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识 | 中国建筑中的狮子形象

 timtxu 2016-09-05

编者按:本篇文章作为介绍中国传统小品建筑的编辑文章,从狮子形象的引入、形象的塑造、塑造狮子风格的演变、以及狮子形象在中国建筑结构中的体现等几个部分向大众介绍中国传统文化建筑中的狮子形象。主要参考资料为:《中国小品建筑十讲》楼庆西 著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同时,为能更好的促进大众的理解,也结合一些网络中的图片为内容做补充说明。中国营造学社纪念馆公众号子栏目“学识”,为的是能够更好的普及中国传统建筑的知识和文化内涵。




大门前的石狮子(图片来自网络


小品建筑与狮子形象

 


民间狮子舞(图片来自《中国小品建筑十讲》)

 

狮子的形象广泛存在百姓的日常活动中,长期以来深深被中国人所喜爱,不仅在传统民俗活动的舞狮中直接出现,也频繁出现在古代建筑的小品中和建筑的结构中。可见其形象在中国已经流行很长时间,并融入到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众所周知,狮子并非中国本土产的动物,为什么狮子作为一种瑞兽,从大到宫廷园囿、小到百姓人家中,都可以各种形象遍布其中呢?我们从中国传统的建筑装饰和建筑小品中,似乎能够找到答案。

 


天安门前的石头狮子(左)山西农村百姓门前的石头狮子(右)

图片来自《中国小品建筑十讲》


经过几千年的发展,狮子形象在中国建筑群里似乎是随处可见,例如:天安门、紫禁城、乾清宫、颐和园东宫门、北海永安石桥、富人大门前抱鼓石上的狮子,全国寺庙、衙署等前面也有。狮子本身是个典型的舶来品,但狮子却在中国的影响如此大,因而可以推断其逐渐融入中国传统文化和生活方式的过程,就是上至王公贵族和平民百姓接受狮子的过程,也是狮子的形象在中国逐渐适应和衍变的过程。

 


桥上的石头狮子(图片来自网络)



狮子融入中国的历史

 

 


汉代画像石上的老虎(左)山西民间虎头枕和兜布(右)

图片来自《中国小品建筑十讲》


在狮子没有出现在中华之前,我们更熟悉中国土生土长的老虎,它作为猛兽和兽中之王的形象大量存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在汉代墓室的画像石与画像砖上有大量虎的形象,站着的虎行进中的虎,回首凝视的虎,连虎头虎身虎尾都刻画得很细致而生动。

 

朱雀瓦当(图片来自网络)

玄武瓦当(图片来自网络)

青龙瓦当(图片来自网络)

白虎瓦当(图片来自网络)


在狮子成为中国的主流猛兽之前,老虎被看做是瑞兽,有很高的地位。在秦汉建筑屋顶的瓦当中,就有被称为四神兽的龙、虎、凤、龟的形象,传说这些瓦当是专门用在皇家宫殿建筑上的,可见这时的虎已经从兽类脱离而升华为与龙凤并列的神兽了。

 


自然界中的狮子形象(图片来自网络)


狮子原来生长在非洲与亚洲的伊朗、印度一带,传说在一千九百多年前的东汉时期,安息国(今伊朗)国王赠献狮子给汉章帝,从此狮子由异国他乡来到中国。然而狮子刚来中国的时候并未被视作深受,而是被视为异兽、奇兽,因为它凶猛,所以也是狰狞之兽,只能放在笼子里喂养。

 

佛教中菩萨与狮子形象的雕塑(图片来自网络)


古波斯国就以崇狮为时尚王者就是戴着金花冠坐在金狮,佛教也将狮子尊为兽中王,传说佛初生时有五百狮子从白雪中走来,侍列门前迎接佛的诞生。佛说法时也坐在狮座之上就如同法者,后来便有了文殊菩萨骑狮子的固定形象。随着佛教的传入,神化和艺术化了佛教中的狮子形象,加上狮子在原产地和在佛教中是有地位的,因而改变了狮子在中国视做狰狞之兽,开始步入人间生活和艺术领域。

资料来源:《中国小品建筑十讲》楼庆西 著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