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科院:2020年完成平流层飞艇2万米高度驻留试验

 时史君 2016-09-03

2016年8月31日,中国科学院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中国科学院“十三五”发展规划纲要》。计划到2020年研制出长航时,长驻空动力飞行平流层飞艇系统,突破核心关键技术,成功实施2万米高度驻留试验。



2016年8月31日,中国科学院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中国科学院“十三五”发展规划纲要》。中科院院长白春礼介绍了编制“十三五”规划的总体考虑和发展规划的主要目标。


到2020年,中科院到2020年将实现60个创新科研项目重大突破。其中,在光电空间项目中,我国2020年将实现平流层飞艇2万米高度驻留,并掌握一定载荷能力可控飞艇作业平台技术。中科院重大科技任务局局长王越超在发布会上做了详细的介绍。目前,中国在平流层飞艇技术方面属于世界领先水平,中科院近期刚刚成功进行了不同尺寸艇身的放飞试验。到2020年研制出长航时,长驻空动力飞行平流层飞艇系统,突破核心关键技术,成功实施2万米高度驻留试验,在国际上率先掌握在平流层高度具备一定载荷能力的可控飞艇作业平台技术。



平流层飞艇是国际上发展的一个热点,它可以定点在2万米以上的高空,执行长时间对地侦察和监视任务,在军民用领域都有广泛的用途。平流层是指20-50公里左右的大气层,这里气象条件下比较稳定,日照时间长,并且处于大多数战斗机和防空系统的射高范围之外,适合飞行器长时间驻留。


而平流层飞艇与卫星或飞机相比,具备较多的优势:与卫星相比,平流层飞艇距离地面较近,载荷相对较大,并且可以得到较高的分辨率。与飞机相比,平流层飞艇距离地面高度较大,目前预警机对地的雷达视距大约在400公里左右,而平流层飞艇最多可以达到1000公里,是后者的2倍左右。


平流层飞艇还有一个大优点:可以长时间在某一个地点驻留长达数天、数月甚至更长时间,相比较而言,卫星和预警机想保留对一个地方进行全天监视,难度非常大,费用也非常高昂。目前世界各国如美国、日本、英国、德国、以色列等都在发展平流层飞艇。

(本文转自今日头条号看看新闻knews,编辑:刘喻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