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花广告费,如何让农庄刷爆朋友圈?| 实操干货

 秤砣虽小压千斤 2016-09-05



什么样的推广方式,花钱最少还能效果好?《参见庄主》在各地考察时,许多庄主都会问这样的问题。

 

如果放在五年前,这个问题基本属于“异想天开”型:因为在传统的思维惯性里,投入和回报是严格正相关。

 

但在社交媒体成为主流,尤其是微信朋友圈当道的今天,这一切都变得伸手可及。只要能让游客把农庄图片晒到朋友圈,就能让口碑层层传递到所有潜在用户群体中。

 

相比传统广告僵硬的强灌输,用户主动的口碑分享不仅更容易被朋友信任,农庄亦不需要任何的广告费支出。

 

那么,我们该如何创造条件,让用户主动拍照片、晒图片,进而引爆朋友圈呢?


1、农庄大门是传播核心


在景区门口拍照留念,是中国游客多年来的惯性。背后的逻辑,其实就是向别人炫耀:我来过了这里。在休闲农庄和乡村旅游开始盛行的今天,这个习惯也被游客继承了下来。

 

游客喜欢在大门口拍照,也从侧面证明了农庄大门在社交媒体传播中的重要价值。

 

从传播角度讲,什么是一个好的大门?《参见庄主》曾撰文进行过分析:高大上或者低矮简陋,并不是评价好坏的标准。那些能够植入营销元素的大门,才是最具性价比的精品手笔。



所以,在大门设计上,一方面我们要主动将农庄的名字,尽可能往下靠,使其能够和合影的游客一起收进相机的镜头。

 

另一方面,大门的造型不需要无厘头的新奇特,能够凸显农庄主产业依托、营销爆点的元素才是上上选。比如,加拿大一个南瓜主题农场,大门口就摆着巨大造型的南瓜,南瓜上面写着农场名称。这样,用户在刷朋友圈时,第一眼就能知道这个农庄的特色,形成强记忆。


2、以文创打造摄影位


许多农庄面积非常大,项目非常也非常多,但遗憾的是,用户找不到一个可以拍照的地方,更没有一个地方是见了就想停下来拍照。

 

如果我们以文创的方式打造一些“点睛性”的造型或建筑,能够让游客愿意停下来拍照,那么不仅能够增加游客的停留时间,更能借他们的朋友圈替农庄做一次背书传播。



泰国的瑞士风情绵阳农场,就把这一点做到了极致。这个小到一眼就能望到边界的农场,正常情况下游客二十分钟就能走完,但是大部分游客在这里,都会待上至少半天时间。



原因不只是风景好,而是太适合拍照。为了增加游客停留时间,农场用文创建造了很多人工微景点,使得处处都是摄影位。

 

有人夸张地说,这个牧场就是为了拍照而建。正因为如此,这个农场借助游客大量的照片引爆朋友圈,还成为泰国最受欢迎的婚纱拍摄地。


3、打造宽阔视野景观


相比用文创形式打造人工微景观,还有一种既省力又容易出效果的方式,就是传统的宽阔视野景观打造。



比如,以大面积种植专类或各类花卉形成梦幻、耀眼的视觉冲击,营造浪漫、兴奋的氛围景观,非常容易让人有拍照的冲动。

 

值得一提的是,宽阔的视野景观虽然迷人,但是仍需要一些“点睛”的标志物来点缀,比如风车、造型别致的木屋、罗马柱等等。


4、农庄里全部覆盖WiFi


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人类的需求像阶梯一样从低到高按层次逐级递升,分别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情感和归属需求、尊重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其中,生理上的需求是最低层的需求,以衣食住为主。

 

但在网络版本的“新版马斯洛需求理论图”里,生理需求被升格为第二层次的需求,它的下方,是更底层的“wifi需求”。



玩笑归玩笑,但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对许多年轻人而言,WiFi确实已成为比衣食住行更基础更重要的需求。有餐饮界人士统计,有WiFi的餐厅要比没有WiFi的餐厅更受欢迎。

 

所以,WiFi这个刚需,农庄同样不容忽视。只有有了WiFi,游客才可以毫无顾忌地把农庄照片第一时间上传到朋友圈,形成品牌传播。


5、朋友圈里创建农庄地址


传播只是第一步,如何加强品牌印象、增加转化,才是我们的根本目的。

 

在朋友圈经常见到的一个场景是:有人晒出在某个农庄游玩的照片。底下留言就问:这是哪儿啊?主人回复了以后,还要接着问:具体位置在哪儿啊?

 

这时,最苦逼的“朦胧派”答案就来了:某某路一直走,到某某路,往前第几个红绿灯右拐,再走几百米,见到丁字路口右拐,然后……

 

讲述者生怕说不清楚,但说得越详细,聆听着越是一头雾水。这简直是用找藏宝图的方式,来考验用户对你农庄的热爱程度!



其实在科技发达的今天,这个问题很容易解决。庄主只要在微信朋友圈里,键入自己农庄的名称和地址就可以免费创建位置信息。游客在农庄发朋友圈时,“所在位置”一栏直接选择农庄名称即可。

 

当朋友圈好友看到晒图时,直接点击图片下方的农庄名称,即可找到农庄的具体位置。下次想慕名而去时,也可以直接点击导航。

 

由此可见,与人方便,自己方便。农庄提供用户的一切便利,用户都将加倍回报给你。


有人常抱怨农庄是个烧钱的行业,但是,看看台湾农场的那些文创,再看看泰国瑞士风情绵阳农场,其实,好的农庄不烧钱,烧的是可再生的脑细胞。


作者:老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