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两期回顾: 南方文交所之窗,我们马上请来南方文交所的一位专家,就是对于藏书票方面非常之有研究的,在国内的藏书票的专家赵方军先生和我们讲一下这个藏书票的一些收藏的知识。 所以说藏书票收藏是人们只要有兴趣都可以去收藏,都可以去研究它。而且艺术家做这些作品,风格是百花齐放,非常多样化。因为版画的种类相对来说就比较多,有木刻、铜版、石版、丝网版、综合版、甚至现在还有电脑设计的,都可以,只要这个设计的画面非常符合你的这种审美需求,你就可以去收藏它。
收藏又可以回到之前说的,你起初收藏有几张的时候可能你感受不会那么深,但你有十张、一百张、一千张,一万张、十万张的时候,你的感受是完全不一样的。所以这个收藏给你带来的精神作用是非常大的。我是艺术家,但我也是一个收藏家,因为我喜欢很多国外艺术家的作品,用交换来的作品然后逐渐丰富了我收藏的藏品,我用这些藏品来对外进行宣传给大家介绍它们背后的文化。
我在国外和国外的艺术家交换的同时,要花费很多时间,为什么,国外的艺术家很热情,我跟他交换的时候实际交换几张我就可以再跟别人交换,但是不是这样的,我跟他交换这一张的时候,他要跟我讲这一张是为谁做的,这张是什么含义,背后是一个什么故事,我要认真地去听他讲这张书票背后的故事,其实这些知识给我的感触特别深。所以我的每一张藏品我都很珍惜,我拿到这一张我就可以想象到我是跟谁交换的,他给我讲的故事是什么样的含义。
我现在特别希望有大量的时间让我坐下来把我的藏品每一张的含义都描述出来,我觉得这个是实现我的梦想,将来我要建一个博物馆,把每一张作品的背后的这个故事讲出来,然后挂出来让民众让大家去看,我觉得这才是一种欣赏,让民众的欣赏不是一个简单的画面的好坏和技术的高低,而是它背后的一个文化内涵。所以这个藏书票的收藏看似很小的作品,其实它博大精深,它的内涵是非常深入的。
你看我已经有二十多年的收藏和制作的历史,我每年的感受都是不一样的,当你介入进来之后也会有体验,每年感受也都是不一样的,所以收藏书票,它会给你带来源源不断的变化,不是说我收藏每年都差不多,循规蹈矩,人就会失去兴趣,它每年都会有新的思路和想法出来,这就不一样了。所以说我现在身边的很多的朋友,不管是经济条件好的,经济条件不好的,他一旦喜爱上这个之后,他就乐此不疲地去收藏,收藏之后他就不断地向我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来咨询,我就给他们讲,一个一个的去讲,讲完之后他们就兴趣盎然地去寻找新的自己喜爱的这种藏书票,我觉得这是一种很好的形式。 我们当前社会大家都不愁吃不愁喝,这个社会状况也很好,然后文化也很发达,文化的发展也很快,大家需要的这种精神生活是非常多的,但是这种精神生活更多的依附于这种文化的内涵,所以说我建议大家关注艺术品的收藏,而且根据你的经济实力你的兴趣爱好找到适合你的这个点,你就会有很大很大的精神收获。 您现在收藏了多少藏书票? 大约有几万张吧。我的理想是建一个藏书票博物馆,把我的藏品拿出来让大家都看到,你说要都在书柜里放着谁也看不着,这是一种资源的浪费,但你要是拿出来让大家都看到,这又有经济上、条件上各方面的限制。因为在北京房价比较贵,我自己建博物馆经济上承担比较困难,但我想早晚会有一个契机,与人合作也好与某个博物馆合作也好,我想把我的这个藏品大量的展示出来,让更多的人来观看这个,这是我的一个愿望。 那您创作吗? 我主要的经历是创作,因为我是一直以来还是以艺术家的身份在这个圈子里面来进行交流沟通。在国外的交流交换会上,它挂的这个胸牌是两种,一种是写着艺术家,一种是收藏家,国外的朋友们先看你的这个牌子,你这个挂的胸牌一看你是收藏家,他就按收藏家的这种方式来和你进行交流,他看你挂的是艺术家就按艺术家的方式交流。我一直以来是艺术家的这种方式交流,我每年也要创作,虽然工作非常忙,但是我全力以赴挤出一些时间来创作一些作品,因为只有拿出我的作品来才和对方有更好的交流,所以,一直也希望自己能有更多的时间来创作更多的作品。 我以为你是这个艺术家然后回头又挂一个收藏家。 我从没挂过收藏家,我一直都是艺术家。 您觉得挂收藏家是低一等还是怎样? 不是低一等,因为我觉得我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收藏家,收藏是我的喜好,但我一直把自己定位在一个藏书票制作者设计者。毕竟起点就是一个艺术家的起点。如果真的收藏,我想像欧洲大的藏家那样主题性收藏,才是真正意义的收藏家。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收藏家,他对收藏的格调、档次、主题性各个方面研究性、学术性都是特别高的,我觉得我看这个位置还是非常高的,所以说我一直定位自己是一个艺术家,业余爱好收藏作品。 那您作为一个艺术家,那您每年创作多少藏书票? 每年创作量不大,我本身搞教育工作,这个事务比较多,每年要参加一些展览,还有一些定制,国外的藏家和国内的藏家跟我有一些定制的作品,每年也就是十几款将近二十款。 定制是怎样的呢? 定制在这个圈子里面你如果想要做收藏,常用的一种方法是假如我想收藏藏书票,多数时候是向人交换。购买是一方面,就是说按我的喜好,你是一个艺术家,风景的也好动物的也好,我很喜欢你的作品,我就向你定制一款藏书票,定制一款,制作出来之后,印出五十张或者是一百张,就是我收购,跟艺术家直接定制这个价位比较低,比市场价要低很多,五十张或者是一百张拿来之后,我可以在藏书票的这种交换会的场合可以大量地交换,五十张同样的作品我跟你交换跟他交换,可以换出五十张完全不同的作品,丰富我的藏品量,这是一种收藏的方式。
这个收藏不是一个简单的我拿钱直接购买就完了,不是这样的。你像我们现在采取的方式就是假如我是到世界各国去进行交流收藏,那么我会事先定制假设十个艺术家的作品,每个人的风格就都不一样的,一个人定制一款印五十张,那么十个人就是五百张,每五十张是完全一样的。那我拿了这五百张之后,到交换会上,我就可以放开了跟他们交换,我换来五百张就是完全不同风格的作品,这个太有意思了,真正玩藏书票的人是这么去玩的,是定制你喜欢的艺术家的作品,风格题材你喜欢,你就跟他定制,你可以提出定制的要求。我属马,你以马的题材给我做一张,那你就给我以马的题材做一张,印制五十张一款,你给我寄过来,这个价格是很低的,你在市场买的书票,人家可能都已经翻几倍了。 我们一直搭建的平台就是让收藏者的队伍直接和艺术家面对面地交流,他们直接可以定制。国外的这种交流交换会主要搭建的平台就是艺术家和藏家的这种面对面的交流。那他是藏家,你是艺术家,那么藏家就发现你的作品很好,发现一些年轻的作者,他就跟你定制。他定制一款,拿这些款交换他自己所需求的藏书票,这些交换来的作品都成为他的藏品,越来越丰富,它真正的玩法是这种定制藏书票进行交换,交换的时候你可以看每个人的作品,我喜欢的我就换,我不喜欢的可以不换。 你去换人家不跟你换呢? 看作品质量,如果你作品质量高,对方还是愿意跟你换的。所以定制作品交换,交换来的就好像淘宝一样,那么多人的情况下,我从他那淘了一张特满意的,淘来的、花精力研究来的,这个你才是真正的对它有认识的深度,才真正的喜欢它,不建议说是我拿钱来我买一批来看看就完了,这个意义不大。我们玩的过程当中是要经历的这个过程,我拿到他的五十张,我跟你换,跟他换,换来都是我喜欢的作品,要的是这个过程,所以说这个收藏就很有意思。 图文整理:黄梓南、段丽华 图片来源:赵方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