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CCTV《开学第一课》的观后感,这么写最容易! | 无忧解

 海之韵one 2016-09-04
第一阅读
无忧解
学习与成长,我们永远的话题


背景
9月1日,2016年《开学第一课》在央视综合频道播出。今年的主题为“先辈的旗帜”,围绕“长征精神”,选取青少年的独特视角,带领大家一起重温红色记忆。

响应教育部的号召,面对全国小学生的观后感征集大赛迅猛来袭,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一轮“传承长征精神,接过先辈的旗帜,初心永不改,加油向未来!”的新高潮。
 
家长不能缺席《开学第一课》,
这样教孩子写观后感最容易!
 
《开学第一课》为孩子们展现了磅礴的长征之旅。伴随着老一辈革命者的足迹,不怕牺牲、前赴后继、众志成城的长征画面跨越历史重现在了孩子们眼前。如此让人热血沸腾,止不住想要参加征文的澎湃激情了吧?

只是,面对如此大型题材的电视节目,孩子们应该怎样切入主题,写出最深刻的体会和感悟呢?为此,第一阅读现场支招,助家长指导孩子们写出最真实的观后感!
 
了解
观后感究竟是什么
孩子们拿到观后感这个题目,家长首先要孩子清楚的就是什么是观后感。 

所谓观后感,简单地说就是指在观看电视、电影、戏剧后依据自己观看后的感悟、体会,抒写出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想法。

孩子们在写观后感时,家长要耐心地指导孩子先理解“观”和“感”的具体含义。从字面看,“观”就是观看、观赏、观察,它是抒写观后感的基础,所以“观”这部大型电视节目时,要做到认真、仔细、用心。而“感”,从字面看就是感受、感想、感觉,要想获得这些感受、感想,则需要入境、入情、入心。

说到底,“观”是基础,“感”是内容,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只不过观后感的重点是在“感”上,应突出应对。

写好观后感
走好这五步
1
了解历史背景
弘扬、传承长征精神,孩子们需要先了解什么是长征。

为了让观后感真正地言之有物,家长在让孩子观看这部大型制作节目前,应该给孩子先简单讲讲有关长征的故事。告诉孩子,老一辈革命者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开始的长征征途,克服了哪些艰难险阻,最终取得了怎样的胜利。

前期铺垫,有利于孩子们更好地理解这部大型电视节目,从而努力发现最感兴趣的点,以作为观后感最重要的素材。
2
带着问题观看
写一部作品的观后感,认真观看是大前提,家长要提醒孩子,观看不是看热闹,而是要在观看中发现问题,并拿出小本子将这些心中的疑问简单地加以记录,以便成为可用的素材。

在孩子们观看这部作品时,家长可适当地提醒孩子发现“问题”,比如发现他们眼中最感人的故事、认为的最大的困难等等。有了这些基本素材,落笔之时才能有话可说。

3
找到切入角度
节目内容繁多,孩子们可记录的“事件”也不少,真正落笔时如果一一道来,难免会显得没有重点。

此时,家长要引导孩子找到一个切入点,从而展开全篇。就好像晶莹的珍珠需要一条线穿起来才更完美一般。
方法一、概括性把握
节目的主题是“先辈的旗帜”,传递长征精神,写观后感时可以从这个大主题作为切入点,描写出自己对老一辈革命者勇往直前、百折不挠、坚持不懈精神的整体感悟。
方法二、细节入手,以小见大
节目细节涉及广泛,孩子们可以从具体某一位人物、某一个事件入手进行描写,也可具体描写某个场景,或是从老兵和主持人交流的那些没有被画面展现的精彩回忆入手,总之,只要能触动人的神经,直击人的内心,可以引发共鸣的细节都可作为切入点,挥之纸上。
4
加入自己的情感
写观后感,“感”是灵魂,是精髓,这种从主观出发的真实情感,可以一击即中地反映小作者最真实的想法和感受。在加入自己情感时,家长要提醒孩子注意叙事简明、避免繁复,但情感要深沉,情意要真切。

有些孩子情感丰富,任何点滴事件都想陈述真切,但如此面面俱到的陈述在观者眼中会与泛泛而谈无异,没有轻重衬托。家长应提醒孩子,集中一个角度,抓住最想说的话,或讨论、或抒情、或叙述即可,那些能与现实生活联系在一起的、有一定的针对性、有意义的感想应为首选。
打个比方,红军在长征过程中秉持着勇往直前的精神,获得了最终的胜利,在生活中,面对学业中的困难,是不是也需要这样的精神来克服;红军长征途中缺食少穿,生活在当下、物质资源丰富的孩子们,在面对物资、能源浪费时,是不是应该想想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多么来之不易,怎能如此浪费资源?
此外,家长还可以引导孩子列举一些在报纸、杂志上阅读过的当代英雄的事迹,或是身边那些普通平凡却传承着长征精神的人和事,与那些践踏长征精神的人和事加以对比,从正反两方面谈谈感受。想写出感人的观后感,只有联系自己,联系生活和实际,这样写出的文字才会更具有震撼力。
需要注意的是,写观后感,不仅要言之有物,还要注意避免浮夸与牵强附会。有些孩子想法不少,可真的落实在笔头却不知从何写起,为了凑字,东一句西一句地“引经据典”却字字如浮萍,都着不了地,这样的观后感实不可取。
5
注意总结
观后感和普通文章一样,都需要扣题,观后感结尾之处,家长要引导孩子注意强调升华自己的感受,前后呼应主题,从而更好地对全文进行总结。

有些孩子开头洋洋洒洒收不了笔,可写到结尾却一笔带过,甚至没有结尾,这种虎头蛇尾的观后感应予以摒弃。
 
生活中
观后感无处不在
抒写《开学第一课》观后感是孩子们应该且必需认真完成的新长征征途的重要一课,但它却不是孩子们学习写“观后感”的最后一课。

日常生活学习中,家长应注意培养孩子们发现的眼睛,让周遭事物都成为他们关注的对象,在观察这些“对象”的过程中学会抒写观后感,从而提升认知,在提升写作能力的同时,也能加深对人生理解。
 
注意从趣味入手
让孩子们爱上从生活中取材抒写观后感,家长们要注意从孩子们感兴趣的事物入手。

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从孩子们感兴趣的事情入手,不但可避免孩子出现逆反情绪,有利学习工作的开展,更有助孩子们主动累积丰富的素材,做到下笔时言之有物,远离浮夸做作地凑字应付。

“观后感”不仅限于写作
观察“素材”时,除了让孩子认真看,还可借由相机、画笔等“工具”收集、记录“素材”,借由孩子丰富的想象力,将这些素材与自身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其实“观后感”不仅仅限于写作,孩子的画作和摄影作品也是他们表达观察与思考的重要方式。

从聊天过渡到动笔
许多孩子说起对某一事件或事物的感受时可能滔滔不绝,可真正下笔时却常不知所云。对于这样的孩子,家长不妨先和他聊聊天,帮他整理一下思绪,从中挑出他最想表达的、最关注的情感,就像一团杂乱的毛线,只有找到线头,重新整理才会变得容易。

作者的话
教孩子学习写观后感时,家长不必过于强调字数,孩子年龄不同,生活中接受的信息不同,写作能力自然也不同。

既然是培养抒写观后感的能力,就要循序渐进地进行。只要孩子能做到认真看、认真记录,懂得找出重点,写出自己真实的想法,还能与现实相结实,融会贯通,家长便不应刻意要求孩子完成多少字数的创作。

随着孩子观察力、理解力、感受力的不断增强,加上天长日久的积累,一定可以慢慢写出相应文字的观后感,切忌拔苗助长!
如何参加征文?点击查看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组织中小学生上好 2016年《开学第一课》的通知

“先辈的旗帜”——第七届《开学第一课》 观后作品征集比赛活动通知

作者简介
李小溪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