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东北地理教本》及其发现

 汐钰文艺范 2016-09-05

1980年,历史学家何炳棣先生写过一篇《世界近现代史上笃笃实实最爱国的学校——南开中学》。我拜读后,与远在美国的何先生通过几次电话与信函,得知1931年秋冬,南开中学傅恩龄老师主编过《东北地理教本》,是当年的必修教材。我在南开中学工作多年,连老书库也进去看过,却没有发现这本书。经卞慧新老校友特别介绍,到天津图书馆古籍书库查找,也没有找到。


最近,一个偶然的契机,我与张伯苓教育思想研究会副秘书长董润平说起此事。她找到南开大学历史学院王教授,第二天就传来好消息:“王教授说,有这本书。”董润平很快又联系上南大有关领导。在他们的帮助下,今年7月10日上午,我们首次进入南大图书馆。古籍善本书库的林主任从书库里拿来两本书,正是我朝思暮想的《东北地理教本》(上下册)。书皮是灰蓝色的,上面印有繁体字“南开中学东北地理教本”“傅恩龄编”“中华民国二十年秋”。书后一小行紫色印戳,显示此书“到所日期”为1933年6月。


7月15日,我们第三次进馆阅读抄录时,正在忙着整理登记善本资料并准备搬往新校区的林主任,向我们讲述了《东北地理教本》的发现过程:“何廉的南大经济研究所上世纪30年代的图书资料,一直在这里,好久没动过了。最近,我在整理这些图书资料时,在八千多本图书中,看到过这本《东北地理教本》(上下册),并在电脑上进行了登记。”林主任笑着,点开相关页面的登记信息给我们看:“真是太巧了,如果你们张伯苓研究会早来二十天或晚来十天,都看不到这部书。”


接着,林主任讲起这部书的传奇经历:1933年6月,何廉的南大经济研究所收藏了《东北地理教本》。1937年,平津战事爆发前夕,经研所所长何廉提前将所里几千册珍贵图书资料(也包括这部书),打包装箱转移到天津法租界,然后又运到越南,不幸遭轰炸丢失三箱书籍。接着,其余的书籍又运往西南联大。抗战胜利后南大复校,经研所的这批书籍又辗转运回天津八里台。数十年过去,此书也就渐渐湮没于书海之中,如今,知道有这本书的人越来越少了。


该书从诞生、转移到回归,历经战火,充满传奇。有幸拜读之后,笔者甚感震撼。《东北地理教本》不是仅讲东北的山川地理,而且重点揭露了日本侵略东北的野心,以警醒国人,并给出应对方策,它从历史和现实层面,以翔实的资料,全面讲述了地理、行政、交通、富源、工商业、中东铁路、南满铁路、旅大、日本租界地、中外移民、日俄美英等列强、国际关系等多方面内容,实为一部关于东北的百科全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