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乒乓文采---原来这就是所有乒乓球友都想要的必备技术

 菊花廿六 2016-09-02

  进攻和防守,是每一位想成为高手的球友的必备技术,但是,我们往往会忽略进攻防守的中间环节——过渡环节。实战中过渡环节的比重丝毫不亚于进攻或者防守,而且,懂得过渡,节奏把控更严谨,进攻更犀利,防守也更稳健!

防守型过渡

  举一个例子,当你的发球被对方轻拉起来,但是你没有反拉的能力,就可以通过反手或正手的快带过渡一下,尽量把球打到对方的空当,进而与敌方形成主动相持,或者你手感好的话,可以把角度打得再开一点儿,从而造成敌方防守上的被动,以便赢得主动。这就是防守型过渡了。

  但是当对方爆冲弧圈球,我方退台防守,这种完全被动情况下的防守不能算是防守型过度,只能说是过渡型防守。这两种过渡,达到的目的是不能相提并论的,后一种能够形成转攻的机会,而前者,只能是伺机搏杀,搏杀的话必然带有偶然性。

进攻型过渡

  进攻型过渡对技术能力有更高的要求。比赛中,不是每一板球你都能十分舒服的发力,因为双方都在进行严密的控制之中,这时候只能自己创造条件。轻拉的话,如果对方实力较高,很可能会被反拉,这时候就要控制,要为下一板赢得时间。这种控制并不属于进攻性手段,只能算是过渡手段。因为,你要的不是一板解决战斗,而是为下一板创造机会。

  从战术上具体说明一下:拿老瓦为例说说,老瓦在不能主动进攻的时候有很多的过渡手段。他可以晃接一下,这样一来扰乱你的节奏;也可以挑一板,老瓦的挑球质量是相当不错的,因为老瓦有超人的手感;还有就是能拉一个角度很刁、旋转很强的加转弧圈球。这一点可能是不少顶级高手的通用手段,但是老瓦的这个弧圈球很有特点:他是在球台以下触球,这就使对手在判断球的落点的时候很难把握,这能给他赢得宝贵的调整时间。这种过渡手段具有进攻性,但是又不是以进攻为主,所以还不能算是完全的进攻。

过渡的作用

  很多球友有这种感觉,打比赛的时候没有节奏感,不是一拉到底,就是发死力。原因就是不会过渡。只有学会了过渡,在打球的时候才会有节奏感,因为你在非机会球上不再是只有两种应对手段了:发死力。你可以过渡上一两板,从而减少发死力时的失误。

  我们也会经常看到世界顶级乒坛高手打球时,虽然球速很快,但是很有节奏感,这些不仅是长期训练的结果,更重要的是他们会过渡过渡可以为他们赢得调整的时间,虽然很短,但是这对他们来说已经足够了。我们也应该学会通过过渡去赢得调整时间,这对于打球的准确性十分重要。

  订 阅 乒乓球

  长 按 二 维 码

  识 别 图 中 二 维 码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