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结缘翰墨享晚年-记潮阳书法名家黄竹笋

 黄恩 2016-09-03
 

 古语云:“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老年人怎样才能做到老有所为,老有所乐?又怎样才能给自己的人生增添意义,为夕阳描上亮丽多彩的一笔呢?潮阳政法系统退休干部黄竹笋先生做出了如是回答:“钟情书法艺术,结缘翰墨安度晚年!”

  年逾八旬(2011年)的黄竹笋1951年参加工作,历任潮阳县公安局秘书、教育科长、政法委秘书等。长期的资料员生涯,使黄竹笋先生练就了一手好字,尤以行草书见长。1990年4月,他从工作岗位上退了下来。

  退下来之后,如何打发余下的人生时光呢?黄竹笋休息了一段时间之后,便投入到他所钟情的书法天地里,挥毫泼墨成了他日常生活中的一件乐事。无论刮风下雨还是寒暑易节,他仍坚持每天写两、三个钟头的书法,兴趣浓厚时一写就是5个多钟头,而且字体连贯,结构严谨,运笔有力,一气呵成,神韵依然。经过长时间的勤学苦练,他终于有了一份沉甸甸的收获,至今已创作了数千件书法作品。作品有长有短,其中最长的有20多米的长卷。他先后出版了《黄竹笋行草书专页》和《黄竹笋行草书》等。

  近几年来,黄竹笋先生的书法作品频频获各种奖励。他的行草书作品“旭日一轮光四海,红旗万里耀中华”入选中华慈善总会等八家单位联合举办的“庆祝建党九十周年——中华书画名家作品展”,并荣获一等奖。该作品还被编入《纪念册作品集》中。黄竹笋也因此被授予“中华书画名家”荣誉称号。

  面对这不俗的成绩,笔者请教已是82岁高龄的老人,究竟是什么让他如此钟情于书法艺术呢?

  他笑呵呵地说:“我的创作收获主要源于五种动力和两种助力。所谓五种动力,一是工作动力。我原是资料员,离不开与笔墨打交道,写字是练基本功的最好实践。工作需要动力,生活需要动力,写字同样需要动力。二是节日动力。节日要写大红布联、标语、春联什么的,参加书画展等,这也是习练书法的好机会。三是人情动力。写字写出点成绩来,就自然有人会向我索取墨迹。向我索取墨迹者,既有亲朋好友,也有客人。人情字不还心里不踏实,这就迫使我尽力把字写好。四是时间动力。老有所为,时光不长。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后,应珍惜时间,争分多秒与时间赛跑。因此,务必拿起笔来多写书法作品。书写时全神贯注,心旷神怡,闲情逸致,散虑逍遥。这样既陶冶情操,又舒筋活络,乐在其中。五是思想动力。人生在世,应有所事事,特别是退下来之后,在有生之年,还是干点力所能及的事为好。于是,我便选择以习练书法来怡情、养生,安度晚年。所谓两种助力:其一是同志们的支持,特别是潮阳文联诸君的支持,给我在精神上以很大的鼓舞;其二是妻子的支持。有了这五种动力和两种助力,我没有理由虚度余生哪!”

  黄竹笋先生目前系汕头市老干部书画研究会会员、广东省老年书画家协会会员、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会员。 郑 生

(汕头特区晚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