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马拉松,没你想的那么容易

 好文章净化心灵 2016-09-04

马拉松,没你想的那么容易


马拉松,没你想的那么容易

马拉松没那么容易

近年来,密集的马拉松赛事让大家乐此不疲。可马拉松却是一项极限运动,没有足够的训练,在比赛中难免会遭遇撞墙、抽筋、受伤,乃至退赛。即使勉强完赛,赛后的一周也可能全身酸痛,只能拖着残腿挪来挪去,甚至无法上班,被同事、家人吐槽笑话。马拉松,没你想的那么容易
   

而且,马拉松备赛训练时间长,很难坚持;想要训练,却很难获得一份适合自己的训练计划;想要学习知识,却苦于没有科学的知识体系;遇到问题,也无处寻觅专业指导。

在英国马拉松中,一项数据显示,自长跑赛事创办以来,已经有11名选手不幸逝世。因此马拉松和赛车、搏击、柔道等运动一样,都被视为高危险的健身运动。世界著名的非传统医学专家博士的研究,跑马拉松死亡,并不能简单用体质问题总结。马拉松猝死个案中,大多数人都是因为心脏病发死亡,但中暑、喝水过多导致血钠过少也可能是致死原因。马拉松,没你想的那么容易

博士指出,业内常用“逆效果”来形容马拉松中猝死的个案,即通常对人有益的事情,如果过量,就会产生相反的效果。2010年蒙特利尔的加拿大心血管峰会上公布过一项研究数据表明,虽然经常锻炼能降低30%至50%的心血管病风险,然而如果是马拉松,心血管病发的危险会提高7倍。马拉松,没你想的那么容易


    研究者发现在马拉松长跑时心脏过半都会因血液流动下降而停止活动,心脏这种短暂性的受损现象,可能是造成猝死的原因。

哈佛大学麦克林医院的内科专家发现,长距离跑步造成的炎症也可能引发心血管问题,美国心脏协会杂志《循环》上刊登的一篇论文则证实了马拉松运动中血液流入心脏的方式会变得畸形。

完成一次马拉松,曾被认为是健康的象征。

然而,马拉松不仅是一项高负荷、大强度、长距离的极限运动,同时也是一项高风险的极限项目。几乎所有马拉松赛事的《报名须知》中,都会有这样的提示:组委会要求每一位参赛者在赛前去相应医疗机构进行体检。然而,几乎每年都会有关于马拉松选手在参赛过程中猝死的案例出现。马拉松,没你想的那么容易

人类历史上第一例有据可查的运动性猝死可追溯到公元前490年。希腊军队在马拉松与入侵的波斯军队展开激战。希腊获胜后,青年士兵菲迪皮德斯跑回雅典报告胜利的喜讯,当他跑到雅典时只喊了一声“我们胜利了”,便倒地死去。“马拉松”长跑运动诞生了。马拉松,没你想的那么容易

近年来,马拉松运动在全球大热,猝死事件也屡有发生。

在2009年的底特律马拉松赛中,有3名选手在16分钟内死亡,其中两人是因为心脏病突发猝死,一人是因突然昏厥倒地,头部重重摔在地上,脑部受创致死。

2004年北京国际马拉松赛中,两名业余选手——北京某大学学生(男,20岁)和某长跑俱乐部联队队员(男,64岁)猝死。

2005年北京国际马拉松赛上,又发生了相似的一幕:一名业余选手(男,26岁)猝死。

2014年,则是国内马拉松出现猝死事件最多的一年,共有4起。据国际体育组织统计,平均每5万名马拉松长跑者中会有1人死于24小时内的运动性猝死。

马拉松,没你想的那么容易


何为运动性猝死?

“运动性猝死”是“与运动有关的猝死”的简称,在运动中或运动后 24 小时内“自发性”死亡,都可被归类为“运动性猝死”。其特征为:起因自发;发生突然;进展迅速。

 国内猝死者性别男女比例为7.2 :1,可能是由于女性缺血性心脏病发生率低,运动负荷小,对疲劳或其它过度负荷不易耐受等因素有关。

 运动性猝死绝大多数是心源性猝死和脑源性猝死。

根据死亡解剖的结果发现,导致运动性猝死最常见的是心源性猝死,包括心肌梗死、先天性心脏病、心肌炎等。这类人群本身就有心脏的各种潜在疾病,占整个运动性猝死80%的比例。脑源性猝死主要是运动者原先就具有脑血管病变如高血压、脑动脉硬化、脑血管畸形、动脉瘤等原发病,运动诱发脑卒中(中风)引起猝死。马拉松,没你想的那么容易

马拉松由于运动时间长,机体脱水、盐分丢失,体内高温,还可能导致中暑、严重脱水、电解质紊乱等诱发的猝死。然而,也有一些马拉松猝死者,平时身体比较健康,未发现任何心脏器质性病变和异常。

当马拉松的极限运动负荷超出其承受范围,心脏循环系统不堪重负,且剧烈运动时,伴随着脱水、电解质钾、钠离子的紊乱,在这种血氧供不应求的状态下,运动者的心肌会出现急性缺血、心脏停搏和脑血中断,进而发生运动性心脏猝死和脑性猝死。

运动猝死尽管发生几率很小,但却是运动医学领域所面临的最严重的问题之一,因此预防是放在第一位的。在马拉松运动前做个心肺运动测验,能够有效预防马拉松运动性猝死。马拉松,没你想的那么容易

心肺运动测验通过对运动中受试者的血压、心电圈、血氧饱和度、呼吸频率等生理参数的实时连续的监测,发现静态仪器检查未能发现的问题以及某些器官潜在的病变,以此来预测运动风险。马拉松,没你想的那么容易

心肺运动测验是一种无创检查,受试者只需做踏车运动,在不知不觉中完成全部测定,一般需要15~20分钟,就能定量测定心肺储备。它不仅可以指导科学运动,减少不良事件的风险,还可以预测人在特殊环境下的心肺适应能力。

马拉松,没你想的那么容易

马拉松,没你想的那么容易

例如一位马拉松运动员,静态下做血气检查,其氧分压正常。当运动量增加时,氧分压可能下降。在这种情况下,如何预防运动性猝死?这就需要给他做心肺运动试验,看看运动心率达到多少时出现血氧下降,这样就可以建议他控制运动量,使之低于这个心率,确保安全。另外,心肺运动试验还可以评价最大运动能力和有氧代谢能力等。心肺运动测验可以让我们知道平时的运动是否安全,这对于喜爱运动的人群来说,是一种很有必要的检查项目。


所以做一名合格的马拉松选手真心不简单,运动员不仅要拥有过人的体力、耐力,还要经历枯燥无味的长时间训练,更要承担比赛中的各种生命风险。如果你热爱马拉松,就一定要科学合理的锻炼自己身体,大大的提高心肺功能,漂亮的赢得比赛,完成自我挑战!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大连热跑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