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欣赏:弘仁《节寿图轴》山水画解读

 昵称33132192 2016-09-03

弘仁节寿图轴》 102.2×51.5cm 1660年

弘仁的《节寿图轴山水画,是一幅画在绢上的比较早的作品。画家51岁的时候画的,风格面貌已经成熟,松树干上有皴擦,石头做了渲染,画得很生 动。特别是水,画得有一层一层流动的感觉。当代的一些山水画,常常画山就有水,但是不能明确“水”在画面中所起到的作用。所以水容易画得很概念,留空白就 代表水,如果瀑布就从源头一直画到下端,好像瀑布很短、很矮,一眼能够全部看到,这都是不妥当的。其实对于自然山水中的溪流、瀑布来说,一般只能看到一个 部分,其他会被山石、树木等遮挡,不可能全部看到。弘仁的这幅作品中,对于水流的处理是一个很好的参考。画中的瀑布溪流,平面过来一层,又有一个平面,又 是一层,流过来再有一个下降的过程,就有了节奏和变化,而且符合大自然的规律。要画好水,就要去观察研究水的实际动态,研究古人画的水,研究自然中的水。

弘仁(1610-1664)本姓江,名韬,字六奇,安徽歙县人。明末清初的著名画僧。出家后,法名弘仁,字无智,号渐江。他兼工诗书,爱写梅竹,但一生主要以山水名重于时,属“黄山派”,又是“新安画派”的领袖。弘仁的个人思想与政局变迁关系密切,因而在诗画中常有流露。出家为僧后,云游四方,十余年中足迹遍大江南北。其的可贵处在于:既尊传统,又主创新,所谓师法自然,独辟蹊径,是他思想的核心。曾有诗云:“敢言天地是吾师,万壑千崖独杖藜;梦想富春居士好,并无一段入藩篱。”说明他不甘囿于先入藩篱,勇于常变。此种艺术境界,除石涛外,在古人中也不算多。故后世有独创性的艺术家对都倍为尊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