顿笔收,这是第一圈。然后踆锋,其实只转半圈,就往外趯出了。所以哪一位学理工的和书法家较真的话,这只转了一圈半,不够两圈720度,他是对的。习惯上把这超过一圈称之为两圈,这只是习惯说法。就像中国小孩子生下来就是一岁,一年就是两岁,但外国人说只过了一年算一岁,观念不同。

   

  我们知道,竖笔有三个基本走势,“永”字八法用的是左边这一条努,与之相对是右边裹,中间垂直的是纵,纵写的时候跟努差不多,也是要动手腕的,只是幅度小一点而已。裹和努相对,努是左右,裹是右左。一裹尾部加上趯,通常称之为玉钩势。如王羲之《兰亭序》“事”字中间一竖很明显是裹,下面有踆锋,这是一裹尾部加趯的例子。

  

  有时候未必是加趯,也可能不踆锋而钩出。王羲之《兰亭序》“于、宇”字,就是一裹加一个钩。唐代集王羲之《圣教序》“于”字,也是用钩的。无论一裹加趯还是加钩,都称之为玉钩势。

   

  这里介绍一下智永写趯的特色。你看他的趯写好后,内角是圆的,和唐人写的不同。唐人写起来往往内部那个角是方的,如柳公权《玄秘塔碑》“豫、乎、宗”字。那究竟怎样用笔呢?

  很多同学在临写智永《真草千字文》,我这里解说一下,这两种不同的是怎样写的。唐人的写法,就是“永”字八法那样的写法,竖笔下来顿笔收,踆锋,趯出。智永的写法其实也一样,只是动作长短差别。一竖下来顿笔收,回上去尽量写高一点,然后再踆锋下来,沿着这条弧线的方向趯出,这样内角就是弧线了。智永《真草千字文》中还有一个写法,就是踆锋特别长。你看一竖下来顿笔收,就是黄色的这一段,然后踆锋转圈,就是白的这一段,这弧线特别长,行走四号位。大家知道,普通一横都是从左到右的,这拖长的踆锋,却是从右写到左的,这在中国书法中是非常特殊的例外情况。到最后稍稍一趯,就完成了。

  智永《真草千字文》“子”字,就是一个例子。“子”字中间是一个玉钩,如果玉钩写在正中间位置,下面左右就有两个对称的空间,不好看。智永把玉钩的一竖向右移动了,并且用了一个很长的趯,这样左右的空间就不同了,有轻重之分。

    

  王羲之《兰亭序》“殊”字就有这种拖长一趯的手法。据历史记载,《兰亭序》一直藏在智永处,可以说智永对《兰亭》是深有研究的。后世书法家也用这手法,宋四家中米芾对王羲之研究最深,经常用这种趯法,如《蜀素贴》“子、殊”二字。右边这个“殊”字,完全脱胎于《兰亭》那个“殊”字。

  2.2竖笔向右钩趯

 

  向右趯,比较简单。不分竖笔是努、纵还是裹,名称都相同。那叫什么名字呢?有两个。最常见竖笔向右趯是斸钩势,“斸(zhú)”:大锄,这个字现在不大用了,《尔雅·释器》注:“斸属”,就是锄头,属于农具。它也可以作为一个动词用,《国语·齐语》说“斸,斫也”。中国是历史悠久的农耕社会,笔势名称也反映了这一特点。至于斸钩势的具体写法,和向左趯的蟹爪势是一样的。竖笔下来,先顿笔收,然后踆锋,最后趯出。向右趯,通常比较长,看起来真的好像一把锄头。

  现在的年轻人,恐怕连锄头是什么样子也没见过。这是田间松土、锄草用的工具,斸钩指的是大锄头。

   

  举一些斸钩势的例子。褚遂良《阴符经》“万”字,中间用了一个斸钩势。王羲之《兰亭序》“长”字,竖笔下来有没有踆锋呢?看起来没有踆锋,用了三面换,没有足跟,所以这是一个钩,但名字还是斸钩势。这跟刚才玉钩势一样,是趯是钩,都称为玉钩势。斸钩势也可以用反趯,如褚遂良《阴符经》“根”字,木旁中间的蟹爪势,用了反趯,刚才已讲过;右旁的斸钩势,下面的趯不是反时针踆锋,而是顺时针两圈趯出。照理说反趯只要一个圈就可以了,但褚遂良《阴符经》的写法很小心。他第一个圈结束上面的竖笔,然后再来一个小圈替代踆锋。这可是真正720度的两圈,请各位注意这一个特点。

 

  褚遂良《阴符经》“食”字,有一个斸钩势,竖笔下来,也如“根”字那样顺时针两个小圈写成的。像这种在关节点上用两个小圈转换方向的方法,也是来自于王羲之,如《远宦帖》“张”字。当一横牵线往上,怎样可以把笔心方向改成向下呢?王羲之用两个小圈来转换,这就很顺利地换笔心了。

  2.3打钩势

 

  还有一个向右趯,叫做打钩,又名搭钩。二者声音很相近,可能是这样造成两种写法。打钩和斸钩有什么不同呢?先看刚才的斸钩。打钩的基本动作没变,竖笔下来顿笔收,然后踆锋,这次踆锋是要向左飞出,超过竖笔的左侧,然后打入纸,换面趯出。我以前讲过打点,打点是97,现在打钩是93。当然,你打入纸面后,如果觉得换面困难,你也可以用转圈调锋的方法,转换方向来顺利趯出。

  

  来比较一下,虞世南《破邪论》“依”字,中间一竖加向右趯,这是斸钩势。柳公权《玄秘塔碑》“依”字写的是打钩势。可以看出二者的不同吗?打钩的那一趯,不在竖笔正下方,而在竖笔下面偏左一点的地方。褚遂良《阴符经》“以”字,三面换起笔写一竖,收笔后飞出,重新打入纸。这时候做了调锋动作,以帮助笔心扭向三号位,然后趯出,完成整个打钩势。这个“以”字由三个笔势组成:左边是打钩势,中间一点是两向点,右边撇捺是交争势。最后这个捺笔起笔部分,纸张损坏了一点,看起来好像是一个点,其实本来是一个顿笔收的捺。

  褚遂良《阴符经》有十个“以”字,大圈取势基本一致,小圈用笔略有不同。有些人说,书法作品中相同的字,应该写出不同的样子。我最近研究一些大书法家的作品,未必是这样。字的不同,有些是大圈取势有别,有些是小圈用笔有异。但过分追求,往往会有怪异的结果。我们临帖时有分析字形不同的原因,创作时要把握好这个度。

  本节要点:

蟹爪势:一努加向左的钩趯。

玉钩势:一裹加向左的钩趯。

  斸钩势:一竖加向右的钩趯。

  打钩势:一竖踆锋飞出后打入纸写趯。

  复习思考:

  褚遂良《阴符经》有五个“乎”字,其中有趯的有几个?用钩的有几个?(趯4、钩1

  王羲之和智永写这个“亭”字,最后一笔属于玉钩势吗?还是仅仅一裹,你看法如何?(玉钩势)

 

====================

蟹爪势

玉钩势

斸钩势

打钩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