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水稻颖枯病

 止水拥云 2016-09-05

异名:水稻谷粒病、稻谷枯病


简介:水稻颖枯病仅侵染谷粒颖壳,发病早的可使稻株不能结实;发生迟的则影响谷粒灌浆充实,千粒重明显降低。此病广布于世界各稻区。在我国以南方稻区为多见,一般发生为害不算严重,但个别年份和个别地区,可造成严重损失,如在浙江萧山一带。


水稻颖枯病—苍白色似缺水状萎凋,渐渐变为灰白色或淡黄褐色 ↑


水稻颖枯病—内外颖尖端或基部呈紫褐色,护颖呈暗紫褐色,而穗轴和枝梗均为健全绿色 ↑


水稻颖枯病—稻穗呈直立状而不易弯曲,发病谷粒大多数呈现不饱满或者不结实 ↑

水稻颖枯病—病粒放大 ↑


 

为害症状

 

[为害症状]受害谷粒初在颖壳端部或侧面现褐色椭圆形小斑,后病斑逐渐扩大至谷粒的半部或全部,病斑边缘深褐色,中部色泽变浅,终呈灰白色,斑面散生针头大小黑粒,此即为本病病原菌分生孢子器。被害谷粒因染病的早迟而成空壳、瘪谷、半充实等三种受害情况。

 

 

病原物

 

[病原]病原菌为半知菌亚门茎点霉属Phoma sorghina (Sacc.) Boerema et al = Phyllosticta glumarum (Ell. & Tr.) Miyake。分生孢子器球状或扁球形,黑褐色,顶端孔口呈乳头状突起,壳壁薄,膜质,初埋生于颖壳表皮下,成熟时突破表皮外露。内生分生孢子自孔口涌出。分生孢子椭圆形或卵圆形,单胞,无色至淡色,成熟后遇水湿成群自孔口涌出。

 

 

侵染循环

 

[侵染]病菌以分孢器在病谷粒上存活越冬。以分生孢子作为初次侵染接种体,借风雨传播,当水稻抽穗后,侵入花器及幼颖致病。

 

 

发生因素

 

[发生规律]通常在稻株抽穗扬花期如遇暴风雨,稻穗互相摩擦产生伤口,有利病菌侵入而病重;偏施过施或迟施氮肥,植株贪青,成熟延迟,也增加侵害机会;一般倒伏田地面温湿度高,有利病菌孢子发芽侵入,病粒增多。

 

 

防治方法

 

(1)播种无病种子 在选用无病种子基础上厉行种子消毒,方法同稻瘟病。

(2)及早处理瘪谷,最好烧作灰肥,以减少病菌来源。

(3)加强肥水管理 避免偏施迟施氮肥,增施磷钾肥;适时适度露晒田,使植株转色正常,稳生稳长,延长根系活力,防止倒伏。
(4)结合防穗颈瘟抓好穗期前后喷药预防。在历年罹病的地区或田块,在始穗和齐穗期各喷药一次,必要时在灌浆乳熟前加喷一次。另外根据天气预报,掌握抽穗前风雨到来前或后喷药1次,可减轻发病。用药除参照稻瘟病外,也可喷施30%氧氯化铜悬浮剂600倍液,或77%可杀得悬浮剂800倍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