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法指导】高中地理学法指导

 qoohappy446 2016-09-05

宋瑛瑾中学高级教师,八中地理教研组组长。全国中学地理教育研究会会员,大连市骨干教师,大连市高考复习备考命题组成员,校学术委员会委员。多年从事高三地理教学工作,教学成绩突出,教学经验丰富。



在高中的各门课程中,地理学科文理交融,图文并茂且综合性很强。因此,在高中阶段,地理学科也成为同学们学习难度较大的一门学科。因此,学习高中地理就要针对不同的内容,分别采用不同的学习方法。

 

一、抓“原理”重“理解和运用”

高中地理中的自然地理(高中地理必修一)主要属于理科内容,尤其是其中的地球运动及时间计算、太阳高度角、各种日照图以及气候、洋流、各种等值线图等内容,需要较多的逻辑思维,具有明显的理科的严密性与逻辑性。学习时,理解重于记忆,学习时一定要侧重于对地理原理、地理规律的理解运用,联系实际分析、解决问题。同时还应多练习、多画图,这样才能融会贯通地把握所学的知识。

 高中地理中的人文地理(高中地理必修二)和区域地理(高中地理必修三),主要属于文科内容。学习时注重理解基础上的记忆很重要,学习时要多看书,要抓主干知识点,要多思、多想,善于总结,形成自己的看法。学习人文地理侧重于观点、方法的运用,并结合实际进行评价与反思。

 

二、抓“读图”明“空间”

高中地理是以区域为载体的一门学科,因此,识图、用图就成为地理学科最重要的基本技能。不论是自然、人文还是区域地理,都要重视图的学习和运用,采用图文结合的方法,才能更好地认识、理解和掌握各种地理事物和现象、地理规律和原理。地理内容纷繁复杂,但几乎所有的地理知识都源于它在相关图上的位置。因此,学习地理时要做到看书与看图相结合,学习中要经常读图、识图、分析图,把地图印在脑子里,并能在图上再现知识。这样,才能培养提升自己的观察力、想象力,并发展思维能力和记忆能力,从而进一步明了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空间联系、空间组合。

同学们学习地理,应该养成读图、用图的好习惯,培养读图、用图的能力,只要胸有成“图”,定能事半功倍。

 

三、抓“综合”重“联系”

综合性即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统一性,就是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内在联系及其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例如:为什么亚马孙河流域成为世界最大的热带雨林?这不仅仅是纬度决定的,与大气环流、地形结构、洋流影响也有密切关系。西欧为什么成为典型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影响因素也是多方面的。只有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综合性地分析问题,才能更好、更客观的解决实际问题。

高中地理不论是自然还是人文地理都表现为以人地关系为主线的显著特点,几乎所有的地理问题都跟人类的生产、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学习地理必须紧扣这条主线。高中地理的学习中,还会涉及初中的地理知识,涉及跨学科的知识,涉及高中各章节间的知识联系,涉及地图中知识等,因此,加强地理知识的综合与联系,把纷繁复杂的地理知识落实到具体的地理区域中去理解、分析、解决问题,这样才能使我们所学的知识得以融会贯通。

 

2016年8月29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