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用系统化思维拆解李叫兽的解冻Ⅱ:为什么有些文案怪怪的?

 天道酬勤YXJ1 2016-09-02

在上一篇《 用系统化思维拆解李叫兽的解冻:新产品文案如何唤起痛点》,我们采用了结合拆书帮RIA拆书法及TOC的APMB架构来进行拆解《解冻文案:不要让用户关注你的产品,先让他们关注自己 》。也引出了一个问题:避免自嗨的关键在于认知测试,如何进行系统化的测试?

而在《【李叫兽】解冻文案Ⅱ:为什么有些文案怪怪的?》文章重点介绍了文案的常见四种错误类型及测试方案, 本篇文章我们将继续采用拆书帮RIA拆书法及TOC的APMB架构来进行拆解 。

APMB架构拆解

用系统化思维拆解李叫兽的解冻Ⅱ:为什么有些文案怪怪的?

I:复述

当我们唤起用户痛点的时候,你们的产品需要符合用户的“直觉最优方案”。毕竟,我们文案人,不能跟用户的直觉和心理做斗争,只能借助他们的直觉和心理。

常见的四种典型文案错误有:

1、坑位错了

有的时候,你前面唤起某种需求,但在消费者的直觉上,你的产品并不是该需求的最佳解决方案。

2、坑太大

唤起了过高的需求,以至于产品无法填补该需求。

3、坑太小

唤起的需求太小,很容易被一个简单的行为来解决,用户没必要购买产品。

4、没有石头填坑

单纯唤起了痛点(挖坑),但没有石头填坑(用户根本不知道你要做什么)。

为什么填坑错误会带来怪怪的感觉?填坑错了会有什么后果?我们采用下图来分析:

用系统化思维拆解李叫兽的解冻Ⅱ:为什么有些文案怪怪的?

例如,我们认为“能用更加短期、懒惰、简单的方式来解决问题,用户不会用复杂、长期、辛苦的方法来解决的”,当文案“坑太小”的时候,用户就会觉得没必要购买产品,痛点被一个很简单的行为来解决

那么如何应对?

基本原则在于:解决方案与用户的“直觉最优方案”匹配,你的产品需要符合用户的“直觉最优方案”

逻辑验证采用“重新解冻分析模板”:

对于唤起的痛点,我们通过提问“用户可能有什么选择?

找到目标用户面临两个选择:1和2

当他正在这两个选择中犹豫的时候,突然看到这样一句话:“文案”那么你认为,他在看完这句话后,会变得更加倾向于选择你的产品,还是其他选择?

用系统化思维拆解李叫兽的解冻Ⅱ:为什么有些文案怪怪的?

A2:拆为己用

在上周我们的案例激活如下痛点:

用系统化思维拆解李叫兽的解冻Ⅱ:为什么有些文案怪怪的?

在这里我们用“重新解冻分析模板”进行审视:

用系统化思维拆解李叫兽的解冻Ⅱ:为什么有些文案怪怪的?

最后文案:

用系统化思维拆解李叫兽的解冻Ⅱ:为什么有些文案怪怪的?

对于“系统思考+李叫兽方法”研究,请加思维浩微信浩(ID:shaimer0502a),加微信请写“李叫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