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庄主:简单几招,让你的采摘项目脱颖而出!

 笑大 2016-09-02



做为休闲农业的“低段位”型态,采摘园如今已呈“泛滥”之势。

 

尤其是在一些农副产品特色鲜明地区,以某个单品为主打的采摘园遍布城镇周边,特色、卖点几乎完全雷同。

 

那么,这些采摘园该如何避免“同质化竞争”,走出自己的特色呢?


——木尧


1、把大自然教育、娱乐元素植入采摘


传统的果树种植,考虑通风采光因素,大多采用“横看成岭侧成峰”的种植格局。其实我们可以在不影响技术环节的基础上,通过改变种植格局,植入大自然教育、娱乐元素,打造出差异化。


 

比如,在采摘季节,可以专门针对中小学生设置活动,由专业的老师带领他们采摘不同水果,边采摘边给他们讲解,每种水果的种植历史、挂果周期、习性、营养价值等等。在采摘完以后,现场知识小测试,回答正确的给予现场奖励。


再比如,在采摘园里,留出一片地,把其中的果树种植成迷宫格局。游客可以边采摘边走迷宫,表现优异者得到奖励。


 2、自创采摘相关节日


在采摘季节,通过打造一些自创的采摘节日,设置有吸引力的相关活动,很容易在引发一些话题性的热议。

 

比如郑州一个农场,每年在西瓜成熟时都会搞西瓜采摘节。每届的采摘节上,他们都会制造一些好玩的话题。去年的采摘节上,他们不仅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亲子旗袍秀,还有雕刻师现场教大家进行西瓜雕刻。



这种自创节日的玩法,一方面给了许多家长前来消费的理由,另一方面也成为许多媒体关注的焦点,并在社交媒体上形成广泛传播。


3、延长采摘的产业链


目前的大部分采摘园,在游客采摘结束以后,活动也就基本结束,这其实是种“双输”的局面。对于农场而言,延长采摘以后的DIY环节,不仅让游客得到更多额外实践收获,还能促进他们采摘的兴趣。

 

比如,在石榴园内,游客采摘完成以后,农场提供榨汁机,让游客免费把采摘的石榴榨成汁,现场感受DIY过程,并赞叹石榴汁在杯中分层的美感。



 

再比如,葡萄采摘园内,当游客采摘完葡萄后,可以现场教授如何制作甜葡萄酒,顺带出售各种适宜存放葡萄酒的玻璃瓶。

 

延长采摘的产业链,除了促进采摘的兴趣,更重要的价值在于延长了游客在农场的停留时间。当把游客半天的时间延长到一天,中间的其他休闲娱乐、餐饮,就可以顺势而为。


4、打造爆品品种


大家都在种植葡萄,到了葡萄成熟季节,为什么我要去你的农庄,而不去别人农庄?这时,你就需要有一些自己独特的吸引点。


其中,在品类上进行细分,打造爆款品种,就是一个很好的办法。



《参见庄主》的会员单位——梦田农场,是一个以葡萄种植为主的采摘园。其所在的黄河滩里,大大小小的葡萄采摘园不下五十家。论地理位置,梦田农场也没有丝毫优势。

 

但是到了采摘季节,梦田农场人满为患。即使不在周末,几十亩种植面积的采摘园里,每天也有上百人。

 

原因就在于梦田农场主打了金手指葡萄这一品种。做为葡萄甜度的“吉尼斯世界纪录”保持着,金手指葡萄在消费者群体中有着极高的地位。

 

梦田农场和专家合作,建立了河南种植面积最大的金手指基地。每到采摘季节,就通过活动策划、媒体宣传,全力营造“史上最甜葡萄采摘”这一概念。

 

如今,金手指葡萄现场采摘每斤卖到60元,消费者依然乐此不疲。而通过金手指的带动,梦田农场成立第二年,仅采摘一项,就整体实现了盈利。



5、把种植打造出奇异景观


相比发展独特品种打造爆品,针对种植品种外在形状创新,同样能打造独特的吸引力,并且操作起来更简单。


比如,大家都在搞苹果采摘,那么,我们是否在长字艺术苹果上做创新?这种看起来非常新奇的苹果,其实只需要在苹果生长后期把专用的苹果贴字膜贴在苹果表面,经过苹果7到10天的着色,字就自然长上去了。

 

如果我们把一些或祝福、或娱乐、或属相寓意印上去,再植入一些活动,比如,寻找到“爱你一生一世”六个字一组的苹果,享受八折优惠等,无疑能够让更多顾客愿意参与。

 

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种植修剪上下功夫。比如如今已有的新技术,可以让葡萄树全部10片叶子一串葡萄,也可以让所有葡萄在高度上全部处于一条直线上。


 

在水果的形状上,同样大有可为,我们都见过圆形的西瓜,那方形的西瓜呢?还有那些人见人爱的人参果,都能让我们的采摘园成为广泛关注的焦点。


6、打造另类果实生长位置


传统印象里,我们对于苹果长在树上、西瓜长在地上等常识耳熟能详、习以为常。那么反过来,长在地上的苹果,结在树上的西瓜就很容易形成新奇特效果。

 

在国外一农庄,就研究出长在藤上的草莓。相比俯下身摘草莓的场景,在那里,用户可以抬起头就能品尝到长在藤上的草莓。这一奇妙景观,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采摘。




其实,这六种方法只是抛砖引玉,随着休闲农业的发展,同质化竞争将不可避免地出现,这时,谁能更用心地做足文创、做透营销、做深产业链,谁才能在短兵相接中游刃有余。


作者:安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