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生活小记:饶平渔村咸菜头

 广东黄汉光 2016-09-03

应该说,像我这样出生在上世纪六十年代的渔村人,大多是吃着咸菜头长大的。


菜头是潮汕人对萝卜俗称。之所以叫菜头,就是把萝卜推到了所有蔬菜的第一把交椅,可见,其地位之高。萝卜为何有如此之殊荣?其一,应该是缘于萝卜的药用效果。萝卜在我国民间有小人参之美称,一大堆俗语:“萝卜上市、医生歇市”、“萝卜进城,医生关门”、“冬吃萝卜夏吃姜,不要医生开药方”、“吃着萝卜喝着茶,气得大夫满街爬”等等都可以看出萝卜的药用价值确实非同小可其二、萝卜既可以生吃,又可以熟食,还可以用于腌制。腌制后的萝卜,不像芥菜,稍微透风,便变成“臭风咸菜”,它不易变质,一年四季,随便往缸瓮里掏几个出来,便可以解决三餐的“物配”。元代诗人许有壬赞:“熟食甘似芋,生吃脆如梨。老病消凝滞,奇功真品题


在潮汕地区,菜头大多是干腌,菜脯的制作一般是在冬至前后进行,要经过“晒、腌、藏”三道工序。将菜头拔出洗净,放太阳下曝晒后用围实,一层菜头一层盐,装满后上盖,(我小时候,每到腌制时节,在山坡上找个阳光充足的地方,披上稻草,然后就可以晒菜头;到黄昏,在山坡上挖一个窟,同样铺上稻草,把晒后的菜头收进窟里,一层菜头一层盐,用脚来踩踏,叫“踏菜脯”)再压上大石块,晚间收回。一周后取出晾晒,搓去水分,再曝晒,直至挤不出水为止。现在在饶平,高堂、联饶等地加工出来的菜脯销路很广。用这样方式加工出来的,这些菜头已经变得干瘪,潮汕人叫“菜脯”或“咸菜脯”,假如是隔年的,便叫“老菜脯”。

那渔村的咸菜头是怎么一回事呢?渔村现在虽然说潮州话,却属于客属山区,保持着客属善于腌制的饮食传统,腌制咸菜头历史悠久。其实腌制造的工序很简单。不能选择人子大的,像“梅花菜”,要选择个子小的“苗条”鲜菜头,像“田菜仔”这类品种,当鲜菜头可以收成的时候,拨出来,舍弃那些空心和糜烂的菜头,摘除根须,用清水清洗干净,放进大水缸,撒上一定数量的盐,少量的清水,经过几天后,这些菜头会“入咸”,便将其装进“田鸡皮袋”(装肥料的袋),找个地方,搬来大石,压在上面。这么一压,里面的水分便会流出来,菜头也干瘪了。再经过几天,便可以把菜头装在瓮、瓶,在装的时候,再撒些盐,密封。等菜头变成金黄色,那就可以食用了。

渔村因为土质比较好,水也是山坑水,鲜菜头的味道本来就比较清甜,加工后的咸菜头,爽口且酥脆。过去,家家户户家里都是摆着几个菜头瓮,腌咸菜头,一年的三餐,到头到尾便离不开咸菜头。我小时候,就是天天吃这样的咸菜头,每当吃饭的时候,要是能看到菜脯,便有“美味佳肴”的感觉。为什么呢?因为菜脯用的盐比较少,比较淡,便会吃得多。一般每个家庭都会精打细算,一年要吃多少瓮咸菜头,剩下的才能腌制咸菜脯。

吃咸菜头,很简单。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渔村人可谓是“驴生拼死”,生产队劳动回到家里,早已是摸不到鼻子,煮几碗糜,随便在瓮里抓几个咸菜头,用水洗洗,放在盘里,便可以吃了。有时,还有空闲的时间,便用刀切成一粒一粒的,再切些姜丝,搅拌,味道更佳。有时,有海边小贩来卖晒干的”虾糠“,撒上,味道更加独特……还有,不管煮什么肉,放几个咸菜头进去,煮出来的肉,便不会觉得腻,可口。

咸菜头,也同样有上面所说的药用的价值。渔村人说,食咸菜头,食了脚骨筒腊腊。意思是身体会强壮。明代著名的医学家李时珍对菜头居然是主张每餐必食,他在《本草纲目》中提到:菜头能“大下气、消谷和中、去邪热气。”渔村的咸菜头,只因经过腌制,其药用又有新的作用。过去,家庭有小孩的,都备有一个“冬菜罐”,早上糜煮好的时候,把一个咸菜头放进罐里,再把糜舀进去,然后放在灶顶保温,小孩饥饿了,就给小孩吃,这可是最好的除疳积良方!开胃又健脾。还有,过去毛毛虫特别多,要是被虫咬了,用咸菜头放进灶里烤热,对着患处一捂,便不痛不痒了。

潮汕人经常说,生活艰苦,食糜配菜脯。虽然三餐吃咸菜头、咸菜脯是贫穷的标志,但是对于物质贫乏时代的渔村人,应该说功不可没。

分享给身边每一位渔村人!关注【活力渔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