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代诗文鉴赏(五)

 老刘tdrhg 2016-09-05

古代诗文鉴赏(五)

(2008-05-16 23:00:50)

 [双调]沉醉东风·秋景

          卢挚

挂绝壁松枝倒倚,落残霞孤鹜齐飞。

四围不尽山,一望无穷水。

散西风满天秋意,夜静云帆月影低,载我在潇湘画里。

注释:①此曲写于元成宗大德初年,时卢挚在湖南宪使的任上。

          潇湘画:指的是宋人宋迪的《潇湘八景图》,是著名的一组平远山水画。潇湘,湖南境内两条江。

今译:崎曲的枯松倒挂在悬崖峭壁,残留的片片晚间落霞和孤单的野鸭在空中同飞。四周是数不尽的青山,远处是一望无际的碧水。西风萧萧,满天地一片浓浓的秋意。宁静的秋夜里,皎洁的月光映照着高挂白帆的船,载着我行驶在湘江上,仿佛置身在如画的潇湘美景里。

鉴赏:古人写秋多是一片衰颓萧条,而这首小令却别具一格,为我们绘出一片清朗明媚的秋色来。小令写的都是潇湘行舟所见,把一幅从黄昏到静夜的潇湘舟游景色逐一展示。视野所及,气象辽远阔大,潇湘两岸山水风物,都是作者感到心旷神怡,首先写的是悬崖上如龙飞动的崎岖枯松,再写云空的彩霞和野鸭齐飞的奇景,然后是青山碧水。画面色彩缤纷,飞动活跃。在这样的月夜行舟江上,恰如置身在画图中。结尾一句就是表现了这样的意境,写活了作者的陶醉忘情之态。

   [双调]沉醉东风·重九

            卢挚

题红叶清流御沟,赏黄花人醉歌楼。

天长雁影稀,月落山容瘦,冷清清暮秋时候。

衰柳寒蝉一片愁,谁肯教白衣送酒?

注释:红叶:唐代有红叶题诗配佳偶的故事。传说某宫女题诗在红叶上,投入御沟承受水流出宫外,被一书生拾得,后来终于巧结良缘。

白衣送酒:东晋陶渊明重阳节在宅边菊丛摘菊,好友王弘派童仆(白衣人)前来送酒。陶渊明当即酌饮,醉而归。白衣,古代官府衙役小吏穿白衣。

[今译]把诗题在红叶上让它带着情意随御沟的流水飘走,观赏菊花醉卧倒在歌楼。看万里长空有几只雁影奋飞,月落零,寒蝉凄啼,满天地一片悲愁,这时候有谁能送酒来同我一起消忧解愁。

鉴赏:这首小令描写重九景色,抒写作者的淡淡哀愁。首句用题叶御沟的典故,但只用红叶和黄花相对写秋色。中三句写暮秋时节,天高云淡,视野宽阔,几只迟归的大雁,在长空疾飞,显得稀稀落落。秋月西沉,天光转暗,山影也显得狭长而呈清瘦。这是用稀疏雁影和山容消瘦渲染寂寥冷清的气氛。结尾写寒蝉衰柳的景色,进一步写秋色的萧瑟。结句写作者渴望有朋友送酒来与他一同消忧解愁,透露出作者所以愁忧,就是由于世态炎凉,没有知心朋友。全曲所写的景是清冷的景,情是淡淡的愁情。情景交融,自然天成。

 [双调]沉醉东风·送别

        关汉卿

咫尺的天南地北,霎时间月缺花飞。

手执着饯行杯,眼搁着别离泪。

刚道得声“保重将息”,痛煞煞教人舍不得

“好去者望前程万里!”

注释:①阁:同“搁”,禁受之意,这里有勉强噙住的意思。

           煞煞:副词,极、很。

今译:眼前的人近在咫尺,一会儿就要各分天南地北,霎时间眼前恍如残月相照、百花零落飘飞去。双手捧起饯行的酒杯,眼含着凄楚的离别泪水。刚刚深情地叮咛一声:“请多多保重,善自将息!”已悲痛万分难以割舍分离。千言万语凝为一句:“好好去吧,愿你前程万里!”

鉴赏:这首小令,描写了恋人话别饯行之际的两情依依,分手瞬间的骤然心景,是一首令人赞赏的“长亭送别”曲。

      离愁别绪的描写,于古人之作中随处可见,而这首小令却有独到之处。它通篇不用长亭别柳、冷风凄雨作铺垫,仅写了送行人的几个动作、表情和断续的几句肺腑之语,便将依依惜别、难舍难分的亲人别离情景表现的细腻贴切,深沉动人。最后的勉励:“竟无语凝噎”写尽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分别之感,那么关汉卿笔下的“有声”则更令读者“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仅此而赢得了令柳永的[雨霖铃]“不能专美于前”(梁乙真《元明散曲小史》)的评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