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明晰的梦与梦中瑜伽(一)

 願隨身 2016-09-02

明晰的梦与梦中瑜伽(一)

 (2009-12-02 11:45:04)

 

明晰的梦与梦中瑜伽(一)

此图片摄影 岩含

 

 

 

                           直到最近,西方科学家把“清晰的梦”——在做梦的时候知道自己是在做梦——最多当作一种满足好奇心的东西:最多是一种比喻性的麒麟兽(译者注:就是说好玩的幻想出来的东西),也有少数的人当作一种神话,最坏的是把它当作一种表达的矛盾。(比如说:“一个人怎么可能在睡着的时候保持意识?”)。事实上,在快速眼动期,一些信号给出了反对它存在的证据,极少数的睡眠和梦境研究者愿意去相信关于清晰的梦的主观报告。可能主要原因在于一种普遍理论假设,那就是睡着了就意味着丧失意识,所以,声称在梦中能够对任何事情能够觉知,包括事实上这个人是在做梦,在术语上仿佛就是矛盾的。至少一个科学家曾经以至于如此主张,说人做梦而清晰是“莫名其妙的,胡说,……固有的荒谬可笑的词语形式。”

 

相反,藏传佛教相信人能够在睡觉时保持与完全觉醒的意识等同的能力已经有一千多年了。这种信仰不是基于任何脆弱的理论根据而是一些第一手的经验,并伴随着一系列思想深刻的关于清晰的梦的技巧,它们的全体现在被称为《梦的学说》或是《梦瑜伽》。我将会在后面的评论中引用一些现在可利用的关于梦瑜伽的文献。所以这篇文章的视线比《关于清晰的梦的回忆》要窄一些。

 

一方面,在25年或者最近的西方实验和经验性探索已经对关于清晰的梦的知识屈服了很大一步,包括它的精神生理学特征,感应现象的方法,以及理论基础。在另外一方面,在西藏的梦瑜伽传统中所积累了不止12世纪的前有力的经验型观察也有了对应的更加深刻的意义。如此,在这片论文中你会看见景观西方关于这个主题的知识在一系列的技术性细节的超过了东方的教条,而梦瑜伽的最重要的一方面,也就是,它超越性的目的“开悟”,对西方科学的术语来说是一个连设计都成困难的东西。

 

明晰的梦与梦中瑜伽(一)

 

我们都知道,佛陀的意思就是“觉醒的人”,那么我们就会对清晰的梦在佛教中发展出来并不感到奇怪,特别是我们有了关于开悟的比喻和一些达到觉悟的目的的方法:

 

梦瑜伽的整个目标就是激发起觉性,让它在错觉的睡眠、从恐怖的恶梦中升起。让它打破幻觉所带来的桎梏,正是这些幻觉将我们在无边的轮回中奴役。如此,去获得精神上的宁静和自由的快乐,甚至达到完全的开悟,如同乔答摩佛陀。

 

藏传佛教的观点保持了对于醒悟和梦境的价值评判标准:尽管所有西方人认为醒悟的状态是唯一的真实而做梦变得不真实和不重要,东方人却认为梦具有更大的潜力去觉悟和进行所谓的觉醒状态的精神过程,而这两个状态都被看作是同等的真实或者是虚幻。从这个角度来说,一种相对论的思辨显得就很引人注目:

 

如果真实感在梦中的是非常的可信的,如果这种感觉在觉醒的时候消失,那么我们就没有理由不去人为生活就是一场梦,而我们也可以从这个梦幻中觉醒。至今,个人已经能够在梦中做梦并且梦见在自己的梦中觉醒:所以关于真实的程度的思辨就变得很必要,而这种趋势仿佛在未来将会变得不可避免。

 

最原始的关于梦瑜伽的方法和教理资源在在古代就已经丢失,根据一些学者,这样的教条可以被追溯到2500年前佛陀自身。而同样也有声称在早于佛教的萨满教的清晰的梦的传统也是存在的。不管怎样,一种最古老的西藏梦瑜伽具体教育资源是一本被称做《纳诺巴德瑜伽六法》这

 

六种瑜伽包括:1、灵热瑜伽法(译者注:拙火)2、幻身瑜伽法3、梦瑜伽法4、静光瑜伽法5、中阴瑜伽法6、迁识瑜伽法。

 

纳诺巴的老师蒂诺巴被称做六种瑜伽的传承者。大多数蒂诺巴德教条都被口头传授;现存唯一未毁的具有某种可信度的文本中,蒂诺巴专门将梦瑜伽的教授归结于乌仗那的拉瓦巴

 

知道梦是梦境,并且不停的做意

了知他们的重大意义

观想五部的种子字,用点状,或者nada如此类推

你可以感觉到佛陀和他们的坛城

睡眠的时间正是将巨大的加持实现的时间。

这就是拉瓦巴大士的教诲。

 

明晰的梦与梦中瑜伽(一)

 

拉瓦巴据说是8世纪乌仗那的王子,然而和他的王国断绝了关系,成为了一个游方僧人并且开始了精神之旅。根据传说,他曾经裹在坛子里面在当地国王的宫殿前面睡了12年没有起来,于是他得到了他的名字,其含义就是“毯子大师”。传说中,谁要是能够触摸他睡觉的状态,都可以神奇的治愈好他们任何的疾病。不管怎么样,我们都知道拉瓦巴把他的教授传给了雅兰托洛,他是克里希洛卡尔雅上师,而后者就是纳诺巴的一个老师。最早关于梦瑜伽的阐述是极端简明甚至是如同格言一般。大多数情况下都像只是一种对于上师口传给弟子的法要内容的备忘。刚才所引用的蒂诺巴的说明是很典型的。然而,经过几个世纪,越来越多的关于梦瑜伽细节的纪录不断的出现在文本上。其中最主要的来源是《梦中状态的教授》,它来源于17世纪莲花卡尔波的编辑,由埃文斯藴次整理出来的文集中的一部分。

 

梦中状态的教授分为四个部分或过程:

 

1、 认识到梦的本质(比如说,知道这是在做梦,所以,这些只是大脑都构造的东西)

 

2、 改变梦的内容(练习转化梦的内容,直到修行者能够经验上的明白梦中意识的所有能够容都可以随心所欲的转化,于是知道梦在本质上就是不稳定的。)

 

3、 认识在梦的状态或者是梦的内容都是如幻的。(比如说,所有在梦中出现的东西都是心意识的变换。)

 

4、 观想梦的背后的本质状态。(认识到觉醒时候意识的感觉状态和做梦一样的虚幻。所以从这个角度说“一切都是梦幻”,最后达到和净光的统一。)

 

一般来说梦瑜伽会伴随着一系列的准备性的练习。这些基本的锻炼一方面包括了一些正在进行的佛教的锻炼,同时也伴随着专门的准备训练,目的是为了“净化心灵”:基本上这些训练时一系列的让修行人的目的集中于一种开悟的渴望。这种最达到梦瑜伽的心理构成的本质被如此的描述:

 

明晰的梦与梦中瑜伽(一)

 

 

当你要在晚上入睡的时候,培养开悟的精神,并且做意“为了尽虚空的有情,我当修行梦幻三摩地,我将会了悟圆成的佛性,为了那个目的,我必须在梦中进行训练”

 

有一部分但不是所有的评论者认为拙火的修行是必要的前提。这是一个必须要被澄清的重要事情,对于任何希望去接受梦西方文本瑜伽的教授的人来说:这些修行的要求和至少的准别是什么呢?很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一位僧人最近宣称不需要特别多的准备也可以练习。非佛教徒和佛教徒都可以修炼梦瑜伽。不过佛教徒修行梦瑜伽的时候是带着特别的动机和目的去进行的。在佛经中,梦瑜伽的修行是对准了对于空性的了达的。但是同样的修行也可以被非佛教徒进行。

 

译者注:拙火的修行应该是必须的,因为根据自己的体验,中脉中明点的积累和热能的转化与梦中的状态有直接的关系,特别涉及到后来从身体里出去的过程。但是更加重要的梦瑜伽的前提是般若的智慧。如果不明白般若的智慧,梦也可能成为另外一个更加迷惑人的幻觉而被执着。根据自身的经验,我的修行过程和后面的层次恰好有一定相反的过程,对于掌握般若的人来说,梦瑜伽只是一种形式,因为在经历梦瑜伽的薰陶前,我们早已经掌握了那些一般修行人最后才能够掌握的对于空性的智慧。而经历梦瑜伽的人也不一定能够掌握那真的空性,因为光明也只是一种假设。所以禅宗的大秘密就在于这里,不经过任何的经验直接到达最后的状态,所以禅门人能够受持一切的密法因为他们明白一切秘法的本原。而且在具体的修行过程中,一旦起修,速度快,第二,过程和其余根器的人来说可能是相反的。比如戒定慧和慧定戒或者慧戒定的过程。对于别人很难的东西,我们可能非常容易,而别人觉得容易的东西,对我们来说也只是一些不难的东西。依此赞叹般若,希望以后弟子们都能够深入大般若,得果中行,发愿修行皆入华严,得果中境,对待众生皆入法华,得果中果。真的出去了吗?赫赫)

 

                  (节选自《佛教与科学》加州大学出版社 ) 智尊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