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9月05日 东方网记者徐程9月5日报道:今天上午,刚刚在吴中路发生碰擦交通事故的魏女士和纪先生来到上海市机动车物损交通事故保险理赔服务中心利港分中心,因为事故后在交警引导下第一时间拍照取证,双方对事故责任也无异议,仅仅一个多小时,他们就办好了理赔手续。
根据上海保监局和上海市公安局联合颁布的《上海市机动车物损交通事故快速处理实施办法》,上海市保险同业公会日前发布通告,9月起,上海纯车损事故理赔无需交警开据事故认定书。今天上午,上海市交警总队事故处相关负责人提醒:方便是有前提的,出了物损交通事故,必须记住第一件事就是下车拍照,固定证据。否则,一旦物损超过2000元,必须重新回到事故发生地交警部门报案处理,程序繁琐。
上海市交警总队事故防范处民警吴皓告诉记者,以前物损事故发生,一般的处理流程是:双方协商签订协议书,然后到事故理赔中心评估定损,超过2000元的根据理赔合同需按责论处,随后找事故理赔中心驻点交警开具事故认定书,最后保险公司理赔。新规出台后,虽然省去了开具事故认定书的环节,但前提是事故双方必须在发生事故后第一时间拍照拍视频固定证据,否则一但超过交强险限额2000元,保险公司可能会让你重新回到事故发生地交警部门报案,交警将根据事后报案处理的流程展开重新调查,整个过程可能要超过两个礼拜。
吴皓表示,新规出台的目的是培养机动车驾驶员自行处理物损交通事故快处快撤的意识,减少道路拥堵。每天上海发生大量物损交通事故,但不少驾驶员还是习惯了报警等待处理,高峰时段很容易造成道路拥堵连锁式反应。“根据公安部的相关规定,交警到场处理,不仅要处理事故,还会对事故中违法方进行处罚,同时还要对双方不快处快撤的行为进行处罚。”
据上海市保险同业公会相关负责人介绍,为了方便市民同时减少道路拥堵,今年6月保险与公安部门联合出台了此项规定,同时推出了“快处易赔”微信线上处理平台。3个月线上处理事故2500多起。记者了解到,从效率来说,线上处理最高,整个理赔过程除了在资金结算的最后环节需要碰面,其他都可以在网上解决。“据我们统计,使用'快处易赔'处理事故,完成全部理赔环节的最快纪录只花了40分钟。”来源: 东方网沪交通事故理赔简化 《协议书》可作保险理赔依据2016年09月02日原标题:沪交通事故理赔简化 《协议书》可作保险理赔依据
据《劳动报》报道,上海市保险同业公会宣布,根据《上海市机动车物损交通事故快速处理实施办法》,交通事故理赔流程将简化。即日起,持《道路交通事故自行协商协议书》至“理赔服务分中心”处理的当事人,如果在办理定损、理赔时可提供现场照片、现场摄录像等有效证据,《协议书》就可直接作为保险公司理赔依据,而无须再去申请更换《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
上海市保险同业公会发布的《通告》显示:首先,自9月1日起,对于进“理赔服务分中心”办理登记定损的,事故造成一方财产损失超过交强险责任限额的,无须凭《道路交通事故自行协商协议书》(以下简称《协议书》)及保险公司的定损单,再到“理赔服务分中心”设立的警务室申请更换《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简易程序)》。
其次,持《协议书》至“理赔服务分中心”处理交通事故的当事人,办理定损、理赔时可以提供事故有效证据的,《协议书》可以直接作为保险公司理赔依据。
第三,持《协议书》至“理赔服务分中心”处理交通事故的当事人,办理定损、理赔时不能提供事故有效证据的,事故任何一方财产损失超过交强险责任限额,且请求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理的,应当至事故发生地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报案。
此外,今年6月1日,上海市公安局和上海保险业还联合推出了机动车物损交通事故线上快处微信公号———“快处易赔”:事故任一当事人最快只需要10分钟,就可以完成定责、理赔一整套程序。驾驶员只需关注“快处易赔”微信公众号,点击“快处易赔”栏目,就会显示办理流程,只要4个步骤就能完成定责、理赔程序。
但需要注意的是,下列4种情形不适用“快处易赔”:1、交通事故中有人员伤亡;2、无牌(含临牌)或无证或无本市保单;3、涉酒涉毒;4、车辆无法移动的。(来源:东方网叶赟)
交通物损事故4种处理方式大PK:“快处易赔”完胜
2016年09月05日
上海观察作者:宗和 遭遇道路常见的交通物损事故,通常有四种处理方式。按照可操作性、方便程度、交通影响、处理成本、风险指数几项指数划分,哪一种处理方式最方便?
![]() 根据上海保监局和上海市公安局联合颁布的《上海市机动车物损交通事故快速处理实施办法》:9月开始,上海物损交通事故理赔无需交警开据事故认定书。
记者从公安交警部门了解到,要享受便利快捷的交通事故理赔服务,前提是必须现场拍摄好照片、视频。而同样是固定好照片,又以使用交警和保险部门联合推出的“快处易赔”微信号最为便捷。而现场没有拍照或视频固定证据的,则将十分麻烦。
记者将4类遭遇交通物损事故后常见的做法罗列出来,比较其各方面“指数”——
“快处易赔”微信号处理
可操作性:★★★★☆
方便程度:★★★★★
交通影响:★
处理成本:★
风险指数:★
“快处易赔”微信号是上海交警部门与保险部门联合推出的一项便民服务。只要关注这一微信号之后,一旦遭遇交通事故,当事人就可以打开这一微信号,按照上面的步骤引导拍照固定证据,其引导页面采用图例的方式,简明易懂。
更重要的是,这一微信号可自行定位事故发生地点,拍摄照片可直接提交至系统,便于民警快速认定。而且系统只允许上传当时拍摄的照片,当事人无法从手机中选择照片上传,这也保证了照片作为证据的真实性。
采用这一方式,双方认可度都有保障,因此达成一致协议的可能性也较高。
按照目前的实践,一般来说发生事故后双方下车拍摄照片耗时大约3分钟即可完成拍照,将车辆移至不影响交通的地方,再补充相关信息,大约耗时2分钟。
由于这一系统直接连通公安交警部门和保险部门,当事人无需再提交其他纸质证明,双方也只需在最后资金结算环节再碰面,其他都可以在网上解决。因为系统连接,信息周转快,目前使用这一方式最快只需40分钟即获得理赔,一般来说两天左右即可完成理赔。自9月理赔便民新规出台后,使用这一微信号处理交通事故的从日均20余起上升至50余起。
不过,这一方式只适用于双方当事人都在上海入保的情况。如果只是拍照取证环节,外地入保护车辆也可使用。
自行拍照协商处理
可操作性:★★★☆
方便程度:★★★★
交通影响:★★
处理成本:★★
风险指数:★★
按照新的规定,要想享受后续便利的理赔服务,当事人必须拍摄现场照片或视频以固定证据,再相约至理赔中心进行后续程序。
一般来说,经验丰富的驾驶员现场拍摄照片将会更加规范,耗费时间不多;对于新手驾驶员来说,可能需要花费更多时间来拍摄到可以说明问题的照片或视频。而且事故发生48小时后,双方必须一起到理赔中心处理。
不过,由于事故双方驾驶水平、经验等各方面差异,时常可能无法达成一致,协商难度较大。
按照新的规定,自行拍照、视频固定证据后,可省去开具事故认定书的环节,节约一定的时间。这样的程序理赔,最快也需要两天。
自行协商未拍照处理
可操作性:★★★☆
方便程度:★
交通影响:★★
处理成本:★★★★★
风险指数:★★★★★
交通事故发生后如果没有现场拍摄照片或视频,而是事后再处理,按照现在的规定需要回到事故发生地点,由属地交警部门进行调查。属地部门将首先调查事故的真实性,再通过调查对事故责任进行认定,开具相应的材料,以此到保险公司办理理赔。如果因时间推移,现场变化,没有证据可认定责任的,双方当事人可能将同等承担责任或进入法律诉讼程序。
按照这样的处理流程,交警调查环节就将需要两周左右的时间,耗时较长。此外,一些人自行协商认定责任,理赔时却拒不承认,因没有了现场再见次确认难度极大,因此存在很高的风险。
现场报警处理
可操作性:★★★★★
方便程度:★★★★★
交通影响:★★★★
处理成本:★★★★
风险指数:★
对于不少新手驾驶员来说,发生事故后第一选择是拨打110报警,等候交警到场处理。由于担心对现场造成破坏,这些车辆往往停放在原地,极其容易对交通造成严重影响。题图摄影:张海峰
事实上,报警时警方也会通过电话指点当事人拍摄现场照片或视频,即使交警到达现场处理,首先还是会要求当事人固定证据。
但根据公安部的相关规定,交警到场处理,不仅要处理事故,还将对事故中违法方进行处罚,同时如果当事双方因为没有快处快撤造成交通拥堵,还将被处以200元的罚款。(来源:上海观察作者综合)
上海出台交通事故理赔便民新规:关键“下车拍照”,否则更烦
2016年09月05日
核心提示
上海保监局和上海市公安局联合颁布的《上海市机动车物损交通事故快速处理实施办法》,9月开始,上海物损交通事故理赔无需交警开据事故认定书,前提是必须现场拍摄好照片、视频。 ![]() 上海保监局和上海市公安局联合颁布的《上海市机动车物损交通事故快速处理实施办法》:9月开始,上海物损交通事故理赔无需交警开据事故认定书。
记者从公安交警部门获悉,享受这一便利快捷的交通事故理赔服务,前提是必须现场拍摄好照片、视频。缺少这些关键证据,一旦物损超过2000元,必须 重新回到事故发生地交警部门报案处理,程序繁琐,时间更长。交警提醒驾驶员,发生交通事故,只要人未受伤,第一件事就是下车拍照,固定证据。
现场拍照、视频固定证据后可享理赔便利
据上海市公安局交警总队事故防范处民警吴皓介绍,过去发生机动车物损事故,一般是双方协商签订协议书,然后一起到事故理赔中心评估定损,超过2000元的事故根据理赔合同需按责论处,这时就需要找事故理赔中心驻点交警开具事故认定书,然后保险公司才会理赔。
而按照新的规定,事故双方如果在发生事故后第一时间拍照片、视频固定证据,即可省去开具事故认定书的环节。
今天上午9时,刚刚在吴中路发生碰擦交通事故的魏女士和纪先生来到上海市机动车物损交通事故保险理赔服务中心利港分中心。因为事故后在交警引导下第一时间拍照取证,双方对事故责任也无异议,仅用一个多小时就办好了理赔手续。
记者今天上午在利港分中心看到,作为事故现场证据,使用交警和保险部门共同开发的“快处易赔”微信号最为便利。
“因为这款微信号现场拍照不仅可以自行定位,并且只能上传现场拍摄照片而不能由手机中选取照片,因此具有较高的可信度。”记者在理赔分中心的警务室 里看到,电脑系统可在后台看到使用这款微信号拍摄的照片和其他信息,民警可以第一时间对事故责任进行判断,而且微信号连接交警和保险公司系统,当事人可直 接办理理赔。这意味着整个理赔过程除了在资金结算的最后环节当事人需要碰面,其他都可以在网上解决。
据了解,自“快处易赔” 微信号今年6月上线以来,已累计快速处理、理赔事故2500余起,最快40分钟即理赔到位,一般只需两天左右即可获得理赔。
未固定证据将回事故发生地警方报警
上午9时20分,两名驾驶员来到利港分中心,他们此前在高架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物损金额约8万元左右,但是因为现场未拍摄照片和视频,没有固定证据,他们不得不再次赶到位于殷高西路上的高架交警事故处理部门报案,并开具相应的材料。
据了解,按照新的规定,如果物损交通事故理赔金额超过交强险限额的2000元,保险公司将要求当事人重新回到事故发生地交警部门报案,交警再根据事后报案处理的流程,展开重新调查,整个过程可能要超过两个礼拜:“所以物损事故,下车拍照、视频非常重要。”
据悉,这样做主要是为避免有人恶意骗保。一旦接到交通事故理赔报警,如果缺少证据,理赔分中心警务站的民警将无法对事故真实性进行判定,需要当事人 到事故发生地交警部门报警处理。当地交警部门经调查后将开具认定书,对于已无法认定责任的则将开具事故证明,再由当事人协商或经法院诉讼解决,这样的过程 必然带来程序的繁杂和时间的延长。
事故处理新规会导致交通更加拥堵吗?
最近,市民秦先生从虹桥机场回家,车辆刚开出10分钟就发生拥堵,后来他才发现路上发生三起交通事故:“驾驶员就下车吵架,把路占了。”
一些市民担心,这样的处理方式鼓励市民下车后自行拍照、视频固定证据,有可能因驾驶员不熟悉情况带来交通进一步拥堵。
“新规出台的目的是培养机动车驾驶员自行处理物损交通事故快处快撤的意识,减少道路拥堵。”吴皓说,的确有部分驾驶员还是习惯报警等待处理,一般 来说拨打110后交警会在电话中引导当事人自行固定证据,即使民警到场也会首先要求固定证据,流程几乎和当事人自行拍照固定证据完全一样,但根据公安部的 相关规定,交警到场处理,不仅要处理事故,还会对事故中违法方进行处罚,同时如果当事双方因为没有快处快撤造成交通拥堵,还将被处以200元的罚款。
如何拍摄合格的“证据”照?
记者从交警部门获悉,拍摄合股的固定证据照片和视频并不难,只要能反映当时的情况即可。
据悉,最方便的方式仍然是使用“快处易赔”微信号,这一系统将以图例等方式引导驾驶员如何拍出合格照片。
据了解,虽然“快处易赔”微信号目前只针对在上海入保的车辆进行理赔,但即使是外地入保的车辆也能使用拍照等功能。
此外,公安部门也提供了一些事故现场拍照的要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