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御物天赏、神工御匠--新加坡国际2016香港秋季首拍宫廷夜场

 天宇楼33 2016-09-03

皇室御瑞——

新加坡國際2016香港秋季拍賣




預展拍賣時间:

2016年10月10日-13日

10:00am-7:00pm

拍卖地点:

香港四季酒店中環金融街8

痕都斯坦是指建立于1526—1858年的蒙兀兒帝国。其疆域包括今日印度北部、巴基斯坦及阿富汗东部,亦有“温都斯坦”、“痕奴斯坦”等译名。清宫收藏的痕都斯坦玉器中最为精美者,均集中收藏于紫禁城乾清宫暖阁和圆明园殿座之中。

在艺术品拍卖市场日趋火爆的今天,痕都斯坦玉器的价格不是天价呢?主要是因为清宫旧藏的精品大多存于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还有一部分收藏在圓明園里的痕都斯坦玉器被八國聯軍搶奪去欧洲在收藏家手中。因此,精美的痕都斯坦玉器在市场上是很难买到的,这也使得痕都斯坦玉器價值連城让许多藏家"渴望不可求'。

 


Lot 01    

清乾隆

痕都斯坦宫廷墨玉馬首玉柄刀  

A Carved Black-Jade Set-GemHorse Head Dagger


此刀雕工细致,玉柄造型為内曲馬首造型並鑲红、藍、綠寶石,刀鞘採用精美絲绒富麗堂皇,完全是古印度坎查刀柄樣式製作而成,小巧精致,馬眼以红寶石鑲嵌。肌理飽满有力寫實生動,馬頭以金絲鑲嵌宝石做裝飾,皇家御匠於琢磨玉柄時,便考量戰士在使用時的舒適性,以極為先進的現代人體工學思維,細心的依照戰士手部握法,於馬頭頸部淺淺的雕鑿出手指置放位置;除實用性的考量外,其優雅起伏的線條,更成為整體視覺美感中重要的一部分。

另用玉製作刀柄,除了希望用玉尊貴身分的彰顯外、更是相信玉石神秘的力量,能保護使用者,帶來幸運。是故常用於兵器把手,受其影響,乾隆年間也開始採用玉料作刀柄。

 蒙兀兒帝王皆驍勇善戰,又喜歡大自然,除了花草圖案之外,動物形象異常出現在實用器物藝術上。見圖01-1 馬首、羊頭即是。

18世紀   L:41 cm 

圖01-1 出自《清代玉雕藝術》P28,L:38-42 cm台北國立歷史博物館1996年出版 

 
Lot 02   

清乾隆

宫廷白玉嵌寶杯  

        White Jade Gem-Set Cup


淺黃色玉,琢一圓杯。器壁較厚,器底高浮雕盛開蜀葵花質美工精,玉杯器身以金絲及紅寶、綠寶、鑽石、嵌飾。蓮瓣紋環繞整個杯體寶石鑲嵌小鸟左右對称活靈活現,展現出大自然的奧妙。此玉杯制做厚实、各色寶石、金碧輝煌。可參考國立故宮博物院越過昆崙山的珍寶,圖零二八故宮珍藏3886號 

使用印度獨特的Kundan技法,鑲嵌絕美手藝之圖案。從圖02-1 即可對照兩者圖案與技法之精湛。

17~18世紀   D:9 cm  H:7.5 cm 

圖02-1:青玉嵌寶杯 D:5.7cm  H:3.2 cm,Treasury of the World, P34,科威特國家博物館(KuwaitNational Museum)展出。The Al-SABAH Collection

 

 
Lot 03

清乾隆

宫廷水晶刻花嵌寶瓶  

A Mughal Gem-Set RockCrystal Caddy 


水晶材質極為堅實,雕刻精美透明晶瑩鑲寶水晶瓶難度非常高,又要以西番蓮花卉圖案為主中間鑲嵌红寶石、碧璽裝飾,口沿一圈以寶石鑲嵌小鳥飛翔,腹壁以蓮花講究對稱佈局,顯示出枝繁葉茂、繁花似錦的景象。此物件若與拍品2比對,可看見類似的紋飾的風格設計。 

水晶亦常見於蒙兀兒帝國使用,但水晶嵌寶作品較多,不易尋得精美雕刻又配合嵌寶者,是難得的作品。

17~18世紀   H:7.5 cm 

圖03-1, 水晶嵌寶碗及托盤,水晶嵌飾極其精美。碗 D:8 cm 盤 D:11.3 cm

出自《清代玉雕藝術》P22,台北國立歷史博物館1996年出版

 

 
Lot 04 

清乾隆

痕都斯坦宫廷瓜楞白玉嵌寶盒  

A Mughal Emperor’s Very Fine White Jade Gem-Set Box 


白玉雕作一瓜果形八楞分格盒,盒瓣花式分格玉盒。上蓋以金絲抽象性的描繪一隻華麗的蜻蜓於瓜果盒之上,設計的安排與巧思,令人驚異。乾隆皇帝曾作詩讚美痕都斯坦玉“玲瓏薄透在手疑無物,定睛知有形。”盒子底部以高浮雕莨苕葉纹上嵌金絲裝飾,御製藝師以自然為師將天然花瓣柔美起伏的漾態,盡數捕抓並再現在此一作品之中。任何方向瓜楞蓋盒皆能精準密合,工匠的技藝水準,嘆為觀止。 

18世纪   D:8.5 cm 

圖04-1, 青玉花型蓋盒。W:8 cm。出自《清代玉雕藝術》P25,台北國立歷史博物館1996年出版



Lot 05  

清乾隆

宫廷花形青玉嵌寶鏡  

A Rare & Fine MughalFloral Style Jade Set-Gem Mirror 


青玉琢作花形式镜面邊框以红寶石、綠寶石金絲鑲嵌連組成對稱花形,玉柄貼白玉雕琢成罌粟花紋工藝嫻熟精致頂端嵌有土耳其石,風格富貴華麗。玉鏡背面二十六顆紅寶八顆綠寶金絲相連纹飾獨特組合成罌粟花中間白玉鑲嵌整體形成美妙的圖案。蒙兀兒皇室擅於應用各色寶石鑲嵌器物,但配以羊脂白玉使整體花飾更加生動者,並不多見,僅於台北故宮藏有二件(見附圖05-2)之青玉嵌寶蓋碗。此花形多寶鏡,以花朵為外型。美人攬鏡自照之時,會恰巧於花中浮現自身影像。故以自然花朵的美好多樣,去比擬鏡中之人的芬芳脫俗;自然人間之美,互相比擬,兩相映照。

18世紀   L:23.5 cm

圖05-1 蒙兀兒帝國 長柄鏡 L:24.4cm 鏡面 W:8.3 cm。

《越過崑崙山的珍寶》P 189,圖192 (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2015年出版

圖05-2青玉嵌寶蓋碗,原陳設於乾清宮。

圓碗,直口,圓腹,平底,有蓋及二耳。蓋面及腹壁以金絲、深綠玉、白玉,及紅玻璃嵌飾花葉紋。蓋頂及二耳立雕成花、葉形。器底浮雕八瓣花一。全器玉質光潤,雕琢精美。碗心淺琢「乾隆御用」,蓋心淺琢「子孫永寶」楷體。

口徑:12.9公分,底徑:6.7公分,高:9.7公分。見(台北)《故宮珍藏,痕都斯坦玉器特展》圖版拾玖P. 163,1983年出版。



Lot 06  

清乾隆

痕都斯坦宫廷黃金琺瑯嵌宝盒  

Mughal Emperor’s Four Pieces Enamelled Set Diamond Box  


八角连盖宝盒主要以富贵吉祥之意,盒盖以18颗钻石镶嵌成盛开的莲花,出污泥而不染,至清至纯。象征着纯洁与高雅、清净和超然。 盒子腹壁在镶嵌上15颗钻石及葉尖捲曲垂以花苞形成独特风格。盒底以九朵圣洁的珐琅荷花荣华富贵长长久久盒子打开上下各一只清廉的荷花。盒子整体以珐琅荷花为主题荷花是圣洁的代表,又表现出高贵典雅宫庭皇家风范。台北故宫博物院出版的《清代皇室的文物典藏》展中,从意象与实质两个方面,展示出清宫帝王收藏的多采多姿,以及丰富的生活趣味。其中最令人惊叹的非乾隆收藏的多個不同的多宝盒,这些宝盒外表装饰奢侈华丽,内容包罗万象,结构机关重重,造型技巧多变,被昵称为“皇帝的玩具盒”。 

17世纪   H:3cm  W:5.5 cm 

琺瑯的發展   Developments in Enamels

印度本土並無琺瑯製作技術,是在16世紀到17世紀初期才由歐洲珠寶商引進。

印度與歐洲之間在琺瑯藝術有密切交流的傳統,當然也包括其他藝術(例如繪畫)形式的影響,但在珠寶設計上更見特色,主要是阿克巴大帝(1570年間)在位時期,蒙兀兒皇室與來自果亞飛地(由葡萄牙人控制的印度西部海岸城市)“藝術特使”之間的互動頻繁。

特別是伊朗完全沒有琺瑯製作的傳統,可見蒙兀兒帝國在當時已經發展出最高層次的社會發展。

圖6-1 黃金珐琅嵌寶盒,此物可見珐琅藝術與寶石鑲嵌在蒙兀兒時期的特色。L:13.1 cm W:3.1 cm,Treasury of the World, P. 74,科威特國家博物館(Kuwait NationalMuseum)展出。The Al-SABAH Collection

 


Lot 07  

清乾隆

宫廷白玉佛塵   

Emperor’s Rare White Jade Fly-Whisky  


整只玉柄佛塵以温潤潔淨的白玉,質潤若凝脂。琢作成莨苕花葉纹自上緣到下緣延伸每片葉子連續蔓延到佛塵口緣,整器寫意精细,有重生復活的象徴。佛塵白

玉頂部向上沿伸展,荷葉上明顯的經脈與花心的圓形蓮蓬器底盛開的蓮花。

葉上經脈之間,並非僅僅以簡單的線條刻劃,去定義而已。花葉經脈之間,玉工皆細心且耗時的將其起伏的實體感再現出來,由此可見,其工藝水平與藝術水準的要求之高。經配以米黃色之馬尾毛,讓古物重現風華。

17~18世纪   Jade L:17 cm  Total:68 cm

何謂細密畫(miniature)

細密畫一般認為源於歐洲手抄本和木材蛋膠畫,但更早也曾在西元前16世紀的埃及法老陪葬品發現。目前世界所存細密畫多為拜占庭、波斯、蒙兀兒、尼德蘭等地的手抄本。波斯細密畫開始於可蘭經邊飾圖案,後來擴及手抄經典、民間傳說、皇家記錄,並傳至蒙兀兒帝國發揚光大。

細密畫是將3D立體世界具體而微地呈現在2D平面上,是圖案和文字相配合的一種藝術呈現型式。作品呈現包括書籍、封冊、插圖、扉頁也有畫在羊皮紙或紙張,甚或是木板、象牙板上,顏料多採自礦石,甚至以珍珠、藍寶石磨粉作畫,呈現華麗色調,完全一幅畫通常要花上好幾個月的時間。

蒙兀兒帝國皇帝胡馬雍(Humayun)非常喜歡細密畫,從波斯帶回知名畫師。他的孫子賈汗吉更是酷愛細密畫,連征戰出巡都有畫師陪同記錄。雖然印度早在十一世紀開始便有以細密寫實筆觸描繪君王、宗教的繪畫,但是要一直到波斯細密畫傳入蒙兀兒帝國時才結合出獨一無二的成熟風格。

蒙兀兒細密畫在描繪皇帝出巡時,都充滿喜慶風格,皇帝嬪妃重臣隨從分階級而列,主角皇帝一定在畫面最中間顯著位置,其他人整齊分佈,個個自在從容。甚至連畫中的馬匹、大象、駱駝也都露著興奮的微笑,有擬人風。

蒙兀兒細密畫也擅長描繪男女情愛,情侶席地而坐,或擁或抱,畫面流露寧靜愛意。畫中人物通常濃眉大眼,膚色較深,男子蓄髭,女子曲線明顯,呈現印度風貌。

圖7-1 拂塵柄 L:25.5 cm ,Treasury of the World, P. 83,科威特國家博物館(KuwaitNational Museum)展出。The Al-SABAH Collection

圖7-2 細密畫 (miniature),帝王狩獵出巡圖(私人收藏),帝王背後伺者所持拂塵即是。另在序言圖E 亦可見沙加罕老年時期自己持拂塵的淒涼景狀。

 


Lot 8  

清乾隆

痕都斯坦宫廷白玉獅首嵌寶撐架  

A Fine Gem-Set JadeLion-head Crutch Handle 


痕都斯坦玉喜用纯色的玉材雕琢,即一器一色,尤多选用青玉、白玉或碧玉,玉质细密,质地温泽,此碧玉长桿纽絲纹,镶嵌红宝石、绿宝石相互对称华丽高贵顶端白玉琢作淺V形支撑,横杆两端雕琢生动威猛的獅首,眼睛以红宝、绿宝区分公母雄狮。雕刻精美细腻,新颖奇特。两雄狮体态逼真,躯体均匀,雕有很长的鬃毛,长长的鬃毛一直延伸到肩部和胸部。乾隆皇帝曾咏诗“细如发毛理,浑无斧凿痕”,就是对其雕工的高度赞誉。“痕都斯坦”玉器从18世纪中叶乾隆时期开始贡入清宫,受到乾隆皇帝的喜爱。乾隆帝为其华美的装饰和精湛的雕工所折服,称之为“鬼工”。由于痕玉无论在中外都是皇家御用领域里璀璨的明珠,存世量极为稀少。参考故宫珍藏痕都斯坦玉器特展图录品号:三五七此宫庭器藏於端凝殿

18世纪   L:53 cm  W:15 cm

圖08-1 青灰玉鷹架 L:48.1 cm,見(台北)《故宮珍藏痕都斯坦玉器特展》 P. 271,1983年版。



Lot 9  

賈汗吉時期

蒙兀兒皇帝用長刀   

A Mughal Emperor’s Fine 

& Exceptionally Rare Jade-Hilted Talwar  


這把微彎,色澤光亮的鋼刀有淡綠色玉柄,窄握把和圓型柄端跟寬握把部份雕玲瓏有緻的蓮花形狀。木製刀鞘部份包覆布料和劍鞘頭部份與刀閘都用黃金打造的薄片有成排列隊的大象、駱駝和鹿和整齊拱廊圖案裝飾。

這把彎刀是少見的玉柄彎刀(見1982年哥本哈根,編號154與163),這種型制的玉柄非常罕見,據我們所知僅此無二,獨特呈現。

到了17世紀末年,印度工匠開始在刀鞘上雕刻花卉圖案。在沙加汗(1628~58)在位時期,玉雕品質已達史上高峰,這段期間,工匠大量採用白軟玉,花卉圖案則延用自賈汗吉晚年,技術精良,品相高雅。

大英博物館藏一個有蓋花瓶也有類似此刀玉柄的蓮形雕刻。花瓶頸部浮雕著重疊的蓮花瓣裝飾。(見1982年出版的The IndianHaritage:Court Life and Arts under Mughal Rule一書P120 圖360)

這把色澤光亮的鋼刀呈現複雜的大馬士革刀型制,包括波浪型斑駁的線條,偶有圓型畸變與許多垂直畸變( rudimentary),其晶體圖案紋理屬於柯克納杜班神梯(KirkNarduban)模組。(見Figiel著 大馬士革鋼1991年)

以上所述,全文引自倫敦蘇富比公司在2009年10月7日 Lot 159 拍品說明,是蘇富比專家的分析與意見。巧合地是,隔年(2010)英國維多利亞與艾伯特博物館(The Victoria & Albert Museum)資深研究員SusanStronge 出版的專書「蒙兀兒皇家珍寶 」(Made for Mughal Emperors, RoyalTreasures from Hindustan)內文,赫見蒙兀兒皇帝賈汗吉手上就握著這把刀。 該書(第214頁Plate 176 )一幅賈汗吉肖像細密畫(見圖09-1)) 中,賈汗吉右手拿著類似Lot 10 的葫蘆瓜瓣玉酒杯,左手握著一把長刀,其形制與蘇富比專家所描述完全雷同,幾無二致。這幅細密畫長10.4公分,寬5.4公分,跟一般書籤差不多大小,繪於1620年左右,已經是賈汗吉晚年,目前收藏於洛杉磯郡立美術館(Los Angelescounty Museum)。 無獨有偶地是,同一書(第163頁Plate 124)有一幅比較大的細密畫(圖9-2),局部描繪賈汗吉之子沙加罕和他的幾個兒子,畫中主角沙加罕手持長刀形制,也跟蘇富比專家所寫的內容一致。畫中這把刀用紅色絲綢連結刀柄上下,應該是為了手握舒適,不易脫落而設計。查遍所可接觸到的資料與圖片,都不曾看到類似形制的長刀。鑑於蒙兀兒細密畫的寫實風格,賈汗吉與沙加罕父子兩人手握同一把刀,可見這是專為帝王所設計打造的唯一御用寶刀。賈汗吉在1627年退位,這幅細密畫是由沙加罕的宮廷畫師在他即位的1628年畫到1630年。前後兩幅皇家肖像細密畫的繪圖時間,顯示沙加罕極可能從父王手上繼承了這把長刀。除了長度與特殊形制之外,兩幅畫的刀柄都明顯看到兼有裝飾與保護的紅色絲綢,可資證明。細密畫本身長23.2公分,寬14.8公分,目前藏於都柏林的切斯特·比替圖書館(Chester Beatty Library)。 

雖然此刀非常可能就是賈汗吉或沙加罕的隨身佩刀,但是此刀並未如沙加罕酒杯有明確刻名。再加上蒙兀兒帝國18世紀末已經國力衰弱,盛況大不如前,有如清帝國一樣,宮中寶物悉遭掠奪破壞,流散於世界各地,尤其以殖民母國英國所藏最多。 

17 世紀   L:87.5 cm

圖09-1:賈汗吉肖像圖,西元1620年,10.4cm x 5.4 cm,藏於洛杉磯郡立博物館(Los Angels County Museum),《痕都斯坦皇家珍寶》(Made for Mughal Emperors,Royal Treasuresfrom Hindustan by Susan Stronge)P. 214,Plate 176 

圖 09-2:同上述《痕都斯坦皇家珍寶》 一書,P. 163, Plate 124 

圖 09-3:同上述《痕都斯坦皇家珍寶》 一書,P. 214, Plate 175,賈汗吉香水小瓶(Jahangir’s Perfume Phial)6.2 cm x 1.5 cm 刻有賈汗吉名及日期 AH 1036/ 1626-27AD. 孟買博物館收藏。 

圖 09-4:同上述《痕都斯坦皇家珍寶》 一書,P. 214, Plate 175,賈汗吉酒杯(Jahangir’s Wine Cup)8.8cm x 3.8 cm 刻有賈汗吉名及確切日期 (Dated regnal year 8 AH 1022/21 February -6 August 1613 AD. 倫敦 維多利亞博物館(Victoria andAlbert Museum, London)收藏。 

圖 09-5:同上述《痕都斯坦皇家珍寶》 一書,P. 215, 下圖(Plate 178),知名的沙加罕酒杯,上有刻名。18.7 cm x 14 cm

圖09-6:乾隆皇帝御用「天字十七號」「寶騰」彎刀,刻有《乾隆年製》四字。先在香港Sotheby’s 以港幣四千多萬元拍出,再於2012年10月29日(Lot 3569)由中國嘉德以人民幣RMB 48,300,000成交。

 

Lot 10  

清乾隆

宫廷白玉瓜瓣杯  

A Mughal Emperor’s Fine 

Caved White Jade Wine Cup 


白玉全器雕作半个葫瓜形,瓜瓣曲折有致,器底琢一平展盛开的連花。造型别致、花纹流畅,从柄端向器底伸出莖、叶、浮雕莨苕葉花瓣形,生动自然、通体玲珑薄透。装饰手法,还采用水磨技术,胎体透薄,有“西昆玉工巧无比,水磨磨玉薄如纸”之说。乾隆朝是“痕玉”进入宫中最多的时期。痕玉受到了乾隆皇帝的格外喜爱,并赋诗几十首,对痕玉的名称、器型、装饰、工艺给与高度评价。此器物在国立歷史博物館清代玉雕藝術第30页,并且还可參考故宮博物院所藏展172页品号:天四一四原陳设於乾清宮。 

18世纪   L:12 cm  W:9 cm

圖10-1:青玉瓜瓣杯 L:16.6cm  W:12.8 cm,見(台北)《故宮珍藏痕都斯坦玉器特展》 P. 170,圖23,1983年版。



Lot 11 

清乾隆

宫廷白玉蓮纹花形如意 (不求人)    

A Fine Hindustan White and Green JadeScratcher   


此件(不求人)工匠巧妙的用五個花瓣取代五支手指並將花瓣的花葉和葉脈以淺浮雕(葉的背面)和陰雕(掌部)完整流暢雕刻出葉子的構造就連葉齒也若有似無的雕琢出現,難得之處是在掌心部份2公分範圍內雕刻出5層,規整、對稱、層次分明的蓮紋(見越過崑崙山的珍寶198業頁圖019)可說是將痕都斯坦工藝對大自然植物高度敏銳的感受力表現的淋漓盡致。器柄更以上等碧玉打磨拋光遠觀如碧湖水亮,握之、撫之手感極佳另人不忍釋手。碧玉柄上下以金托法鑲上紅綠寶石更襯托出整體的高貴感覺。 

18世纪   L:40 cm

圖11-1: 不求人(Back-Scratcher),17世紀,L:61.2 cm ,Treasury of the World, P. 97,科威特國家博物館(KuwaitNational Museum)展出。The Al-SABAH Collection 

圖11-2:皇室水晶嵌寶不求人,L:25cm,私人收藏。

  


Lot 12  

清乾隆

痕都斯坦宫廷黃金嵌寶琺瑯罐   

A Fine Gold EnamelledSet-Gem Bottle 


此盒蓋的下蓋與下罐之間,工匠師以極小的純金金珠,融熔於其上。並在下罐內部上緣,製作極為精細小巧的凹槽;以此小金珠對準凹槽滑入,即能將上蓋與下罐緊密閉鎖。在數百年之前,非宮廷頂級工匠,無以為之。即便今日觀之,亦不禁令人折服當時的製作水準。

另外於透明琺瑯的使用,亦是此作的精彩之處:其在於透明琺瑯之下,御製工匠用刀法去模擬自然界的花葉的紋脈。於繁複工序之後,不難見到宮廷對於御用器物的高要求。 

18世紀   H:14 cm

圖12-1 玉器具有土耳其風格形制,可資參考。北京故宮亦藏有乾隆四十五年西藏班禪六世敬獻之嵌寶琺瑯銀罐壽禮。見《宮廷珍寶》P. 206,上海科學技藝出版。 

圖12-2 碧玉罐,H:12 cm ,見(台北)《故宮珍藏痕都斯坦玉器特展》 P. 170,圖23,1983年版。

 


Lot 13  

清乾隆

痕都斯坦宫廷白玉嵌寶短刀   

A Mughal Gem-Set White JadeWatered Steal Curved Dagger 


用羊脂白玉鑲嵌綠寶、紅寶、藍寶由黄金鑲嵌在白玉雕製而成花形玉柄。玉柄上刻莨苕葉三只組合成九朵花卉一圈並在上面鑲嵌寶石。刀刄處琢作兩枚翻捲的莨苕葉由之生出一束蓮花,其上雕琢紋飾花卉鑲嵌寶石。

刀刃鋼身,其上的線條優美,符合蒙兀兒的審美風格。刀刃尾部鋼身的大馬士革鋼紋,則說明了此刀製作的費時與不凡的來歷。此大馬士革鋼紋,是以數十至數百層積層鋼,熔煉捶打而成。其線條細如髮絲的紋理,明示了當時極為耗時的製作過程與難度,也直接說明了與近代製刀的區別。劍鞘包以精美的黑皮革精美絕倫。 

北京故宮博物館《清宮武備》,P. 173, Plate 177 玉雕花柄匕首與此件形制類似。全書描述康雍乾御用武備,但幾乎是乾隆時期作品或進呈之物。 

18世纪   L:36 cm 

圖13-1:(台北)《故宮珍藏 痕都斯坦玉器特展》 P. 268,圖72,亦可見類似花飾玉柄。


Lot 14  

清乾隆

痕都斯坦宫廷青玉嵌宝花式盤   

A Green Jade Set-PearlDish


玉質细密,質地温澤,匀淨温潤的青玉鑲寶花式盤在整只器壁上鑲嵌珍珠、金絲環繞以罌粟花為風格將玉盅裝飾成盛開的罂粟花,其梅花造型别緻、花纹流暢。底部雕一平展的荷花,双層密集的花瓣花心以圓形為中心逼真細膩。 

18世纪   D:13 cm 

圖14-1 花口雙柄盤 D:22.3 cm即琢有一平展荷葉形圓盤。《越過崑崙山的珍寶》P 189,圖192(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2015年出版。


Lot 15  

皇室黃金嵌寶金勺  

A Very Fine Gold EnamelledSet-Gem Spoon    


整支勺以黃金鑲嵌紅寶及鑽石為主佈滿金匙器表,耳朵以鑽石鑲嵌,眼睛並以红寶鑲嵌,富麗堂皇、高貴典雅。

此件作品除鑲崁之外,其餘部分以鏨刻的金雕技法,布滿各式幾何紋樣。勺柄的獅頭,生動威猛的做怒吼狀,並用紅寶石製作中吐的舌片,極盡工藝之能事。 

17~18世紀   L:11 cm

圖 15-1:蒙兀兒皇室嵌寶金勺,17-18 世紀,L:14.5 cm。倫敦Sotheby’s6 Apr. 2011, Lot 361



Lot 16   

清乾隆

宫廷白玉嵌寶碗     

A Rare and Fine Gem-SetWhite Jade Bowl


潔浄溫潤的白玉,整個碗面雕琢鑲嵌紅寶及鑽石。周圍的碗面以金絲嵌寶罌粟花紋式,碗底足一圈以金絲環繞,小圈足。,为了加强装饰效果,采用五颜六色的宝石镶嵌来营造华丽高贵的美感气氛。主要是在玉器上镶嵌金银珠宝,以形成美妙的图案,使玉器更加富丽堂皇,内壁晶莹光滑,外壁薄意罂粟花,透过光线,从内壁也能清清楚楚看见外壁的罌粟花图案,痕都斯坦玉善用纤细的金丝将宝石、钻石花纹的轮廓勾出,表现出器物的富贵华丽。玉質通透堪稱乾隆皇帝所说的鬼斧神工。此器物可參考故宮博物院痕都斯坦玉器展,品號:天叁零九原陳設於乾清宮。 

18世纪   D:10.5 cm  H:4 cm

圖:16-1 乾隆年製款 白玉嵌寶花飾碗 D:12 cm,私人收藏。

 

 
Lot 17  

金錾茶葉罐  

A Repoussé Gold Tea Caddy


清中期此金杯以鏨刻的金雕手法,用鑿刀將杯體內外或雕或刻,布滿華麗紋飾。圓型盒、平底,蓋面及盒邊均從内部鑿錾使外部凸顯出花卉圖案及佛教人物題材為一體,罐面以花卉及三尊佛像體現佛教重視人類心靈和道德的進步和覺悟。蓋頂也以花卉及三尊佛為一器,有較高的藝術價值精工细琢。金碧輝煌整個茶葉罐是以黄金製成。 

在貴金屬表面打造浮雕基於歷史因素,加上這段(16~17世紀)期間在印度次大陸大量的高層人事任命權,印度吸引了很多歐洲特別精於貴金屬與珠寶物件的工匠藝術家。從打造貴金屬的有條不紊手法和琺瑯鑲嵌,可以看出歐洲文藝復興和巴洛克設計風,相對地反而跟印度自己長期傳統風格不同,這種複雜合流大多來自於印度經典裝飾風格的互相融合,雖然無法追溯其印度背景,但仍然四處分佈,開枝散葉。

18~19世纪   H:9 cm  D:7.5 cm


Lot 18  

皇室黃金雕飾嵌寶酒杯 

A Very Rare and Fine GoldGem-Set Wine Cup 


杯金質,圓形,直口。口沿錾蓮紋一周,器腹上以紅寶石44粒鑲嵌成四朵盛開的蓮花,花卉間隔以8粒紅寶分界組成一圈。杯底以细線刻花卉纹鑲嵌8粒鑽石和六粒紅寶組合成蓮花瓣杯圈以12粒紅寶表現出器物的華麗及精緻。蓮花代表纯真也寓意品性高潔、纯真、自然。杯底雕一瑞鳥展翅高飛,形態極為生動。大自然景色一致配合,再現人間天堂之景況。 

17~18世紀   H:9 cm 

圖18-1的私人收藏的細密畫「男女情愛圖」中,女子手持幾乎與Lot 18 一模一樣的金杯,畫面左下方也有十分類似Lot 19之盛酒器。 

圖18-2的私人收藏的細密畫「情侶合歡圖」(20 cm x 14 cm)中,女子也手持類似金杯。



Lot 19  

蒙兀兒帝王 金錾酒壺   

A Very Rare and FineRepoussé Gold Wine Bottle 


整個酒壺使用古老黃金捶碟技法,在壺身全體敲出花卉紋飾,捶碟技法是緩慢的將一片金屬慢慢敲擊成形,再於成形的過程中,於器物表面,逐一的在正反兩面敲擊出花紋,此極為耗時的技法稱為Chasing Repusee。因為採用此技法的緣故,器物不單單呈現器物外表面的淺浮雕紋飾,於器身的內部,也同樣可以見到敲擊而留下的凹雕立體紋飾,內外皆滿布紋飾,華麗至極。此外,也由於此見器物由片狀金屬,慢慢捶碟成形,雖外型厚重沉穩,但整體的量感極為輕盈,不同於鑄模物件的笨重,也是Chasing Repusee技法的重要特徵。

此蒙兀兒風格宮廷之器,長頸壺帶蓋連接一條金鍊,上蓋部分的各個部分均可轉動,設計精巧無比,工藝的高水準與乾隆的轉心瓶遙相呼應,各有所擅。壺身從上到下淺浮雕狀的蓮花怒放爭艷,千姿百態。由技法之採用與做工之絕美,更可知其為皇家宮廷之用品。 

金錾酒器見Lot 17 在貴金屬表面打造浮雕    Relief in Hammered Precious Metal 

17~18世纪   H:30 cm 

圖19-1:金錾水煙壺 H:17.5 cm ,Treasury of the World, P. 45,科威特國家博物館(KuwaitNational Museum)展出。


 

Lot 20  

十八世纪財富與愛情女神拉克希米  

A Gilt Brass Figure ofLakshmi


整尊人物雕像通体鎏金,双目微閉,臉帶微笑,身材比例協調、造型優美、紋飾絢麗、寶光四射,天女額頭鑲嵌红寶石。擎灯的吉祥天女--拉克希米(Lakshmi)女神 ; 象徵財富和幸運的女神。拉克希米是一位美麗仁慈的印度女神,拉克希米與蓮花、大象與水的關連,代表她深信每個人都能獲得豐盛與財富。並為愛情的守護神,在印度極受人所尊敬與喜愛。 

18~19世纪   H:31 cm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