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无讼阅读|律师如何转行做法务

 法学小笨笨 2016-09-06

 

来源/微信公众号 法务人俱乐部(fwrjlb)

本文选自作者即将出版的《法务之道》


时下法律顾问制度逐渐在企业、政府中被强调和重视。这导致法务这个职业的兴起。其实,一直都有执业律师转行做法务的。笔者做法务之前,就做过6年的执业律师。


在旁人眼里,律师的收入似乎更高,工作时间更自由,为什么律师要转做法务呢?其实,律师也有律师的苦衷。在中国律师行业发展非常不均衡的情况下,做律师的道路未必像有些人认为的那么“康庄、亮丽”。


一、律师转行做法务的原因


经向几十位做过律师的法务人员了解其转行的原因,会发现,主要基于以下几点,律师会选择转向法务职业。


)收入偏低且不稳定的原因

 

青年律师缺少执业经验,缺乏案源,在大多数依靠提成的律师事务所机制下,收入其实是很低的。笔者了解,刚毕业进行律师事务所工作的年轻人,其收入尚不足于支付日常衣食住行。很多年轻人要依赖父母支助或朋友救济。


对于工作2-3年之后的律师,虽能勉强赚到生活费,但收入很不稳定。可能这个月有CASE可做,但下个月就完全清闲下来。一旦无事可做,则无任何收入。这种窘境,是很多青年律师遇到的最大难题。


目前,很多一线城市的大型律师事务所提倡工薪制律师,即律师也可领取固定月报酬。这个机制帮助了很多年轻律师度过他们执业的最初几年。但几年以后,律师仍面临案源不足的问题。


收入上的问题,逼迫律师寻求其他的职业路径。法务,是律师转行的较好选择。法务的收入稳定,不存在去寻找案源的问题。法务的收入,在一些行业的企业里,相比较而言,也还是可以的。


)专业技能提升的原因

 

很多青年律师在执业过程中会发现,律师为企业提供的服务好像很单一。企业里需要的不仅仅是法律服务,而且还需要财务服务、管理咨询服务等。一些有志于扩大自身技能范围,欲向企业管理方向发展的律师,会萌发去企业做法务的想法。


作为企业的一员,肯定比律师从外面观察到的企业要更深入、更切合商业实际。从法律到财务,从法律到管理,这种技能的综合和提升,在企业里应该能更好地得以实现。事实上,笔者的个人志向便是从事企业管理,从事企业创业。这种想法,是笔者在做了6年的律师之后转向法务的主要原因之一。


)减轻压力的原因

 

总体来说,律师的工作压力无疑比法务的压力大得多。

 

首先,是案源的压力。缺乏案源,不仅是缺少收入,还缺少了锻炼和成长的机会。对于律师这种非常依赖于经验的职业来说,这无疑会让年轻律师焦虑。


其次,是委托人的压力。任何一个诉讼案件,委托人都希望看到最好的结果,都希望律师能全力以赴。一旦出现一些意料之外的事,委托人对律师的能力与敬业精神,都或多或少会产生一丝怀疑。案件的结果,可能最后只是取决于法院的裁决,但由律师来承担这种质疑。显然,这也增大了律师的焦虑。


最后,是律师同行的压力。案源充足,有一定先天条件的律师,其收入会远远大于普通的律师。这也产生了不公平感,使得年轻律师寻求改变。


)性格方面的原因

 

律师职业整体上要求律师一方面是专业工作者,另一方面要具备良好的营销推广能力。要主动结交各种类型的朋友,不管是否与自己性格“对路”。这导致一些“性格内向”、“不擅言辞”的青年律师发现自己被工作“绑架”了。一旦他们不愿意接受这种束缚或认为自己的性格不适合这种方式的时候,他们即会选择退出。


当然,每一个转行做法务的律师,其原因是多方面的,肯定不限于以上几点。职业的选择,是每个人的自由,也是人才流动的必然结果。


二、律师与法务工作的不同点


律师转行做法务,与初出校门的法学院毕业生做法务,显然是不同的。转行做法务的律师,已经具备了若干法律实务工作经验。比如合同审核、诉讼代理、法律尽职调查等。工作内容看上去类似,对于转行做法务的律师来说,似乎可顺其自然、轻松应对。其实不然。


为防止一些转行的律师少走弯路,充分发挥其过往的工作优势,有必要审视一下律师与法务工作的不同点。认识这种工作上的些许差异,不管是基于理念上,还是基于实践上,都有利于转行的律师们顺利完成转变。


(一)工作时间上不同

 

律师,经常以自由职业自居。律师的工作时间,是自行安排的。每天工作,以完成任务为导向,不需要考勤打卡。法务,却是“朝九晚五”,每日固定时点上下班、固定办公场所。工作时间和工作地点的集中,给法务带来了与律师不同的组织归属感。说实在的,很多律师并没有集体的观念。他们只在需要的时候,限于小团队范围内合作,平时缺乏整个组织的“企业文化熏陶”。法务,身处组织之中,对于工作了很多年的公司,是会产生深厚“组织感情”的。这种差异,自然会给律师与法务的工作带来差别。


(二)工作目标不大一致

 

律师的工作目标在于完成委托人的委托事项。如顾问单位要求律师审核一份合同。律师根据自身对合同事项及法律规定的理解,向委托人指定的法务或业务人员,出具合同审核意见,即算完成该项工作。同样是审核一份合同,法务要做的可能不仅是出具一份审核意见,还需要了解公司准备签署该合同的商业目的是什么?准备何时签?以什么方式签?如果需要特别的履约前提,公司是否已做好准备?可以看出,合格的法务工作,其目标是围绕企业的商业事项,以提供法律支持为己任。


(三)沟通方式不大相同

 

律师与法务,作为法律实务工作者,其沟通均要求主动、高效、专业。但是,律师进行沟通,其目的是为从委托人处获取足够的信息,或为委托人阐述充分的风险。法务进行沟通,是为解决该法律事项背后的商业问题,或至少提供解决途径。在沟通反馈上,法务要求随时反馈。律师要做到这一点,就比较困难。在表达方式上,律师是以局外人的身份,提示某项委托事务的法律风险。法务却要站在公司的角度,不仅要提示风险,更要提出具体的风险规避方案。


(四)责任承担方面不一样

 

律师工作,以法规和律师职业道德为基本要求,以律师聘用合同约定为标准,凭藉律师个人经验对工作的成果承担责任。法务人员的工作责任,其承担方式则完全不同。法务,作为企业的一名员工,须对其工作成果承担企业内部的所有责任。在劳动合同期限内,法务对其工作成果的责任应该说是无限的。虽然,劳动合同法从保护劳动者利益,不会要求员工就公司损失承担直接责任,但是,负责任的法务人员,应具有对自身工作成果负责到底的意识。


认识到工作环境存在差异、工作时间和责任承担存在不同等因素,对于欲转行做法务的律师来说,甚为重要。笔者看到很多律师,在转行做法务时,总是有点“水土不服”。律师自己觉得不顺,企业也觉得有点别扭。究其原因,还是在于没有认识到上述律师与法务工作的不同点。


三、律师如何转行法务


注意到律师与法务工作的不同点,是律师要成功转行做一名法务的一个必要前提。那么,在一名律师转做法务时,具体应做哪些事才能保证转行成功呢?


(一)关注企业所在的行业

 

任何一家企业,都是处于某个行业之中的。对行业的深刻认识,蕴藏了对所在企业面临的法规、政策的理解;对所在企业的竞争对手分布情况的了解;对所在企业的过去与未来发展趋势的了解等等重大信息。这些信息,对于做法务来说,是非常有必要。一名优秀的法务,首先是一名行业内的法务。


(二)了解企业的商业模式

 

企业的商业模式,提示了企业的利润来源于何处?企业的客户需求是怎样被满足的;企业的供应商是怎样链接在一起的?这些重要的问题,其实就是企业的经营本质。法务工作就是要与企业其他部门人员一起,满足企业的经营本质。只不过,法务是从法律角度,从风险防范的角度来满足。这种对法务本质的认识,似乎是处于律师视野之外的。


(三)注重与企业业务部门的交流

 

企业法务工作其实是为满足业务部门的需求而进行的。法务工作成果的好坏,与满足业务需求的程度有很大关系。律师转行做法务,不能像在律师事务所一样,只关注法律问题,而不关心或无力关心企业的商业问题、管理问题,甚至战略问题。与业务交流,了解他们的难处,强调法务与业务都是企业的一部分,都是为实施企业战略而共同努力的。这些做法,有助于取得业务人员的理解,从而让法务部提出的风险防范建议以及法律解决方案得以落实。


(四)发挥做律师时积累的优势

 

法务人员同律师一样,尽管工作环境不同,工作理念存在差异,但毕竟都强调专业和经验。律师转行法务时,最好能利用做律师时积累的某方面的专业经验,并在企业法务团队中尽量突显该经验优势。如曾做过多年诉讼的律师,到企业后,应偏向于诉讼部门。做过并购投资的律师,到企业后,应偏向投资合规与法律部门。笔者做过几年的执业律师,其中将近一半时间是处理诉讼,另一半时间是进行法律尽职调查。因此,笔者到企业后,在法务团队中即以企业的对外投资并购事项为主,提供全程法律支持。在发挥现有优势的基础上,再结合个人兴趣,往企业法务其他方向发展。


(五)与法务同事多交流

 

企业法务的工作内容,从法律专业角度,只要信息基本对等,其实与律师的工作内容有很大的重合。如前所述,差别点主要是还是体现在理念、文化等方面。律师转行后,为了快速转变思维、融入环境,需要与法务同事多交流。交流,可以是以某件具体的合同事项,也可以是某件诉讼事项。看能否找到法务同行处理同样问题的思路和习惯。时间无需太久,就会养成“像一名法务那样思考”的工作习惯。这一块,法务部负责人的引导很重要。正确的引导,帮助打开思路,提供摸清门道的机会,能将新入行的律师朋友很快地推向正确的“法务之道”上。


四、转行后的前100天


犹如很多接受提拔,从普通员工到领导岗位的专业工作人士一样,前100天是很重要的。法务相对于律师来说,不是一个领导岗位。但毕竟两种工作,如前所述,还是有较大差异的。入职后的前100天该做哪些事,对于转行做法务的律师来说,仍有必要探讨一下。


第1天,熟悉企业物理环境,确认电子邮箱、通讯录,接收新员工培训计划,认识法务部负责人。


第2-10天,找到以下各种文件并通读一遍,包括:企业战略、企业文化、企业财务报表,公司规章制度,特别是法律事务管理规定、合同管理规定、案件管理规定、法律风险管理规定等,并列出这些制度中“比较特别”的地方。“比较特别”的做法,是一个企业的文化和习惯做法在制度中的沉淀,往往是最值得注意的地方。了解和掌握这些独特的规定、做法,能让一名新手迅速融入团队。


第11-30天,主动接收一些工作任务,如日常性质的合同审核。如果法务部负责人没有分派这些任务,那么与他(她)进行交流,说明自己能做的事和想做的事。对于合同审核,可以熟悉一下这个法务部的合同审核风格,看一下之前法务总监、法务经理审核过的带修改痕迹的合同。在这个阶段,要及早行动,开始认识周边部门的同事。如财务部门、IT部门、行政部门。可以进行短暂的交流,聊一些自己熟悉的法律趣事。


第31-40天,继续主动接收一些工作任务。在工作任务中,有意识地找一些问题,向同部门的人员请教,尝试理解他人的思路。对于自己熟悉的领域,可以发表自己的看法,但要注意沟通方式。一般来说,法务部负责人在最后方案达成之前,也乐于见到有不同理解的新观点。


第41-65天,开始接触与本企业行业、商业模式密切相关的法律事项。因为,这是个人未来在法务部是否有价值的很重要的一部分。法务部的工作,一方面是日常的、简单的合同审核、法律咨询等;另一方面是复杂的、与业务密切相关的并购、融资、法律风险管理等。一位有抱负的律师转行者,应主动将自己纳入到后一业务类型当中。


第66-100天,将日常法务工作步入正规,并逐步建立自己在法务部的优势,展现出来,获得同事和领导的认同。专业优势,可以通过自己主动培训、或引入熟悉的专家来为法务部做培训等方式来展现。在培训会上,积极准备,主动发言,提出一些体系性的观点。同时,听取法务部同事的意见,可适当辩论,但尽量不与法务部同事发生根本性的观点冲突。


以上只是一份可供参考的入职100天清单。企业环境不一样,工作要求不一样,工作岗位职责不一样,法务负责人的理念不一样,该份清单的内容都会有所改变。但是,律师转行的前100天,对于一个新手来说,非常关键。处理得当,认识到位,会对该法务人员的未来发展有很大帮助。浑浑噩噩,被动应对,则既无法显示出律师转行做法务的优势,更无法让法务部负责人产生信任,让企业觉得“找对人”了。

 

 


 

实习编辑/王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