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采玉难,难于搬走万重山)请珍惜你手中的老玉!

 天宇楼33 2016-09-02

和田玉是人间的极品,价值不菲。但又有谁知道,这些美丽典雅的和田玉都是采玉人用生命换来的。诗人李白在《蜀道难》中说:“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而采玉也如此,采玉难,难于上青天。

《尸子散言》云:“玉者色不如雪,泽不如雨,润不如膏,光不如烛。取玉甚难,越三江五湖,至昆仑之山,千人往,百人反(返),百人往,十人至。”这是东周末期,对采掘新疆和田玉的艰辛程度所作的描述,由此可见采玉之人的艰辛。

    “昆仑山高鸟飞绝,恶狼长啸走龙穴。枯枝原从绝壁生,采玉人从涧底来。”古人会在和田地区的玉龙喀什河、喀啦喀斯河,叶城一带的叶尔羌河、泽普勒善河及且末县内的一些河流里采玉。这些河流流经昆仑山,将美玉带给人间。古人在河里排成数行,赤脚踏玉。虽说采玉的最好季节在春秋两季,但在新疆夏天也是非常寒冷的。

古代采玉一般是官采,即在官员监督下,由采玉工人捞玉,所得之玉全部归官。唐代诗人韦应物就在《采玉行》中写道:“官府征白丁,言采蓝溪玉。绝岭夜无家,深榛雨中宿。独妇饷粮还,哀哀舍南哭。”写出了采玉人的心酸。

和田玉矿绝大多数都分布在4000米以上的高山峻岭中,还有许多在5000米以上的雪线上,根本没有路,生活用品,开矿工具,采下的玉石全靠人背肩扛。寻矿、采矿迷路失踪的有,在悬崖峭壁上走失足摔死的有。

  “一头小小毛驴,二尺赶路短鞭,三伏犹如寒冬,四季不知春夏,五更露宿昆仑,六欲七情抛尽,美玉八方驰名,九死一生谁知。”每百斤玉石往往要辗转多次,七八天后才能出山。历尽千辛万苦,美玉才能来带着美好的人间,它才能登上大雅之堂,被制作成各种人们爱不释手的佩饰,装点着这美好和谐的世界,寄托着人们的祝愿与希望。

历尽千辛万苦,美玉才能来到人间,来到人们的手中。“玉从山中来,粒粒皆辛苦。”所以,请好好爱护您手中的和田玉,特别是老玉。


如果觉得我们推送的文章不错,欢迎点赞留言转发。

我们将继续努力为大家奉献有温度、有高度、有态度的好文章。


※ 下拉屏幕参与文章留言


长按下图微信二维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