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更正】深港通入选公司名单

 小房子爸爸 2016-09-04


上周六(8.26)港交所官网悄悄披露了深港通入选公司的市值计算方法,格隆汇也第一时间进行了解读,并发表了《港交所公布深港通入选公司市值计算细则》,其中文末给出了深港通入选名单。

但是恒生综合小型股指成份股在9月5日会进行调整,一些公司会加入指数,而另一些会剔除出指数,因考虑不周,周六计算入选名单直接选取了当时的恒生综合小型股指的成份股,并没有考虑9月5日的指数调整。因为深港通的名单几乎不会在9月5日前完成,所以深港通入选标的应该会是从新的指数中选取。

更正后的深港通入选名单如下


从原表中剔除出的成份股

附《港交所公布深港通入选公司市值计算细则》原文

▌一、悄悄进村,开枪的不要

市场都知道,入选深港通的标的公司,有一个市值要求(深股通60亿人民币,港股通50亿港币)。但具体怎么计算,无官方细则。

港交所选了个周末无人时间(26日晚)静悄悄地在官网公布了一份《深港通资料更新》,文件藏得很深(见下面截图)。



藏这么深,是周末,而且又是一份平淡无奇的文件,估计没几个人关注。但潜伏再深,也逃不出格隆汇评论员的眼睛。看似平淡无奇的文件,当你读完首页正文,去到第二页的附件,赫然就是市场最关注的东西:市值标准如何计算

如此重磅信息,港交所为何如此低调,不得而知,可能与该文件尚“有待监管批准”有关?但既然上官网了,本评论员就认为这大概率就是官方版本——我来为大家解剖之。

▌二、具体细则

在决定每只相关指数成份股是否符合最低市值要求(深股通的股票:60 亿元人民币;深港通下的港股通的股票:50 亿元港币)从而合资格参与深港通交易时,相关的市值是如何计算的?(有待监管批准)

为决定某一成份股是否合资格参与深港通交易而进行的市值计算,依据相关指数公司的方法以及考察期,详情如下:

方法:

I、深股通的股票

对于每只深证成份指数和深证中小创新指数的成份股:

1)、该成份股于相关指数成份股定期检讨时,交易数据考察截止日前六个月的 A 股日均市值;或

2)、若该成份股于相关指数成份股定期检讨时上市不足六个月,则采用其上市以来的 A 股日均市值。

II、港股通的股票

对于每只恒生综合小型股指数的成份股:

1)、该成份股于相关指数成份股定期检讨时,交易数据考察截止日前十二个月的港股平均月底市值;或

2)、若该成份股于相关指数成份股定期检讨时上市不足十二个月,则采用其上市以来的港股平均月底市值。

深港通开通时适用的考察期

用于决定深港通开通时的合资格股票的市值计算,将以相关指数最近一次的指数检讨为基础。

假设 2016 年底之前正式开通,对北向交易而言,计算深证成份指数或深证中小创新指数成份股市值适用的六个月考察期为 2015 年 11 月 1 日至 2016 年 4 月 30 日(包括首尾两天)。对南向交易而言,计算恒生综合小型股指数的成份股适用的十二个月考察期为 2015 年 7 月1 日至 2016 年 6 月 30 日(包括首尾两天)。

深港通开通之后适用的考察期

对于深港通开通后的后续检讨,市值计算将遵照有关指数的定期检讨方法。北向交易所用的深证成份指数和深证中小创新指数以及南向交易所用的恒生综合小型股指数均每半年进行一次指数检讨。

▌三、翻译

看懂没?香港的所有公告都这样,每个字你都认识,但读完了,你很可能没读懂。

没关系,本评论员帮你翻译一下

1、怎样入选?

考察期内,市值符合要求(北上:60 亿元人民币;南下:50 亿元港币),就入选深港通名单;

2、考察多久?

以考察期截止日为基准,深股通考察期为截止日前的6个月,港股通考察期为截止日前的12个月;

3、考察期截止日怎么定?

以相关指数最近一次的指数调整日为基础。比如:假设 2016 年12月底正式开通,对北向交易而言,计算深证成份指数或深证中小创新指数成份股市值适用的六个月考察期为 2015 年 11 月 1 日至 2016 年 4 月 30 日(包括首尾两天)。对南向交易而言,计算恒生综合小型股指数的成份股适用的十二个月考察期为2015 年 7 月1 日至 2016 年 6 月 30 日(包括首尾两天);

4、考察期内,怎样才算市值符合要求呢?

南下:对于恒生综合小型股指数的成份股:于考察期内(12个月)的平均月底市值(若该成份股上市不足12个月,则采用其上市以来的平均月底市值);

北上:对于深成指和深证中小创指数的成份股:于考察期内(6个月)的日均市值(若该成份股上市不足6个月,则采用其上市以来的日均市值);

5、入选名单多久调整一次?

相关指数多久调整一次,入选名单相应就多久调整一次。而深港通相关指数的检讨调整日期都是:半年(6个月)。

▌四、解剖

1、港股上市公司第一次有了做市值、维持市值的动力;

因为刷利润、做市值吃力不讨好,因此过往多数港股上市公司对市值无动于衷。

这次不一样了。50亿就是甲级队和乙级队的鸿沟,是左派和右派的鸿沟,你选哪边站吧?不进50亿,就等于“自绝于”大陆人民。随着未来大陆民间资金必然越来越大规模的南下,纳入深港通名单,其功效极可能会远超过纳入任何一个所谓的指数。

简而言之,未来的香港,人民群众就是最大的指数!

未来,不与人民群众(是韭菜,也是力量最大的指数)站一起的公司,就是不思进取的公司,对于那些40亿门槛、30多亿门槛晃悠的公司,拼了老命也必须冲进50亿的门槛——此谓做市值的动力。

至于维持市值,也简单:50亿是道坎,掉下去了,就等于球队从甲级队降级到乙级队,被基金和人民指数抛弃不说,各项价值的减损将是连锁反应——去看看那些西甲、意甲球队降级以后的苦苦挣扎吧,你就懂了;

2、对港股上市公司而言,可以精准打击和投放;

北上是考察日均市值,想做手脚都不成。港股不同,港股是考察平均月底市值,这个可操作和腾挪空间就很大了,相关公司完全可以集中火力,精准投放和打击——一个月来一次就ok。

所以,“月底市值”这四个字,将会成为未来所有香港上市公司高管和IR的必修课。做好了,是韩信的陈仓,做不好,是诸葛亮的街亭。

3、6个月一次的名单调整,将是激活两地市场的绝佳设计;

深港通最有趣,也最后活力的设计是:每6个月,入选名单调整一次。

简而言之,经过6个月的更新改造,右派帽子可以摘掉,敌我角色可以瞬间转换。这实际是一种“不进则退”、“表彰先进”、“弘扬正气”的机制导向,会激励无数“进步青年”奔赴延安,也会让每一个已入选者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五、标的

我期望所有人都能理解,这次深港通机制设计,总结起来,就最关键的两个字:

市值!市值!还是市值!

对于以出老千为荣,从无做大做强市值概念的港股中小市值市场,本次深港通的“市值”设计,无疑是釜底抽薪,绝对会最大限度改变这种畸形的生态,如果港交所、证监会再辅以“市值配售”原则、严格监管“关联交易”,则香港贻害多年的顽症——老千股,将一夜绝迹。

所以,万勿再用老眼光看待港股了,否则你可能错失港股从此的复苏——你过去的投资经验,往往是你下次的投资陷阱。请告诉我,永远有多远?

好了,絮絮叨叨了这么开胃酒,该上主菜了。

<参考更正后名单>

然后,是恒生中小指数里,市值在40亿——50亿之间的,也恭喜你们(原因你懂的):

<下表也已更正>


格隆汇声明:格隆汇作为免费、开放、共享的海外投资研究交流平台,并未持有任何关联公司股票。转载本文,请务必注明来源“港股那点事”及作者。

利益声明:本文内容和意见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作者未持有该公司股票,作者提供的信息和分析仅供投资者参考,据此入市,风险自担

加入格隆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