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贾湖骨笛

 万福星 2016-09-03

贾湖骨笛的保护措施和建议:

 

中国博物馆贾湖骨笛展示,仅靠2点支撑是不够的,见图1:

 
它的底部,我认为至少需要30%的部分作处理,才可展示,有多种方法可选择。 

1. 石膏。

对骨笛采用翻石膏的保护方法。

石膏能按骨笛的高低起伏、纹路损蚀等情况,进行一比一翻模,全体托住,不走样。

具体操作:

(1).先对骨笛,作方向性标记记录。

(2).使用Cling Wrap(塑料保鲜纸),进行包裹保护处理。(或使用Silicone硅橡胶-防漏胶水,对骨笛30%表面,薄薄涂上一层)

(3).然后,对骨笛30%部分,进行石膏浇铸工作。

浇成的石膏需要进行高温处理,没有水份。

这样托上石膏,能够使它长久,见图23456:

 

2. 黄沙。

对骨笛采用黄沙的保护方法。

黄沙容易自行深入和紧密,采用质地细腻、干燥、细粒的黄沙,对骨笛的接触面,有紧贴作用。

具体操作:

(1).将骨笛,先放于黄沙堆中。

(2).然后再将细粒黄沙,不断倒入骨笛周围,直至填满骨笛的30%部分。

(3).而后再用尖针等工具,对骨笛四周,进行针戳处理。使骨笛与黄沙之间,更加紧密。

也可采用,将骨笛与黄沙,放入玻璃柜中,并饲养几只小型沙滩Hermit Crabs(贝壳蟹)等,让其爬行。对骨笛30%的接触面,将有所作用。在青少年科技展馆中,在展出时,建议使用。

采用黄沙方法,需要定期作针戳处理的保护工作,见图789:

 

3.其他方法。
 
(1) .采用首饰工艺中的制模橡胶。

(2) .采用Silicone硅橡胶(防漏胶水) ,直接做成模型。

(3). 也可采用雕塑用的泥土,瓷土等等。(如果采用雕塑用土,需要掌握泥土,干与湿不同造型尺寸)

所有使用材料,需要鉴定其化学成份,对骨笛将造成的后果影响。

我个人倾向第1种石膏方法,见图1011:

 

我认为,以上的保护措施和建议,需要涉及所有被发掘的贾湖文物。 (用黄沙等进行半埋处理,并用货架存放)

同时,我也认为,以上石膏等保护措施和建议,同样也适用于其他文物的保护工作。如:中国古代战国薄体铜镜,以及其他薄体青铜器等等。不然的话,博物馆中及民间,更多珍贵文物将损坏
(保护措施和建议,供参考)

 

谢谢!

万福星(华林)   

56hualin@gmail.com

2016611

 

 

*********************************************************************************************************************************************************************************************************************************************************************************************************************************************************************************************************************************

中国政府,及博物馆,你们好!

 

我热爱中国铜镜研究。

当我看了8000年前的贾湖文化骨笛介绍之后,感到各博物馆,在存放贾湖骨笛方面,有重心偏移的问题,很是担忧。这样存放,有损坏的危险 。联系某些博物馆(如河南博物院)等,但不得要领。

由于我认为事关重大,所以来信向你们反应情况。

骨笛仅靠二点支撑底面,是不够的。二点支撑,它很容易造成中间断裂损坏。它必须至少需要有30%的部分,受到处理和保护,方可展示。

否则,我们的后代,将永远看不到完整的骨笛。

来信提供骨笛保护措施和建议,望转交。

 

谢谢!

万福星(华林)   

56hualin@gmail.com

2016611  

 

*********************************************************************************************************************************************************************************************************************************************************************************************************************************************************************************************************************************

张居中老师,你好!

 

我同你讨论"透光"铜镜之后,进行了资料查询,才知道你是博物馆馆长,副主任等。而且正在研究8000年前的贾湖文化,感到非常钦佩又羡慕。看了一些资料后,有问题要提出和建议。

张居中老师,国家一级文物贾湖骨笛,就这么陈列于博物馆,我看了之后很是担忧,好像在瞎着急。

我认为,这么放在博物馆,它们很容易全部损坏。

8000年长埋于地下,没有损坏,是因为泥土保护的作用。而今天这么陈列在博物馆,造成骨笛重心偏移,整个骨笛,就只有二个支撑点撑着底面。这是非常危险,是很容易断裂损坏的。

我认为,骨笛整个底部,至少应该有30%的部分,需要受到处理和保护,方可展示。

否则,所有骨笛,将全部断裂。我们的后代,可能就看不到完整的骨笛。等到损坏,就来不及了。前人的智慧,可能毁于今天。

这些保护工作,是简单和易行的,是极其重要和刻不容缓的。

我愿意提供保护方案,(来信附具体方案,操作建议,供参考)

张居中老师,谢谢你对我的"透光"铜镜观点有点赞同。但我不认为,你们就此会改变博物馆中的陈述,也不会就此改变对学生的科学引导。但骨笛的保护工作,一定要做的。如果由于我们认识上的不同,等到真的发生损坏,是很可惜的。

我认为,发掘工作与保护工作,是不能分离的。

以及,包括所有发掘的,那些还没有受到保护的贾湖实物,不要让它们锁在房里,等待损坏。(立即用黄沙半埋处理,做个货架存放)

以上是看了资料后,多写了几句,冒犯了,请原谅。

 

谢谢!

华林(万福星)   

56hualin@gmail.com

2016611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