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哈佛大学在杭州开的第一课,教的居然是这个……

 江海报览 2016-09-04

毫无疑问,哈佛大学是全世界学霸的梦想。

今天,505名中学生在杭州第二中学实现了这个梦想——2016哈佛大学中美学生领袖峰会杭州会场在此举办,接下来一周,他们将体验到哈佛大一新生的感觉。

小编了解到,这一峰会是规模最大的中美国际交流暑期项目,2006年进入中国,目前只有北京、上海和杭州三个会场。三地的会场具体地点都是在学校,分别是北京的人大附中、上海的上海中学,以及杭州的杭二中。峰会今年是首次在杭州开辟分会场。

对参与峰会的学生来说,此行的重要目的之一,是体验名校生的感觉,因为这次活动环节百分百还原了哈佛大一新生的日常。
当哈佛大一新生到底是什么感觉?小编也现场感受了一次——

分院仪式
上午8点,开幕式现场人头攒动,正在进行峰会的分院仪式。

“昨天报到时,组委会就给我们发了一张模拟机票。”来自南京的高中生小任说。根据模拟机票目的地的首字母,她在开幕式现场领到了一张登机牌,再通过登机牌上的行星名称找到了自己的大本营。全场505名学生被分到了12个学院。

是不是有点像哈利波特在霍格沃兹魔法学院的经历?现实中,分院仪式是哈佛大学的传统,又被称为十二学院制,大一新生会被分入拥有独特文化和风格的十二个学院之一。在峰会期间,被分入十二个学院的505名学生,将以集体形式参与各类考验智力和创造力的比赛项目和团队竞技中。

走班选课

不过,许多学生们表示,分院仪式不是他们首次体验到哈佛新生的感觉,因为此前还有申请和选课两个环节。

申请:哈佛峰会的招生过程,完全模拟哈佛大学自身对于本科生的招生标准与流程。要成为峰会一员,申请难度不亚于申请哈佛大学。据统计,今年有7000名学生报名峰会,仅录取1400左右,其中包括杭州会场505人,东道主杭二中共有30名学生入选。

选课:申请通过后要选课。在开幕式前一天,505名峰会成员每人都填报了8门课程志愿。“组委会会满足其中4个志愿。”杭二中新高三男生小罗说。

虽然接下来的集体活动以学院为单位开展,但是日常上课仍模拟哈佛大学的模式,走班选课。

整个峰会将以超小班课堂授课,这也是哈佛大学的特色课程。这次杭州会场的超小型课堂开了33门课程,据说都是时下最受哈佛学生欢迎的课程。例如,国际市场和商业是如何解决公共健康问题的、大自然和卡牌游戏中的数学、如何帮助一个城市运转:城区交通规划的原则等等。

在上课前,每位学生都拿到了一份哈佛大一教材的精简版,一上课就能够参与讨论。一堂课会持续一个半小时,学生们每天上两节。授课老师都是从哈佛大学数百名申请人中脱颖而出的青年学者。

与精英面对面
每年峰会都会把哈佛终身教授、中美各界领袖人物带到主办城市,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篮球巨星姚明、电影导演陈可辛等,都曾作为嘉宾,出现在峰会的现场,今年也不例外,著名歌手胡彦斌、上市游戏公司英雄互娱总裁吴旦、互联网营销专家铜雀、贝塔斯曼中国总部首席执行官龙宇等8位嘉宾,在开幕式上集体亮相。

峰会负责人表示,每一个讲演者都拥有极其丰富的学识和人生阅历。与他们面对面的交流不仅能让学生了解多个领域的前沿知识和经验,还能激发他们对社会不同行业的兴趣与好奇心。更重要的是,峰会旨在培养学生们向各界领袖学习,从智者和各界巨人身上汲取新知,对今后的自身发展产生深远的启发。

8位嘉宾的讲座,是峰会的第一堂课,也被505名学生公认为是最有意义的一堂课。

讲座节选
《人生是一个巨大的问号》
著名歌手胡彦斌
人生中,总会有很多人问我们问题。在不同的场合,针对不同的问题,我们会有不同的思考和回答。但很少有意识问自己问题。在不同阶段问自己问题,俗话说“自己照照镜子”,可能会得到更多答案。

我会问自己这三个问题:

1.你有欺骗过别人吗?

如果谎言也有级别,我觉得谎言最高级别是以假乱真。
今天上演讲台前,我搜索了百度百科,我依然是“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我一直没和大家澄清,当年我高考都没有参加。我18岁出道,常被记者问毕业学校,我都说是上海音乐学院,因为自卑,怕别人不认可我,这个抬头能让别人觉得我很专业。假如换到现在,我会说自己没有学过音乐,现在会的一切都是自学的,或许反而没人信了。

但问我不上大学后不后悔,我会说不后悔,因为在高中我就有了非常清晰的人生目标,要当一个歌手。

2.我们有没有面对恐惧的勇气?

我一举成名后,发现大家对名人的要求很高,言行举止样样有标准。这两年,“言”变成“颜”了,很多人对我的长相有点意见,宽容点说我是实力派,其实是说我丑。
但我选择面对,选择继续丑下去。

我觉得有一个人建立自信非常重要,这个气质会跟着你一辈子走下去。大家都说我眼睛小,我就说我出生时就小看这个世界了;大家都说我丑,我就说你再多看几眼就习惯了。

面对恐惧,我们都会害怕,调整心态,才能成长。

3.你最大的心愿的什么?

我希望妈妈健康快乐,也希望自己事业有成就。但现实中,往往是梦想越大,离自己的家庭越远。

我是上海人,2004年去北京发展。曾经许诺每年陪妈妈庆祝生日,但因为工作忙,总是爽约。去年,我把公司搬回上海,把梦想和家的距离从1300多公里,缩短到几公里。

但因为工作忙,又开始没有时间和妈妈聊天、吃饭。后来我接到一个电视节目,要去三个国家六个城市,就把妈妈带出去玩。她很开心。

亲情不是一次旅行、一次大餐能解决的,我们要伸出双手把他们拉进我们的生活,缩短梦想和家的距离。

人生是个巨大的问号,一直让人保持思考。先从问自己开始,顺境、逆境时都问问,可能会找到自己内心最想要的答案,让我们一直前行,不用恐慌。如果现在给你三个问题,你最想问自己哪三个问题?

《论一个当废柴的正确姿势》
英雄互娱总裁吴旦
今天在座都是学生,所以我想分享一些自己读书时和刚刚毕业后的经历,以及人生感悟。概括起来,就是从一个废柴到一个努力的废柴的故事。

2007年,我在多伦多大学上学,大一大二是差生中的战斗机。大学四年要学40门课,那两年我只学了8门,GPA是2.0。

为什么我成绩会这么差?

第一个原因,我是网红。

那时我喜欢网上社交,为变网红,每日每夜都在思考如果获得更多用户。

普世意义上的不好的事儿,坏学生干的事儿,或者说老师家长眼里觉得不好的事儿,其实从长远的人生角度来看,其实并不一定真的不好。比如我的网红经历,他实际上是不断地在培养我自我营销的一种能力,以及用户运营的能力。

第二个原因,喜欢看时尚杂志。

但谁说时尚、追星是错的?这是锻炼品味的一件事。很多时候,品味超越核心技术和资源,成为创业成败的关键。比如苹果手机为何风靡?因为它的原始设计感和品位超越其他厂商。

每一代的环境,社会价值体系,和对未来的预期会不同。最终这种不同会体现在对商品和渠道的消费诉求上。18到30岁年轻消费者是带动消费和零售变化的重要因素。而对这些变化过程中的感知力和捕捉力,何尝不就是在追星,追剧,追时尚的过程中修炼出来的呢。
这种能力不在书本上课堂里,在兴趣爱好里。

第三个原因,是我爱做饭,做一个厨子体会烟火气息。
大一暑假,同学们都去实习了,我回杭州找了一家饭店学厨。每天5点起床,和其他厨师一起买菜、配菜、做中饭。发现厨师的生活也蛮开心的,而且这些非精英阶层未必比牛人要差。比如,我认识的那位主厨,不但会弹吉他,还会写作。

传统教育和价值观给你所认知的牛人,他们只是这沧海茫茫社会的很小一部分的景观,我们尽量不要局限自己的视野,和社交圈,尤其是所谓的精英主义社交圈。
不过当时的我,却因为这些原因,当了两年废柴。大二结束后,我开始感到恐惧,因为找不到实习机会。于是我成了一个努力的废柴。

大三、大四两年,我学了32门课,GPA拉平到3.0以上。现在回头看,一时考不好没关系,要是能产生思考,会带来更多好处。

我那时还爱上了读书,改变我一生的书是《野蛮生长》,讲的是上一辈企业家所经历的故事。

放下书本,我开始考虑以后要做什么。当时分众传媒在国内很火,就是在楼宇里播放广告。平时懒得走路的我,竟然为此徒步走完多伦多大部分楼宇。

我想,做自己喜欢的事,是忍不住勤奋的!兴趣爱好可以让一个人长时间的思考和积累。

从废柴到努力的废柴。我的经验是,把自己置身于一些充满热情、理想主义的人当中,这样才能塑造和改变自己的生活。这些群体,也许是你的大学同学里最优秀的那部分人,也许是书本里那些过来的厉害人传承下来的经验。所以,能好好学习的时候,还是要好好学习,能多读书的时候,还是要多读书。

然后,要做自己。“自己”这个东西是看不见的,撞上一些别的什么,反弹回来,才会了解“自己”。多接触生活,多体验生活,才会知道自己是什么。

来源 升学宝
版式 吕艺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