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广西方言

 荷香月暖 2016-09-05
点击认领
开放分类:广西文化方言语言
广西方言,使用地区的人口来源复杂,语言或方言种类繁多,操各种语言的人长期杂处共存,各种语言和方言互相吸收融合,不断丰富发展,使得钦廉片方言呈现出独特的语言面貌。广西汉语中流行最广的一种方言,属汊语粤方言。又称白话。使用人口1500多万。主要分布桂东南。以桂东北的贺县至桂南的南宁市、凭祥市为分界线。编辑摘要
目录
1方言文化
2方言笑话
3客家话研究
4语音词汇
5语法分析
6广西各地方语言介绍
广西方言 - 方言文化方言是指一个地方的语言,是没有文字的语言,广西有十几个少数民族方言的种类实是甚多,在广西的每一个小区域都分布着好几种不同的方言,方言在广西已成了一种不可多得的文化,但这种方言文化正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没落。
广西方言图册一提到壮族,大多数人都会认为壮族人就一定会说壮话,非也!据老一代前辈们说,连他们都不会说壮语,甚至连壮族的服装都没有穿过,更不用说会唱刘三姐的山歌了。现在会说的一种方言只是在一个县城里流通的其中的一种,县城里还有好几种不同的方言。可想而知,一个偌大的广西该会有多少种的方言的存在啊!奥语其实也是一种方言,一般广西与广东大多数人都会说奥语.不过广西人与广东人说的奥语是有所差异的,广西称奥语为白话,把奥语更简单化,更通俗了。我十几岁才开始接触到奥语的,也没有怎么的去刻意学,只是耳熟能说罢了。方言是一个民族是代表,它是民族文化的一个缩影,但往往也会给后代带来一种无形的后遗症。学校的老师都是用当地的方言来教书的.苦得我现在说的普通话,依然带有很浓的广西方言,例来广西人说的普通话在外人看来一向是二流的,但愿未来的人不会重走这样的老路。方言在某一个时期确实是广西的一种文化,但随着时代的进步,方言有一天会将被退出历史的舞台,成为一种独特的文化遗产。广西居住着壮、汉、瑶、苗等12个民族。由于历史、地域、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原因,形成广西区域内使用着多种的少数民族语言和汉语方言,各语言使用区域参差交错,语言之间相互渗透和影响的格局。全区总共有汉语、壮语、勉语、布努语、拉珈语、苗语、侗语等13种民族语言,其中,汉语方言包括平话、西南官话(即桂柳话)、粤语(俗称白话)、客家话、湘语、闽语等6种。除了回族使用汉语外,其他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有的民族还使用几种语言。广西方言种类之多,堪称中国第一。广西区语言的复杂局面是历史形成的,是几千年来各族人民不断交流、融合的结果。早在先秦远古时代,壮族先民就形成了自己的语言。如今,广西范围内以壮族为主的壮语人口约1550万,分为南、北两个方言区。回溯春秋时代,楚国的势力达到南海,汉语言进入广西,中原民族与广西的百越民族开始了历史开创性的文化对接。第一次高峰是秦汉时期实现首次中华大一统,设立桂林、象、南海三郡,征发百万军民戍守南疆,形成广西最早的独立的汉语方言———平话。到了唐宋时期,平话成为广西各民族比较统一使用的公共通用语。广西农村的粤语就是在平话的基础上形成的。
广西方言图册此后历朝戍边政策的需要,或者改朝换代的社会大动乱时期,大批汉、瑶、苗等民族迁徙、定居广西,各种方言得到极大的丰富、交融。元明之际,特别是贵州布政司的设立,西南官话即古柳州话取代平话成为广西的公共通用语,局部流通于桂中和桂北,清代形成桂林话。大量移民迁入是明清时期,人口来源主要是广东和福建,带来了粤语、闽语、客家话。而在桂北的全州、资源、灌阳等地,保持了较多的湘语特色。“中国的吉普赛人”——瑶族从隋唐时期逐渐进入广西,瑶语是中国最复杂的民族语言之一,有勉语、布努语、拉珈语三个语支。宋元时期苗族迁入广西,苗族支系之多,为中国少数民族之最,有黔东、湘西、川黔滇三个语支。苗瑶不同支系的语言不同,即使在同一支系内部,语言也有很大的差异。元朝,回族迁入;明清时期,仫佬、毛南族形成,水、京、仡佬族迁入,达到民族语言与汉语方言第二次接触、融合的高峰。在几千年的发展演变中,汉语方言深深地影响着各少数民族的语言,少数民族的语言也影响着汉语方言。方言,是各民族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每一种方言都承载了所属民族的文化渊源、变迁和思想价值体系。语言学、社会学、历史学、民族学、人类学等社会科学学科以方言作为研究的重要切入点,方言是破解古文字、地名、民间文学、民歌、地方戏剧等文化事象的密码,往往能令许多疑难问题迎刃而解。客家人对自己母语的保存意识较强,以客家话为荣,小孩子在家中必须用客家话交流,因此广西客家话内部具有较强的一致性,各地客家话可以相互通话,这是研究客家人独特文化传承机制的突破口。各色方言毕竟是几千年封闭自然经济的产物。社会在变迁,改革开放在持续深化,信息时代把人与人的距离拉近,人们的交际范围不断拓展,政治、经济、文化的联系加强,社会的客观发展要求推广普通话,实现顺畅交流,构建和谐社会。
广西方言图册20世纪80年代以来,广西普通话普及的速度和质量前所未有。自治区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因地制宜,确立了“分阶段、分区域、分层次”的“推普”工作思路,采取先中心城市后向县城及偏远地区铺开;先抓窗口行业,然后全面辐射;先抓教师和师范毕业生及公务员的“推普”测试,然后再扩展到各行各业的做法。每年9月的“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如今已是第八届;以普通话为工作语言的人员需接受普通话水平测试。通过这些基本措施,我区“推普”工作规范化、标准化、制度化建设取得突破性的实质进展。正确认识和处理推广普通话和民族语言的关系,国家法律法规给予了明确的指引。《宪法》规定:“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通用语言文字法》、《民族区域自治法》、《义务教育法》等均对语言文字、民族语言文字的规范使用有具体规定。方言在“推普”潮流中保持着自己应有的语言和文化地位。语言没有优劣、尊卑的分别,推广普通话是使人们具备双语的能力,在会说方言的基础上,还要会说普通话。推广普通话不是简单地“统一”语言,更不是要消灭方言,而是实现语言的主体性与多样性的和谐统一。广西作为一个民族自治区,大约80%的人是双语者。依据国家的法律和民族政策,广西实施双语制,既使用少数民族语言,也同时使用全国通用的汉语和汉语方言。双语现象和双语制体现着民族平等、团结和互助的国家民族政策,有利于民族的发展。
广西方言图册方言是方言区的人们继承母文化、感情沟通的工具,少数民族语言是少数民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可或缺的凭借。曾几何时,雪村一首《东北人都是活雷锋》带着“俺们那嘎”的东北味传唱大江南北,它的流行,得益于方言的揉入。一些网民自发成立方言网站、录制方言歌曲,“壮族在线”网站就是典型代表,民间宣传和保护方言的合法合理行为,值得尊重。不少旅游景区,能够用少数民族语言哼上几首山歌、民歌是导游的必修课,这能拉近游客与少数民族风俗的距离……方言与文化传播的关系,不是为了推广方言,扩大方言的流通范围,而是发挥方言具有生动、鲜明、灵活的语言表现力,更好地挖掘地方文化、乡土文化的魅力,使之更容易被大众文化所理解、所接受。方言需要适度的发展空间,过分炒作方言、抬高方言的地位,或者贬损方言,使之低级趣味化的行为,都必须反对和制止。
广西方言 - 方言笑话有广西人讲普通话,咬字不准,常带明显的地方口音。普遍的是将空读成公,口念成狗,风又念疯,由此闹出以下笑话。
广西方言图册有朋友远到,一般吃饭必上一盘田螺,主人夹起一颗田螺一看说:公的!便弃之。又夹一颗又道:公的!又夹又弃,嘴里不断嘀咕:又是公的朋友非常惊讶,心里想:厉害,广西人厉害,连田螺公母都看得出!也是请朋友吃饭,广西主人有点感冒,发现自己坐在空调风口下,便说:我感冒,不能坐在疯狗边。讲完便换座,朋友不乐意了,啥意思,我是疯狗?闹出了一场误会!
广西方言 - 客家话研究客家分布片点,通行客家方言。客家方言又称“客家话”,或“涯话”、“麻介话”、“新民话”、“土广东话”。它是汉语方言中比较一致的方言。客家话以梅州话为代表。客家话是广西汉民族中第三大方言,分布相当广泛。在陆川、博白、浦北、合浦、防城港、钦州、灵山、贵港、宾阳、贺州(原贺县)、昭平等县市,客家话是当地的主要交际语言。
广西方言图册研究客家语言,探讨它的形成对于客家民系的确立具有极重要的意义。客家话分布的地区如此广大,是与客家人千百年来一次又一次地迁徙有很大的关系。客家人虽然屡遭战乱、饥荒、械斗等劫难,但仍能勇往直前,兴家立业。客家人一般以家庭、氏族为单位聚集而居,保持着客家人的文化风俗习惯,发扬勤劳朴素、勇于开拓、团结奋进的精神。客家人经常外出谋生,四处闯荡,他们身处异乡,势单力薄,必须加强内部的团结,而语言就是维持内部团结的最好手段。正如客家祖训所说:“宁卖祖宗田,不卖祖宗言。”他们把不讲客家话看成是忘本叛祖的行为,婚姻习俗,往往以是否会讲客家话为前题,语言对婚姻起了“鹊桥”的作用。也正是如此,使客家人的后代顽强地保留客家话而世代相传。即使到了非客家地区,甚至海外异国也是如此。客家话是汉族八大方言:北方、吴、湘、赣、客家、闽南、闽北、粤之一的重要方言。广西客家方言又可分三种:1、梅州声(话)2、河婆声3、河源声。梅州,古称嘉应州。广西客家人很多来自嘉应的五华,这些人操纯正的长乐(五华)口音。其语音有一个特点,就是有一些字,如田、米饭、筷子、树、草、河、多、少、古典等的读音与现行的普通话相同。据张春云先生考:这支人从梅州地区辗转到贺县、钟山、平乐、荔浦、蒙山
广西方言图册等县。今贺县的桂岭、莲塘、贺街、鹅塘、八步、黄田、沙田北半部,步头、黄洞;钟山县的西湾、望高、英家、羊头;平乐县的源头镇及荔浦、蒙山县的客家人均属这一支。另一支来自广东河婆(今揭西县)一带,人数次之。梅州话和河婆话基本上一致,只是个别字词读音有些小差异。如称筷子(或筷条)为“箸”,痛叫“疾”,饭读“p澚n”。操河婆话的,今昭平县全境的客家人;贺县的公会镇、沙田镇的南半部、大平等其他一些乡镇;苍梧沙头镇,均属这一支。另一支河源客家声。这支河源声来自广东河源市,人数较少。其口音融入了当地白话方言,故与梅州话的差别较大。清咸丰年间,他们离开河源从珠江口溯西江转溯贺江而在贺县、钟山县择地而居。故今贺州市的仁义镇、信都镇的钟氏、廖氏,钟山县立头乡的李氏,贺县的黄田、莲塘、鹅塘、沙田等乡镇均有河源客家声。其姓氏有李、包、邹、周、张、徐等。
广西方言 - 语音词汇声母的特点:
广西方言图册1、古浊塞音和塞擦音如。并、定、群、从声母字,不论是平仄,大都为送气音。2、古晓,匣母的合字,多变读F-,如:辉、怀、花、回。3、部分古非、敷、奉母字,口语中念重唇音声母P-,P-,保留了古语特点,如:飞、斧、肥。4、古见组声母细音今读大都保持舌根音及喉音K,K、H,如:基、记、九的声母是K,“希、喜”的声母为H。5、大都有唇浊擦音声母V,如:物、碗、威、湾、还。广西客家话和普通话的词汇差异主要表现在来源、词义、构词等方面:1、来源差异主要表现在古词语的沿用,方言的创新和外来语的借用上。有一部分古词语在客家方言的日常口语中是普遍使用的,但在普通话中一般只出现在书面语里或作词素使用,日常口语则不同。如:索(绳子),禾(稻谷),乌(黑),饥(饿),朝(早晨),昼(中午),沸(沸腾)。另一部分是客家方言独自保留的古词语,如:铳(鸟枪),炎(烤),该(担、挑),晡(下午或傍晚)。从方言创新看,有一些方言词语是由于反映本方言区独特的自然环境、历史状况、风俗习惯、土特产以及不同的造词习惯形成的。如:春(蛋),猪红、猪旺(猪血),长生板、大料(棺材),头那(脑袋),婿郎(女婿),目汁(眼泪),睡目(睡觉),舌嘛(舌头),食朝(吃早餐),食昼(吃午饭)。从吸收其他方言或借用外来语看,如吸收粤方言的“岩”(刚刚、合得来、合适),靓(漂亮、美好),呖(聪明,能干),论准(糊涂,不灵便,不得体),车大炮(吹牛)。有些借用来自英语的,如:波(球),波珠(轴承的滚珠)。从对外国传入的物品名称加“番”“洋”字,如:番茄(西红柿),洋烛(腊烛),洋楼(楼房)。
广西方言图册2、从词汇意义的差异看,有些是同义异形的,如:叫(哭),面(脸),热头(太阳),火蛇(闪电),心舅(媳妇),狗虱(跳蚤),翠目睡(打瞌睡),伯姆(伯母),家官(公公),家娘(婆婆)。有些是同形异义的,如:古典客家话指故事。打靶,普通话指按一定规则对设置的目标进行射击,而客家话是指枪毙。有些是词形相同,但意义范围大小不同。如:唇,普通话指人或某些动物口的周围的肌肉组织,客家话除了具有这层意义外,还有器物的口和边缘的含意,如:锅唇、桌唇、河唇。烧,普通话有使东西着火,加热使物体起变化的意义,而客家话除上述意义外,还有柴火,如割烧,热等意义。吹,普通话除了有合拢嘴唇,用力出气,吹气演奏,气流柔风等流动的意义,还有夸口,破裂或不成功等意义,而客家话只有前一部分的意义。客家话用光字的地方,普通话则用亮或明,如:月光(月亮),天光(天亮或天明)。另从词法功能上的差异看,客家话一词多义较多,如客家话的鼻字,除作名词(鼻孔)外,还作动词(闻、嗅)。爱,除作动词(喜爱)用外,还作助动词(要)用。烧,除作动词(燃烧)外,还可作形容词(暖和)和名词(柴火)。最后从修词的褒贬,感情色彩看,客家话的男性老人称老人家,或老伯,贬称老货,或老家伙,普通话称老头儿,贬称老头子。3、构词差异主要表现在词素次序,重叠式,附加式和单复音词等方面的不同上,如词素次序不同。客家话说紧要,普通话则说要紧。尘灰(灰尘),闹热(热闹),牛公(公牛),人客(客人)等;从词的重叠看,如:碗碗(每一碗),间间(每一间);附加式和单复音词不同。亲属的称呼,客家话是不用重叠的方式,而是用前缀十单音称谓的方式来称呼,如:阿公(公公),阿伯(伯伯),老弟(弟弟),老妹(妹妹)等。中心词在后,前加修饰性的重叠音,如:熬熬条(大声地不停吼叫),钉钉企(笔直地立着)。
广西方言 - 语法分析语法方面除上述构词方面的差异外,还有其它方面的差异:
广西方言图册1、人称代名词的领属格可以通过变韵调和加“既”(个)的方法来表示,如:主格涯(我),领属格:涯既(我的)。2、特殊疑问代名词:脉个(什么),满人(谁)?样般(怎么样)?做脉个(干什么)?等。3、客家话有特殊的位置,动量配搭关系,如:名动词人歌衣服被子星田叶饭走量词只条身番只丘皮餐转摆4、双宾语的位置比较灵活,如:涯畀渠一件衫(我给他一件衣服)涯畀一件衫渠(意同上)其他通过变调的方式来表示近指和远指等,在客家歌谣中都有较灵活的运用。
广西方言 - 广西各地方语言介绍粤语广西汉语中流行最广的一种方言,属汉语粤方言。又称白话。使用人口1500多万。主要分布桂东南。以桂东北的贺州市至桂南的南宁市、凭祥市为分界线。线的东南主要说粤语,几乎占广西总面积的1/3;线的西北说粤语的不多,分布也较分散。广西粤语与广州话相近,互能听懂。一部分粤语居民迁入少数民族地区杂居,吸收了少数民族语言成份,形成如勾漏粤语等与广州话相异较大的土语。梧州粤语 汉语粤方言的次方言,在粤语中与广州话最接近。主要分布在梧州市,平南县大安、丹竹、武林3镇,桂平县城及江口镇、金田镇、南木镇,苍梧县城,贺县县城及附近。内部差异很小。使用人口近100万。以梧州话作代表,语音系统声母21个,韵母46个。邕浔粤语 汉语粤方言的次方言之一。与梧州粤语比较相近,能互相听懂。语音系统吸收了少数民族语言特别是壮语的成分,元音普遍高化,多 类韵母。主要流行于邕州、浔州两岸交通便利的城镇,如南宁市及邕宁县、崇左县、宁明县、横县、平南县等县城以及柳州市部分地区。以南宁市为代表点。勾漏粤语 汉语粤方言的次方言之一。在粤语中使用人口最多,在800万以上;与广州话差别大。主要分布在玉林及梧州两地区13个县市(除平南县、桂平县城外)。音系复杂,声调有10个,是广西汉语方言中声调最多的一种。有汉语粤方言中极为少见的b、d浊声母。许多字 韵尾失落,如“两”读为lal23°∞词汇很有特点,如平南环城土语“汤”读为S nj21(音与“顺”同)。钦廉粤语 汉语粤方言的次方言之一。内部差异小,与邕浔粤语基本相同。主要分布钦州市、合浦县(旧称廉州)、浦北县、防城县、灵山县及北海市。语言特点是有舌面音声母 ,没有撮口呼y,声调有的地方只有7个(如合浦)。官话西南官话 汉语北方方言的次方言之一。使用人口700万左右。流行于桂林市各区县、柳州市各区县、来宾市各区县、河池市区和河池部分县,以及梧州、百色的部分县市。除桂林市及附近地区外,其他地区以柳州官话为标准音,内部差别不大。广西人民广播电台长期开办以柳州官话为标准的播音节目。桂林官话 属汉语北方方言的西南官话。主要流行于桂林市(含郊县)及桂北一些地区,使用人口80多万。鼻化韵的的鼻音成份明显比柳州官话浓,声母中n与l不分,词汇有特点,如“热水”称为“ lài 水”。柳州官话 属汉语北方方言的西南官话之一。流行地域及影响相当广泛(见西南官话)。以柳州市(人口60多万)为代表,语言主要特征是音系简单,词汇与语法上古今、南北兼收并蓄,并以通用语为主,明显特征是有鼻化韵、夹杂入声(喉塞音)塞音尾(广泛流行于其它地区的没有入声韵尾)。主意系统排列为:声母16个韵母36个,声调4个。客家话属汉语客家方言粤西次方言,流行于客家人居住区。内部差别不大,互能听懂,语音系统受粤语影响较复杂,与广东省梅县客家话差异较大,词汇和语法与普通话大体相同。使用人口约500万左右。广西客家人祖先大都是于清乾隆年间陆续从广东省梅县嘉应州(今梅县市及梅县地区)沿西江迁人,现主要分布在桂南、桂东和桂中的陆川县、博白县、浦北县南部、合浦县东部、贺县、钟山县和昭平县相邻地区、黎湛铁路沿线;桂平县、平南县、象州县、来宾市、宾阳县、玉林市各县市客家人居住人口都超过20万;柳州市、贵县、鹿寨县、南宁地区、钦州地区、百色地区、河池地区、桂林地区等也散居着不少客家人。以陆川话为代表,语音系统声母23个,韵母48个。平话平话主要使用于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北各地和湖南省与广西毗连的道县、宁远、蓝山和通道侗族自治县等十多个县的集镇和部分农村中。此外,在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的富宁县等地也有一部分人使用
     
    平话。关于使用平话的人口,之前的数据都说明使用平话的人口大约200多万人。这个估计数字显然偏低了。根据我们的最新调查材料,三省(区)使用平话的人数远超200多万人这个数字。在广西,以平话为母语的大约就有数百万人之多。广西平话大体可以分为桂南平话和桂北平话两片。桂南平话主要使用于宾阳、邕宁、横县、贵港、上林、马山等县和南宁市郊区以及左、右江流域的一些集镇和部分村庄中。桂北平话主要使用于桂林市郊区和临桂、灵川、永福、龙胜、富川、钟山、贺县、融安、融水、罗城、柳江、柳城等地的集镇和村庄中。桂南平话内部的一致性比较大。在桂北平话中,融安、融水、罗城、柳江、柳城的平话比较一致,它们跟桂南平话也比较接近,以声调为例,融安平话六个舒声调中有五个调的调值分别与桂南片的心墟平话相同或相近似;而广西灵川、龙胜等地的平话因受湘方言和西南官话的影响,跟融安、柳城等及桂南平话的语音差别比较大,最显着的是入声韵的塞音韵尾[-p-t-k]消失,变成开尾韵母,原来的入声调或自成调类,或并入其他舒声调。请比较下列心墟、宾阳等四处平话的声调,并拿南宁白话和广州话作为参照。从调类、调值的异同情况来看,云南省富宁县的平话跟桂南平话基本相同,而湖南南部的平话则与桂北灵川等地的平话相近。因此,平话方言可以分为下列三片:1.桂南平话,包括桂南和云南富宁一带的平话。2.融柳平话,包括桂北的临桂(五通和两江等地区)、融安、融水、柳城、罗城、柳江等地的平话。3.灵龙平话,包括桂北的灵川、龙胜、富川、贺县、钟山和湖南省南部各县的平话。融柳平话和灵龙平话在《中国语言地图集》里,都叫“桂北平话”。使用平话的人,其民族成分绝大多数都是汉族,但广西龙胜县泗水和江底一带的部分红瑶和富川县的平地瑶均已放弃了自己的母语而改用平话。南宁市西部和邕宁县部分地区的壮族,罗城黄金、龙岸一带的壮族、仫佬族和湖南通道县的侗族也有不少人兼通附近的平话,连他们的民歌也多用平话来编唱。平话在各地的自称不大一致,南宁市郊区、邕宁、平果、桂北的临桂和湖南的宁远、道县、通道等地自称平话;融安、融水、罗城、柳江、柳城一带自称百姓话。到了唐宋时期,平话成为广西比较统一使用的公共通用语。平话:名称古代即有,涵义至今不明,属汉语何种方言尚无定论。闽方言属汉语闽方言闽南次方言,又称福建话。方言居民祖籍多在福建南部漳州府,进入广西已有500多年,现主要分布在西江上游各支流两岸及南流江两岸的平南县、藤县、桂平县、苍梧县、柳州市、贺县、罗城县、来宾市、邕宁县、博白县、陆川县、玉林市、北流县等地,并散居桂林地区、河池地区、百色地区、钦州地区各县市,使用人口约30万。内部差异不大,基本上能互相听懂。音系复杂,鼻音重,有鼻冠音声母mb、清鼻音声母h 。以平南闽南话为代表,语言系统排列为:声母18个、韵母63个、声调10个。
相关文献
万方数据期刊论文广西方言研究:回顾与思考 - 学术论坛 - 200932 ( 3 )
万方数据期刊论文广西方言研究专栏 -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 201125 ( 4 )
万方数据期刊论文析广西方言区应试人普通话语音失误原因及解决途径 - 语文学刊 - 2009 ( 13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