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转】河下古镇北边的古河道应该是古淮河而不是古泗河

 海陵子 2016-09-04
本帖最后由 zjx 于 2010-8-9 17:44 编辑

河下古镇北边的古河道

应该是古淮河而不是古泗河

王福林

在河下古镇的北面,有一条自西向东流的古河道,世人称之为市河或泗河。陈年春节,我回出生地河下侍奉八十多岁的母亲,闲时信步,看到沉睡多年的河下古镇经改造彰显生机,由衷高兴。当看到河下古镇牌坊前的古河道桥上,书写着“古泗河桥”四个大字感到生疑。我在查阅古泗河资料时,发现古泗河并不曾流经这儿,而从邗沟的资料中得知,这儿应该是古淮河。现就河道名称与有关部门商榷。

一、泗河从来没有流经河下古镇

泗河,又名泗水,是山东省中部一条较大的河流。古泗河原为古淮河的一条主要支流。发源于鲁中山地沂蒙山区,新泰市南部太平顶西麓,西南流入泗水县境,后改向西行,至曲阜、兖州边境复折西南,于济宁市东南的鲁桥镇以南折向东南,在汇集了鲁西南泗河两侧各支流的来水后,循今山东省南四湖流路,进入江苏省境内。在沛县境的泗河流向,大致由西北向东南,然后折向南,经铜山县北的土宅城,东流至徐州市东北,此处有汴河汇入,然后东南流,经睢宁县古邳镇西,又有沂河汇入,向东南约20余公里又有沭河汇入,再向东南流经今宿迁市西南,又有濉河汇入,最后,泗河一直流向东南,经泗阳县至今淮阴县码头镇(即古淮阴县)北汇入淮河。

在黄河侵泗夺淮和元、明、清三代开挖南北大运河之前,沂、沭、汴、濉等河流均以古泗河为干流而注入淮河。古泗河流域面积比现今骆马湖以上沂沭泗水系面积还要大,是当时古淮河最大的支流。

1128~1855年黄河侵泗夺淮入海期间,今徐州市以下河道被黄河侵夺,泥沙淤积,河床抬高,泗、沂、沭河洪水无出路,在泗、运、沂的中下游形成了南四湖和骆马湖。黄河北徙后,泗河失去了入淮的流路,从此,泗河之称仅限于上游鲁桥镇以上一段。

现在的新泗河,流经南四湖,汇集湖东、西诸水后,经韩庄运河、中运河,又汇入邳苍地区来水,经骆马湖由新沂河入海。

由此可见:古泗河是在今淮阴县码头镇(即古淮阴县)北汇入古淮河的,并没有流经山阳县(即今楚州区)河下古镇,更不用说新泗河了。

二、古淮河的确流经河下古镇

淮河,是我国第三大河,发源于河南省桐柏山北麓,自西向东流经河南、湖北、安徽、江苏四省。河南、安徽两省交界处的洪河口以上称为上游,洪河口至洪泽湖出口处的三河闸为中游,洪泽湖以下为下游。

据《尚书·禹贡》记载,早在四千多年前,大禹治水,疏九江,决四渎,“导淮自桐柏,东会于泗沂,东入于海”。

历史上的淮河,是一条独流入海的河流。古淮河水系,是由独流入海的干流以及干流南北的许多支流组成。古淮河干流河槽宽深,出路畅通,海潮一直可以上溯到盱眙县。古淮河水系支流众多,而古泗河水系是古淮河最大的一条支流。

历史上的淮河,河水较清,含沙量少,河道淤积不甚严重,所以河道没有较大的迁徙和改道,有她比较稳定的水道。在河南和安徽境内的现淮河干流,基本上是沿着古淮河干流自西向东流的。在古泗州城北,古淮河由安徽进入江苏后,先向东北流,行经淮阴北再向东,自草湾急转向南,经钵池山东侧南下,直抵山阳县城北河下镇,绕城东行,再北折,经山阳湾后进入安东县(今涟水县境,最后,古淮河在涟水县云梯关(现属响水县)入海。这就是古淮河的基本流路。淮阴就是因为城池位于淮水之南而得名。所谓“山阳湾”,是指淮河从草湾向南,经钵池山直至河下镇,转弯向东北,至季桥大湾,再向北到安东县境,这一段大体呈U字形的湾子,因基本上都在山阳县境内,历史上故称“山阳湾”。河下古镇故衣街二帝阁附近的相家湾便是山阳大湾中的一个小湾。

由此可见:河下古镇北边的那条古河道的确是古淮河的入海水道。

三、从邗沟的历史可以进一步佐证这儿是古淮河,而不是古泗河

邗沟,是联系长江和淮河的古运河,是中国最早有明确记载的运河。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图强争霸。吴王夫差北上伐齐,于公元前486年~前484年,在长江北岸,筑邗城(今扬州市),开邗沟,通江淮。邗沟,南起邗城以南的长江,向北绕经樊梁湖(今高邮附近)等一系列湖泊,折向东北,入射阳湖,以较短的人工渠道相连接,航道弯曲,再向西北经淮安城到末口入淮河。

淮河流域西起桐柏山和伏牛山,南以大别山和江淮丘陵与长江流域分界。在春秋晚期以前,古淮河流域与长江流域的水上交通是隔绝的。直到开凿邗沟,这才沟通了淮河和长江两大水系。

东汉时期,建安(公元196年~公元220年)初,广陵太守“陈(登)穿沟,更凿马濑(今淮安、宝应两县间的白马湖),百里渡湖”,即向西改道取直,由樊梁湖直接向北,不再绕道射阳湖,经津湖、白马湖,仍然北达末口入淮,史称邗沟西道。

隋代,开皇七年(公元587年)夏,于扬州开山阳渎以通漕运。仁寿四年(公元604年)开茱萸湾通漕。山阳渎的行经路线,大致是自扬州茱萸湾(今扬州市东郊湾头)东北出,经宜陵、樊汉,北至高邮县三垛桥口入射阳湖,西北行,过山阳(原淮安县)而达于末口入淮。大业元年(公元605年),炀帝发淮南丁夫十余万,开邗沟三百余里,自山阳(末口),至扬子入江。沟通江、淮,成为隋代大运河的重要组成部分。

元代(公元1279年~公元1368年),开通京杭运河,邗沟成为其中的一段,南口在瓜洲和仪征,北口仍在淮安北。

末口,在河下古镇的东北,是邗沟与淮河的连接处,是淮河南岸的一个河口后来这里叫北辰坊,唐宋时代在这里筑有北辰堰,以通南北的船只。明代新城筑了以后,它成了新城的北水关。现在古镇北边古河道边上的“古末口”遗址尚存。

由此可见:从春秋时期一直到元代,邗沟都在山阳(淮安)北古末口与淮河相通。这就有力地证明了古镇河下北面的那条古河道,的的确确是历史上的淮河故道,而不是什么泗河故道。

那为什么会把河下古镇北边的那条古河道叫做“古泗河”呢?那就让我们来看看这条古河道的历史变迁。

四、古河道的历史变迁

1、从远古到南宋建炎二年(公元1128年),河下古镇北边的那条古河道一直是古淮河的入海水道。

南宋建炎二年,宋政权为了阻止金兵南进,东京(今开封市)守将杜充,扒开黄河大堤,然而没有能阻止金兵南进,却造成很大的危害,使黄河改道由泗水入淮河、济河分流入海。这是历史上黄河长期入淮的开始,也是黄河史上第一次人为决河。

就是说,从远古到南宋建炎二年,古淮河在河下古镇北面,不知流淌了多少年。

2从南宋建炎二年(公元1128年)到明万历十一年(公元1583年),黄河主流夺淮,河下古镇北的淮河故道变成了黄淮合流的入海水道。

南宋绍熙五年(公元1194年)八月,黄河大决于阳武(今河南省原阳县境),主流循道南下,由封丘至徐州入泗水,自淮阴以下全面侵占淮河入海故道,黄河主流夺淮,这是黄河第四次大改道。

从此以后,古镇北边的淮河入海水道,不仅要承担自西而来的淮河水东流,而且要承担自北而来的黄河水下泄。一河承担两河之水,经常泛滥成灾。加之淮河中游水系也频遭黄河扰乱,水灾为害就更为频繁。

黄河夺淮后,黄淮合流,水量增大,淮安城北的山阳湾水势湍急,风涛尤急,不宜漕舟行驶,溯流而上,漕船损失较大。为避开山阳湾风涛之险,确保漕运安全,于是在山阳湾南岸修筑水利工程。明洪武元年到三年(公元1368—1370年),淮安知府姚斌,于新城东门外柳淮关(即下关),建筑了仁字坝,以新粮、货转运,车盘入淮;又于城东开涧河(俗称菊花沟),临河建闸,启闭蓄泄,以济通舟。

明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平江伯陈瑄又沿淮河南岸向西,建造了义字坝、礼字坝、智字坝和信字坝,加上仁字坝合称淮安五坝,在末口东西一线排开,仁字坝在新城东门外东北,义字坝与仁字坝相连,自城南引湖水抵坝口,外即淮河;礼字坝在新城西北,智字坝与礼字坝相连,信字坝与智字坝相连引湖水抵坝口,外即淮河,车盘入淮。现在古河道边上的礼字坝遗址已成地名。

永乐三年(公元1405年),平江伯陈瑄疏浚邗沟,引舟自大江历扬州至淮安,以通漕运。

漕运总督府还规定,官民商船北上,不再过闸,而分别从不同的坝口盘坝过淮,起旱车运至清口,再由水运北上。漕船由新城东门外仁、义二坝入淮,商船、民船由西门外礼、智、信三坝入淮。

明永乐十四年(公元1416年),陈瑄又奏建板闸,距淮安城西10里,与此前所建的移风、清口、福兴、新庄共五闸,用于调节水位。陈瑄创筑淮安黄淮南堤,大堤西起清江浦沿钵池山,东至柳浦湾(淮安市季桥乡境内大湾),长四十里,防止黄河南决,河下故衣街就是昔日的黄淮大堤。

黄河全流夺淮之初,是循淮河干道绕经淮安城北山阳湾东下入海。自明嘉靖三十年(公元1551年)起,黄河就连续在清江浦以东的草湾决口,屡塞屡开,直下赤晏庙,经安东再向东出云梯关(今属响水县)入海。

明万历四年(公元1576年),黄河泛滥,大水直冲淮安三城,为缓冲城北淮河相家湾(今河下古镇二帝阁北)急流,根据兵备副使舒应龙建议,由北部草湾开支流三十里,复与正河相接,裁弯取直,以杀其势。

到明万历十一年(公元1583年),漕运总督吴桂芳、兵备副使舒应龙、知府邵元哲等,又于徐杨筑坝堵塞淮河主道,使其向南主流不通,迫使黄河水由新开支流草湾河(今废黄河)流向东北,经安东(今涟水)再东行入海,使支流变成了主流。

黄河经草湾新河改道而东,淮安城就远离黄河,淮安三城恃以无恐。此时,清江浦代替了过去的末口,成为淮扬运河漕船入黄的主要口岸。

从南宋建炎二年,东京守将杜充,扒开黄河大堤,使黄河改道,一部分由泗水入淮河入海,到明万历十一年,黄河完全由草湾新河向东北经安东入海,黄河远离淮安,黄河和淮河在河下古镇北边合流了455年。

3、明万历十一年(公元1583年)至清康熙二十三年(公元1684年),河下古镇北的黄淮故道里的河沟河汊被称之为盐河。

黄河主流自草湾改道入海后,由于此时淮阴以下的淮河入海水道已被黄河泥沙淤垫成“地上河”,加之陈瑄大修洪泽湖高家堰,防止淮河水东侵,以及后来漕运总督吴桂芳、兵备副使舒应龙、知府邵元哲等,于徐杨筑坝堵塞淮河主道,使得淮河水已经不能回归故道。失去水源,淮安城北山阳湾的淮河故道水缓沙停,渐渐淤塞。尚存旧河形如淀,长二十余里。由于山阳湾是一个U字形大湾,主流靠凹岸,自钵池山至新城北门外东坝止,河槽较深,尚可行舟。

自元代,世祖中统元年至元末(公元1260—1368年),淮北盐场已经兴起,河下曾设有数十处盐堆栈,淮城与河下已经成为北盐南销的中转站,盛极一时。

到明朝,洪武年间(公元1368—1399年),两淮盐为三万二千余引,占全国产量的三分之一。两淮岁入太仓余盐银六十万两,当时全国银税总数才一百二十余万两,两淮占其一半。可见,盐业的兴盛。

直止清朝康熙年间(公元1662—1722年),天下盐课仍两淮最大。

人们利用故道里尚存的河沟河汊运送海盐,在高滩上堆放海盐。河滩变为盐厂,河北土壤盐碱就是长期堆放海盐的结果。河流也就被世人称呼为盐河,有的河汊较小,被呼为小盐河,清初,得以疏浚,成为盐薪运输的要道。

据淮安河下志载:盐河治北大河故道也。明弘治后,河淮交会,下清江浦,冲相家湾西桥,绕过新城北门外,径仁义礼智信五坝,有围堤薄城之患,万历四年兵备使舒应龙建议,由草湾开河以杀其势,屡塞屡开,行三十里复与正河会,顾后南滩水缓沙停,逼大流尽归草湾新河,去城甚远,于是故道悉淤,三城恃以无恐,河滩变为盐场,尚存旧河,形如淀,长二十余里,自钵池山抵新城北门外东坝止,为今日盐薪要道,土人呼为盐河,本来无坝,因蓄水运盐而设。

4从康熙二十三年(公元1684年)到同治元年(公元1862年),河下古镇北的淮河故道被称为故(乌)沙河、鱼变河(渔滨河)。

康熙二十三年(公元1684年),在里运河上建永利闸石洞一座,金门宽一尺六寸;此处的里运河,前身就是陈瑄沿宋乔维岳所开沙河故道开凿的清江浦,当时称乔维岳所开沙河为故沙河。建永利闸引水,开引河沟通盐河,增加盐河水量,以利通舟。所开引河时人亦称故沙河,后讹为乌沙河。此后,至礼字坝一段盐河也称之为故沙河,不过此段故沙河并非是宋乔维岳所开沙河的故道,而是古淮河的故道。

据淮安河下志载:乌沙河在郡城西,引运河之水,从永利闸入,北至利济桥,西分一支西北去,达三坝,曰盐河;一支东去经利济桥、石桥抵三孔石涵洞,曰乌沙河。

乾隆八年(公元1743年)春,奉旨挑浚故沙河,起自永利闸下至三孔石涵洞。同时,将运河堤上的永利闸拆除重建。用银三千六百余两。是年,士民浦之玖等呈请题准挑浚鱼变河,自故沙河三孔石涵洞起至马家荡止。三孔石涵洞位于新城西北礼字坝旁,是商人为了盐河蓄水,抬高水位,以利盐舟而筑。可见,此时三孔石涵洞以上的盐河,即河下古镇估衣街北的盐河,已经被称为故(乌)沙河,三孔石涵洞以下的盐河,即新城大小北门外的盐河,已经被称为鱼变河(渔滨河)。淮河故道中其它河汊的盐河,仍被呼之为盐河,也同时加以疏浚。

据淮安河下志载:鱼变河一名渔滨河,在郡北运河东岸,由永利闸引水入故沙河,东流为鱼变河,经凤谷村达青沟夹河,注马家荡,长百里,明时两岸皆稻田,号为膏腴。自盐分司移驻河北掣盐,于是从故沙河尾西北凿河一道抵草湾三坝,名曰盐河,以过盐艘。缘盐河底高于鱼变河三尺,难以蓄水,商人于鱼变河头砌三孔石涵洞,盐河无水则将三孔堵塞,灌满盐河,复开三孔放水,奈洞流微细,鱼变河日渐淤浅。

乾隆十一年(公元1746年),知县金东祚许请拆去三孔石涵洞,建裕民闸一座,金门宽二尺四寸,由故沙河进水,分入鱼变河、盐河。下版三层蓄水入盐河,余水从版上滚入鱼变河灌溉民田,长川开放。奉三院批准,两岸民田千顷尽改稻田向东。永利闸启闭书役汛兵闸夫等,商人皆有陋规百计阻挠。

嘉庆十七年(公元1812年),拆修洞下乌沙河一道,东流为鱼变河,共长百余里入马家荡。

河下北旧有盐河其水由乌沙河永利闸进至礼字坝,坝旁有闸,水大启闸分泄渔滨河,其间绕河北东西里及佘家坝,盖为运盐者六,济民田者四,乌沙河盐巡检实掌之。道光年间,盐务改道,几成废河。

5从同治三年(公元1864年)到新中国建国初期,河下古镇北的淮河故道被称为(新)市河。

同治元年(公元1862年),应山(阳)盐(城)士民要求,水利专家殷自芳(字芷南)建议,重建永利闸旁旧耳洞,改旧盐河为新市河,挑宽加深,水不下礼字坝闸,于闸上开河一条,迳达新城护城河,达下关,又于下关开河一条连古黄河,引以入旧市河。

同治三年(公元1864年),于永利闸旁新建石耳洞一座,金门宽二尺八寸,洞水入故沙河,又下为市河,又分二支为十字河、小市河,同入马家荡。此举由两岸田地出夫,大户出资作经费,三年秋开工,次年春工竣。

其市河正流引运水由新洞入故沙河,过头桥、利济桥,东转至河下土阁西北角,向东过程公桥,又东至礼字坝,于裕民闸上南首开地造闸,进入城河,即府志所称开地十丈处也。城河南首有广济桥,于桥下筑坝堵塞,以防水大倒灌,即府志所称南数武筑坝处也。由城河向东经新城大小北门外,至新城东北角,向南至下关南围濠西南角,向东入新开昭邱院前官路新河,下至板跳入旧河。同治六年市河头段淤垫,由田业复挑。

旧市河上承西门兴文下闸,分运河一线之水,贯旧城文渠、鱼泄城内积潦,出北门,经夹城出年成阁,先下涧河,后入市河,东去七八十里,下注马家荡入射阳湖。

淮安河下志载:觐案:故沙河、盐河、市河由礼字坝逆流而上,其实皆一河也,故沙河为汴宋运道(宋史称沙河,故字为楚州人所增)。明永乐初犹浚以转漕,自乾隆八年始一变而为盐河进水之路。同治三年又一变而为市河进水之路,皆因以为用迥非旧观全河遗迹所存,仅此后先异制,遂以异名世俗通称,任从其便,迹其形如弓月,绕河下西北之半天然濠堑信然。

我们从古河道的变迁史可以得知:河下古镇北面的那条古河道是古淮河,而不是古泗河。

竖看历史,河下古镇北边不曾有过泗河,说那条古河道是“古泗河”是错误的,说那条古河道是“古市河”还说得过去,因为它曾经叫过市河。其所以被称之为“古泗河”,是把“市河”讹为“泗河”了。但笔者认为:自古以来直到明万历十一年(公元1583年),黄河草湾改道,淮河水又回归不了故道,淮河在这儿流淌了数千年!淮安三城和河下古镇灿烂的文明、辉煌的历史是古淮河的滋润!而(新)市河自同治三年(公元1864年)到新中国建国初期,这才流淌了多少年?这段时期并没有为淮安及河下带来繁荣昌盛!笔者在网上曾看到有人问:淮河发源于河南桐柏山,流经河南、安徽、江苏,为什么河南、安徽有淮河,而江苏没有淮河?也有人回答说:现在的废黄河就是历史上的淮河入海水道。这是很不确切的,因为草湾改道时,河床淤高,淮河水已经很难流进改道后的新河槽,所以叫做“废黄河”,只有山阳湾和安东(今涟水)以下的河道才是昔日的淮河故道。

我们应该理直气壮的说:历史上江苏有淮河,楚州(原淮安)河下古镇北边的那条古河道(山阳湾)就是古淮河的入海水道,要不,楚州历史上怎么被叫做淮阴、淮安呢?

资料来源:1、《楚州水利史话》朱学举编著


2
、《淮安河下志》清·王光伯著 程景韩增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