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合肥大学生找工作被骗7万 对方自称“有关系”

 牛人的尾巴 2016-09-05
记者从合肥市蜀山区人民法院了解到,每到就业季,租房子、找工作产生的纠纷就比较多,法院建议刚走出校门的大学生要擦亮眼睛,谨防“陷阱”。

8月是就业季,找工作、租房子,是刚走出校门的大学生们都要面临的问题。新安晚报、安徽网记者从合肥市蜀山区人民法院了解到,每到就业季,租房子、找工作产生的纠纷就比较多,法院建议刚走出校门的大学生要擦亮眼睛,谨防“陷阱”。

租房子遇上假房东

小王毕业后,在合肥找到了一份薪水不错的工作,便想在单位附近租套房子。有一天,他在街头小广告上看到了一套合适的房子,便根据广告上的电话联系了“房东”。

当天晚上8点,自称是房主的张某就带上小王去看房。房屋是精装修,家电和家具齐全,小王很满意,便当场与“房东”签订租房合同,缴纳了房租、押金共11200元。小王不知道的是,与自己签合同的人自称姓彭,但实际上姓张。

小王入住还没两天,就被真正的房东赶了出来。原来张某是个“李鬼”,他通过网络了解到房屋出租信息,便打算冒充房东骗取租金。他在房门外的消防箱内找到了入户钥匙,并自己张贴了租房信息。

小王发现,自己将一万多元的房租交给了骗子,于是报了警。法院庭审时,张某当庭认罪,其亲属代为退赔了小王的损失。

最终法院认定张某犯诈骗罪,判处有期徒刑七个月,缓刑一年,处罚金8000元。

法官提醒:租赁房屋时最好选择正规可靠的中介公司,且在查验房东证件、合同齐全后再缴费租房,千万不能听信对方一面之词。

找工作被骗数万元

很多家长都希望孩子能考上公务员,或是在事业单位有份稳定的工作,小李的父亲就是其中之一。小李毕业后参加了事业单位的统一公开考试,担心儿子被人挤掉或是面试被刷,便托一名自称有关系的朋友刘某找人帮忙。刘某满口答应,并让小李父亲准备5万元现金。

刘某拿到钱后,并没有用于找关系,而是拿去还了自己的个人欠款。随后,刘某又对小李的父亲说找不到人帮忙,但谎称可以继续帮忙找人给小李安排一个好工作,开口又索要2万元,拿到钱后又用于归还欠款。从此以后,刘某玩起了失踪,一直躲着小李一家人。

发现被骗后,小李的家人向公安机关报了案。刘某在归案后如实供述了自己的罪行,并主动退还了部分钱款。最终法院判刘某犯诈骗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零四个月,并处罚金一万元;并责令被告人刘某继续退赔小李一家的经济损失。

法院提醒:公务员等相关考试不断升温,也是很多毕业生找工作的首选。目前公职类的考试都采取阳光操作,通过“找关系”上班是不可能的。另外,此案也给大家提醒,在找工作时,尽量选择可靠、合法的中介机构,而不是到处找人求关系,以免得不偿失。

段贤尧 宋露璐 新安晚报 安徽网记者 郭娟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