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牌的价值》,真正的金牌和颁奖仪式,就在人们的心里 灵宝原创2016-09-02阅读原文
作者简介 卢少磊,36岁,灵宝市尹庄镇人,爱好写作、书法,现在金源公司晨光公司矿冶分公司工作.
![]() 我爱你中国 中国好声音第一季 第2期 平安 00:00/02:38
金牌的价值 本次里约奥运会,中国代表团总共获得了26枚金牌,比前几届少了很多。网上看到这个消息,心情意外的平静,身边的同事也很少有记得清金牌数的。想起当年北京奥运的时候,每天一有空就盯着电视看直播,金银铜牌数记得门儿清,每次升国旗都感动的要流泪。 感慨之余,倒也觉得正常,国轻金牌重,国重金牌轻,如今祖国日益强大,人们对于金牌的在意程度已经不是那么强了,关注的焦点更多的是超越自我的拼搏精神,与是否能拿金牌没有必然的联系。 中国最后一块金牌也是分量最重的金牌来自女排,当队长惠若琪拿下最后一分,中国女排时隔12年后重夺奥运冠军。这块金牌让全国上下欢欣鼓舞,因为我们又一次看到“老女排”那种不畏艰险、顽强拼搏精神的回归。尤其是她们在开局不利、实力并不占优势的情况下,凭借坚强的意志杀出一条血路,战胜了一个又一个强大的对手,让五星红旗在里约高高升起。这样的金牌是最最珍贵的,是民族精神的最好体现。 女子游泳运动员傅园慧,她的实力算不得很突出,可是心态非常积极向上。100米仰泳比赛完瞥了一眼前三名都是别人,以为没戏了。接受采访时才从记者那里得知自己是并列第三名,又惊又喜地张大了嘴巴。采访视频立刻就在各大媒体上传的火热,开始我还以为是媒体炒作的套路,仔细看过后才觉得太可爱了,这完全是猝不及防之下的自然流露,体现了运动员在高强度的训练和比赛之余也有着非常随性俏皮的一面。虽然只拿了一块铜牌,可是很多人都很喜欢傅园慧,她在人们心中比许多得金牌的还要有人气。因为她拼尽了全力,又浑身上下充满了快乐向上的正能量。 日本女子乒乓球运动员福原爱是为很多中国人所熟悉和喜爱的,因为她非常甜美可爱,可以说流利的汉语。在此次里约奥运会上,福原爱因为输球先后哭了好几次,毕竟在乒乓球这个项目上中国以及华裔选手们的实力确实过于强大了。尽管每次输球都会很难过,但福原爱从来都是坦坦荡荡,不找借口,非常尊敬对手。以至于广大网友都为她感到心疼,希望她能有所收获,果然最后险获女子团体的季军。在中日关系陷入低谷的时期,福原爱是极少数在网络上不被“喷”的日本人,这是非常难得的,也是与她善良的内心和品德分不开的。 站到奥运会的最高领奖台上是每一个运动员的梦想,也意味着要付出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所以通常每一个金牌获得者都会赢得人们由衷的敬意,可是并不是每次都是这样。来自澳大利亚的霍顿就赢得了里约奥运会男子400米自由泳的金牌,但是他的声名大噪却并非金牌而是“奇葩言论”。先是在赛前为了扰乱对手心态,恶意诋毁最大竞争对手——我国游泳健将孙杨,随后面对广泛的批评却死不悔改、变本加厉。好在孙杨在随后的200米自由泳比赛中用一枚金牌做了完美的回应。我们在为孙杨鼓掌的同时也不禁为霍顿卑劣的伎俩感到可耻。一个运动员即使拥有过人的天赋,如果没有良好的道德终究是不能长久保持高水平的,也是注定无法得到人们尊重和敬仰的。 至于那块牌子和仪式,还真是无所谓,毕竟,真正的金牌和颁奖仪式就在人们的心里。
点击展开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