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孟向东 ![]() 在世界排球界,提起“铁榔头”无人不知,这是现中国女排主帅郎平当年的“绰号”。但如今的郎平承认,河南籍主攻手朱婷的进攻能力已远超当年的她,才是真正的“铁榔头”,是女排里约夺冠的头号功臣。 朱婷13岁才正式接触体育,至今不过9年。在这短短的时光里,她是如何从一个农村女孩,华丽转身为世界级主攻手的呢? 天赋异禀是她成功的最基本原因 “我永远忘不了2007年3月,她刚来省体校的情况。接近1.8米的身高并不很抢眼,穿着一身便宜运动服,旧运动鞋,往那一站,怯生生的。”朱婷的恩师、河南省体校女排教练刘宏回忆说。 一个星期后,刘宏就对朱婷刮目相看了。无论教练讲什么,她一听就懂,悟性特别强,模仿起来像模像样,无论是垫球、传球还是步伐训练,都不像个才接触排球的孩子。特别是开始扣球练习时更让刘宏大吃一惊,她比那些入队早几个月的孩子都强。 除了悟性高,朱婷的吃苦耐劳也让刘宏印象颇深。有段时间她走路一瘸一拐的,显得很痛苦。刘宏就问她原因,她说腿疼。刘宏说那先别跟着练了,慢慢活动就行了。朱婷说不用歇,活动开以后再练就没事了。刘宏怕她受伤,就带她进行了认真检查,大夫说这是生长疼,她还在长个子,这个疼无法避免。 时任省女排二队主教练、现一队主帅詹海根说,朱婷训练时有一股倔强劲儿,教练安排的任务不完成决不罢休,有点老中国女排的影子。而且她意志品质顽强,特别能吃苦。有一次练习拦网时左手两个手指间肌肉撕裂,鲜血直流,她让大夫用胶布纱布包扎一下,又投入了训练。后来,她在秦皇岛参加全国集训时该部位再次受伤,同样轻伤不下火线。 也正是因为有先天的优势,又特别能练,朱婷才取得了超常规的进步,一步步进入更高殿堂。 千锤百炼使她进步的步伐快于常人 奥运会女排四分之一决赛中,中国队和巴西队双方激战至第5局14比13中国队领先时,郎平叫了一个暂停,然后中国队拿下比赛。后来记者问郎平布置的什么战术,郎平说她给二传手魏秋月交待,什么也不要考虑,直接给朱婷。当时朱婷轮到后排,魏秋月就传了个后三,朱婷跃起重扣,皮球打手后飞出边线,为中国队一锤定音。 后排进攻,就是朱婷的绝活之一,她也是目前世界女排队员最擅长此道的几个人之一,而后攻只是她“武器宝库”中的一种。 “她是2012年冬训时开始练后攻的。早了也不行,能力达不到;晚了也不行,影响她成长,拖后腿。”时任河南排球队总教练程慎修对记者讲述了朱婷初练后攻的初衷。此时的朱婷已经长到了1.93米,打好后攻水到渠成,关键时刻屡立战功。 拦网也是朱婷的“必杀技”。与绝大多数女队员以阻拦式拦网不同的是,朱婷是典型的男式技术,在起跳的同时提肩压碗,用力往下摁,这样可以提高成功率,给对方更大威慑。主教练郎平就说,朱婷的拦网技术是全队最好的,比很多副攻都要好。 其实,不仅仅是后攻和拦网,朱婷的一传和防守同样不俗,在奥运会的技术统计中,都名列前茅。这也要归功于詹海根。他对朱婷说,现在世界流行主攻手接一传,你这项技术不过关,即使进了国家队也打不上球。在他的言传身教下,朱婷各项技术都均衡发展,在奥运会上,她接一传次数仅次于自由人,防守成功率全队最高。 呵护有加朱婷的成长得益于多方关注 朱婷的非常规快速成长除了她自身努力外,各方面的关心、呵护也是必不可少的因素。 首先她能到省体校训练,就是该校大力推行“80、90计划”的结果。当时省体校为了网罗好苗子,规定女孩子身高1.80米、男孩子身高1.90米以上,都可以来试训,成绩好的话可以留队。朱婷在来省体校一周后就被正式列入好苗子名单,从而使她有更大兴趣投入训练。 此后几年,朱婷的成长顺风顺水,国青队主帅徐建德,省体育局两任局长彭德胜、张文深,省球类中心历任领导,历任教练都对她呵护有加。国青集训,她都是头号人选;在省一队缺人时,又把她调上来打球,当时她才17岁。 此后,朱婷遇到了注定要影响她一生的人——郎平。郎平2012年在恒大时就率队和河南队交过手,对朱婷印象颇佳。2013年两队再次交手时朱婷缺席,她就问程慎修你们那个小姑娘呢? 2013年4月,郎平担任国家队主帅,在大名单上写上了“朱婷”。结果到了国家队以后,由于训练强度远大于省队和国青队,朱婷一周不到累得小脸儿蜡白,郎平亲自出马,为朱婷量身定做训练计划,又自掏腰包从国外给她买来营养品。这样经过几个月的调养,朱婷的身体素质大为提高,技术上也突飞猛进。 再过两个月,朱婷就要赴国外高水平职业俱乐部打球了,我们衷心希望她能在与世界球星的对垒过程中,进一步磨砺自己,增加阅历,提高掌控比赛的能力,使自己真正成为世界级的“铁榔头”,为国再立新功,为河南再添彩。③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