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贸晖新知】加药≠保健与无病=〉深度揭秘猪健康的本质!

 有君生活 2016-09-05


欧盟已于2006年1月1日起全面禁止在所有动物饲料中“加药”;北美、东南亚及其他国家也严格规范少数抗生素的添加;2007年中央1号文件也鲜明提出“要积极推广健康养殖模式,改变传统养殖方法”。但现实是我国绝大多数猪场往饲料中广泛“加药”已成为防范疫病的主要手段。


据对近50个年出栏五千头以上的家庭猪场调查,每头出栏猪平均“加药”成本为19元左右,有些家庭猪场高达35元以上。更为可怕的是,一些家庭猪场已经对药物产生了相当大的依赖性,这些猪场老板无奈的告诉笔者:“如果不加药,猪群就不安宁。我也知道让猪经常‘吃药’不是好事,但却没有更好的方法。”


  办法是有的,只是我们许多家庭猪场业主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观念,没有从本质上认识到猪群的健康源自良好的栏舍环境、均衡营养、科学管理与主动免疫功能的提升,从而难以走出把“加药”当成“心理安慰剂”的怪圈。


美国知名养猪专家候大卫先生在中国养猪行业服务多年,在他的《猪场健康管理策略》一书中旗帜鲜明地提出观点:生产者应该主要通过自身的管理努力去控制疾病,而不是依赖“魔力弹”式的药物;“加药”是在所有措施都用尽了仍不奏效时的最后选择。
  

1、“加药”为什么
  1.1人们习惯在一些阶段(如产前产后、断奶前后、转栏前后等)在饲料中“加药”,其主要期望的目标是预防猪病发生。其药效本质是通过抗生素类添加,起到杀灭或控制肠道/呼吸道病原微生物繁殖的作用(如往仔猪、生长猪饲料中添加“阿莫西林、氟苯尼考”等)。


  1.2通过抗生素添加,使其排泄分泌物的病原微生物减少,从而使其后代得母源性猪病的机会减少(如在母猪料中“加药”)


  1.3有一定的促生长作用(但至少抗生素添加促生长的作用机理仍未定论,至少欧盟不会再有人研究了)。


  1.4周边有疫情时作为“心理保险性”预防措施。
  

2、“加药”的负作用
  2.1、药物不总是杀灭或抑制病原菌,对有益菌(如双歧杆菌、芽孢杆菌菌等)也会“下手”,从而对维系肠道正常的微生态菌丛产生不利影响。(对消化系统不利)


  2.2、有证据表明,几乎所有的药物都会使机体产生更多的过氧化物如“自由基”;这等于加剧了对机体组织与器官的损伤,进而导致免疫功能的损害。(对免疫系统不利)


  2.3、一切药物,不管是由肠道吸收进入血液循环,还是只在肠道发挥作用,均需要机体的耗能才能代谢,也就是说药物的代谢需要消耗机体营养。部分药物经肝代谢时会加重肝脏负担和排泄时的肾脏负担。(对内脏器官有很大的损伤)


  2.4、“是药三分毒。”药物不是营养素,一切药物对于猪体来说,都是“异物”。 “异物”在机体运转代谢都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并成为新的应激原。(加大应激反应)


  2.5、许多药物具有苦味等异味时,会影响猪的采食量,进而影响正常的生产性能发挥。众所周知,猪的味蕾是人的3倍还多,对饲料中丝毫气味的改变都很敏感。(影响正常采食量)


  2.6、长期或阶段性预防性加药(有些猪场长期在饲料中添加治疗量的药物)均会产生不同程度的抗药性,这常使生猪染病时的治疗用药显得束手无效。环境恶劣会促使微生物进化与变异加快,因而对抗生素的抗药性常会以超出人们想象的速度产生。(产生抗药性)


  2.7、长期“加药”会降低免疫应答反应,反而使抗病力下降,致使生长性能的潜力发挥受到限制,许多猪场中大猪阶段日均增重仅600克左右,这种现象与药物的毒副作用不无关系。(影响正常生长)


  2.8、虽然有抗生素的停药期(一般为宰前5~10天),但又有多少饲料厂家和猪场生产专门的宰前饲料。即使小中猪阶段添加,大猪阶段不添加,谁又能保证添加的药物在猪体内安全无残留,这种即使是痕量的药残(肌肉中、内脏中、脂肪中等)对人体来说谁能保证没有任何伤害。现在许多人害怕吃动物肉品,一个很最重要的原因是害怕吃肉的同时间接吃“药”。(药物残留严重)
  

3、“保健”的本质是什么
  3.1、“保健”的本质是保障所饲养动物的健康。一切有损于动物健康的措施均不能称之为“保健”。对生猪而言,一切为改善生猪生活环境(主要指有效温度、干燥度、空气质量、卫生状况)的努力和给予良好的饲养管理、提供均衡营养的安全日粮、在饲料或饮水中添加有益于机体健康(或免疫力提升)且无副作用的产品等行为,均可称之为“保健”举措。


  3.2养猪人要改变对“加药“的依赖,首先要从彻底改变陈旧的观念入着手。观念不变,一切不变。一个十分关键的观念是养猪人如何看待“生猪”,是赚钱的“机器”,还是赚钱的“伙伴”。如果是“伙伴”,那么就应该更多地给予“猪”人性化的关怀。从改善环境和创造舒适感作为切入点,采取积极有效的配套健康管理措施,不要让你的“伙伴”长期或阶段性吃“药”。因为吃“药”不仅损害了猪的健康,也削减了你的收入。


  3.3我们完全可以用非药物手段来达到预防猪病的目的。生物营养与生命科学的研究进展带给我们更好的选择。在保证适宜环境与安全均衡饲料的前提下,在饲料(或饮水)中添加有效的生物活性多肽制剂(超级酪多精、富畜美等)及易于机体吸收利用的有及螯合物(如福百肥、珍猪3号)、某些有确切成分的植物提取物(如牛豆油、丝兰属植物提取物等)等,均获得可喜的进展,且不泛成功的案例,上述产品可能是未来动物真正意义上的“保健品”。这些产品的合理使用,表明对动物的免疫机制提升、抗应激能力(抗病力)的增强、改善生产与生长性能等均有积极作用,并很少有负面影响的报道,且无有害残留之担忧。
  

4、小结与展望
  饲料中“加药”的预防措施迟早要退出养猪舞台。养猪人应尽早顺应历史潮流,主动采取更有效更长久的举措来取代多年来已成习惯的“加药”方式。欧盟在饲料中严禁抗生素添加多年以来,并未因不能“加药”而导致养猪业的动荡与生长成绩滑坡,许多猪场通过提供更人性化的饲养条件(如取消限位栏,享受阳光,更大生活空间等)和添加有益动物健康的保健品,反而使生猪的表现更佳。


真正意义上的保健品应该具有能提高动物的免疫机能(提高T细胞、B细胞、巨噬细胞的数量与活性)和能更好地维系动物肠道微生物生态平衡内环境的基本功能,并且对动物不产生负面作用。一切“药物”应是以治疗为主,或合理用于紧急疫情状况下的应急预防(兽医师指导下),而与日常维护动物健康的“保健”无关。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