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纯性乳腺上皮增生症(simple epithelial hyperplasia of mammary glands)是乳腺结构不良症的早期病变,为育龄妇女常见病,可发生于青春期后至绝经期前的任何年龄组,尤其以未婚女性或已婚未育者,或已育未哺乳的性功能旺盛的女性为多见。该病的发病高峰年龄为30~40岁。在临床上50%女性有乳腺增生症的表现,在组织学上则有90%女性可见乳腺结构不良的表现。 1922年Bloodgood首先描述,1928年Semb注意到此病表现为乳房疼痛并有肿块,命名为单纯性腺纤维瘤病。1931年Beatle称之为乳腺单纯性脱皮性上皮增生症;1948年Gescnickter称之为乳痛症(mastodynia)。一直沿用至今。 症状体征 典型症状 :乳房肿块乳房硬化乳腺囊性增生腋窝痛乳痛症乳腺隐痛不典型增生乳腺组织肥厚乳腺外上象限腺体...乳腺刺痛乳腺随月经出现胀...乳晕深部可扪及肿... 一、临床表现: 主要表现为常表现为育龄期女性与月经相关的一侧或双侧乳房周期性疼痛及肿块。 患者大多数月经期短,且量稀少,情绪稳定或心情舒畅时,症状可减轻,随喜怒而消长。疼痛发作时对外界刺激很敏感,如衣服摩擦,走路稍快或上肢活动稍猛,均可加重乳腺疼痛。 且有明显的周期性和自限性特点。 1、乳房胀痛: (1)周期性: 月经来潮前3~4天开始出现乳腺间歇性胀痛,经后锐减,呈周期性。 (2)疼痛性质: 疼痛可为弥漫性钝痛,或为局限性刺痛。 (3)疼痛部位: 一般仅累及一侧乳房,也可同时累及两侧,而以一侧为重。疼痛大多仅限于乳房的某一部分,约50%位于外上部,20%位于中上部,痛处有压痛。疼痛有时很剧烈,并放射到肩胛部、腋部,随情绪波动,或劳累、阴雨天气等而加重。 2、乳内肿块: (1)周期性: 肿块大小随月经变化,经前变大、变硬,经后缩小、变软。部分病人伴有乳头溢液。 (2)疼痛部位: 常双侧乳腺对称发生,可分散于整个乳腺内,亦可局限于乳腺的一部分,尤以双乳外上象限多见。 二、相关检查: 触诊可发现肿块呈结节状或颗粒状,大小不一,质地不硬和周围组织界限不清,可推动。 三、诊断: 可根据疼痛的性质、部位、周期性,结合病史询问和相关检查结果,得出诊断。 民间治疗方法:(下面资料仅供参考,详细需要咨询医生) 1外敷处方(可配中成药逍遥丸): 鸡血藤、丝瓜络、桑寄生、泽兰、红花、香附、川芎、连翘、瓜蒌、大黄、硭硝各30克。 用法: 药用两个布袋分装,置锅中蒸热后洒酒少许,热敷患侧乳房30分钟,日2次,1剂药用10次,10天为1疗程 疗效: 内外用药1-2疗程,治愈率达95。6% 2、敷脐疗法 (1)处方: 蒲公英、木香、当归、白芷、山栀、薄荷各30克,紫花地丁、瓜蒌、黄茋、郁金各18克,麝香4克。 (2)用法: 药研细末,用酒精清洗肚脐部后擦干,填塞药粉0。5克,用棉花轻柔按压,胶布固定,3天换药1次,8次为1疗程。敷脐3个疗程,有效率达99。3% (3)禁忌: 月经过多及功能性出血者忌用。 二、按摩疗法: 1、足底部反射区: (1)部位: 头部(大脑)、脑垂体、小脑及脑干、颈项、斜方肌、肺及支气管、甲状旁腺、肝、胆囊、心、脾、肾上腺、肾、输尿管、膀胱、生殖腺。 (2)手法: 拇指指端点法、食指指间关节点法、拇指关节刮法、钳法、按法、食指关节刮法、拇指推法、擦法、拳面叩击法等。 2、足内侧反射区: (1)部位: 颈椎、胸椎、腰椎、骶骨、尿道及阴道、子宫。 (2)手法: 食指外侧缘刮法、按法、拇指推法、叩击法等。 3、足外侧反射区: (1)部位: 肩胛骨、生殖腺。 (2)手法: 食指外侧缘刮法、按法、拇指推法、叩击法等。 4、足背部反射区: (1)部位: 上身淋巴结、下身淋巴结、肋骨、膈、胸(乳房)、胸部淋巴腺(胸腺)。 (2)手法: 拇指指端点法、食指指间关节点法、分法、食指推法、拇指推法等。 单纯性乳腺增生症食疗方 一、全蝎2只,夹于馒头或糕点中,一日一次,七天为一疗程,应连用2个疗程,疗程间可休息2天,无效者,可改施他法。 ------我是分隔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