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九年级实心球与耐久跑教学设计
2016-09-06 | 阅:  转:  |  分享 
  
九年级实心球与耐久跑教学设计(水平四)

教材1、双手头上掷实心球2、音乐伴奏耐久跑练习(男1000m女800m)

教学目标1、学生能掌握投掷实心球的持球姿势和由下而上的用力顺序。2、学生能在基本掌握投掷实心球技术动作的同时,通过力量练习加快出球速度。3、学生在耐久跑练习中能不怕累,积极认真,注意安全。重点:正确的握持球姿势和用力顺序难点:实心球的用力顺序时间教学过程组织与教法开始部分1、体委集合整队,向老师报告人数;2、师生问好,宣布本课的内容。3、安排见习生;4、教师带领下开口螺旋行进大约300米4、原地徒手操:(1)头部运动(2)肩关节绕环(3)体转体侧运动(4)腹背运动(5)膝关节绕环(6)弓步压腿(7)侧压腿(8)手腕脚踝活动(9)互相压肩组织学生成四列横队(背风、光):●●●●●●●●●●●●●●●●●●●●●●●●●●○○○○○○○○○○○○○○○○○○○○○○○○○○螺旋行进示意图:教法:教师讲解并领做要求:快、静、齐精力集中、活动充分、动作大方7分钟基本部分一、实心球练习(技能学习)动作要领:1、持球:双手持住球体两后侧,两拇指成“八”字相对,肘关节稍外翻。2、预备姿势:球后摆时,要做到展髋、充分拉开肩韧带、并稍抬头,前脚膝关节伸直,后脚大小腿屈成135度成有力支撑,重心完全落在后脚。屈臂持球于头后,球所处位置于头位置基本持平或略低,尽可能保持长距离和高位置为鞭打准备。3、投掷:全身协调用力的过程。重点:有效地全身迅速协调发力,将自身功能最优化。难点:超越器械动作技术的掌握。练习1、持球和预备姿势的练习和检查2、注意力集中在下肢发力的练习(2——3次)组织:学生练习持球完整动作为两列横队●●●●●●●●●●●●●↑↑↑↑↑↑△↑↑↑○○○○○○○○○○○○○教法:1、教师讲解并示范;2、学生集体练习;3、教师动作示范要多方位多角度示范便于学生观察学习;4、学生在练习过程中纠正错误动作;3、注意力集中在“反弓”的练习(2——3次)4、注意力集中在出手角度的练习(2——3次)5、掷实心球全动作练习(8——10次)二、、音乐伴奏耐久跑练习(体能练习)距离:男1000m女800m(在音乐伴奏下完成耐久跑)规定:分组计时,自己根据自己的情况合理分配体力,发扬吃苦耐劳的精神,努力完成项目,争取最好的成绩。男生先跑,女生后跑,不跑的同学加油鼓励跑步的同学。5、在持球练习时注意安全。学法:1、认真观看示范。2、学生跟练。3、学生自练自评。4、学生互练互评。5、集体练习。二、要求:1、在教师的带领下按照男女分组认真练习,注意安全,遇到身体不适计时说明情况,中途可停止跑步。2、音乐伴奏选择学生喜欢的歌曲,使耐久跑过程不再单一枯燥。(建议凤凰传奇系列等)3、大运动量跑步结束要慢走一圈约300m,调整好呼吸与心率耐久跑练习15分钟结束部分1、意念放松,结合舒缓的音乐和教师口令,做动作2、教师小结3、布置回收器材4、下课组织:学生成四列横队●●●●●●●●●●●●●●●●●●●●●●●●●●○○○○○○○○○○○○○○○○○○○○○○○○○○△要求:快、静、齐3分钟场地器材:实心球21个、usb小型音响设备、田径场。练习密度:50%左右;平均心率:130左右负荷量:中等偏大负荷强度:中等课后反思:1、本节课学生在学习实心球的时候,用力结构上容易出现错误动作,应注意分层指导。2、耐久跑项目运动量较大,必须注意恢复和放松,同时强调毅力和学生的承受力。3、师生互动环节较少,教师的语言应更有针对性;音乐的选取更应适合学生特点。







九年级实心球与耐久跑教学设计(水平四)

一、本课指导思想:运用实心球教学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提高学生的主体意识,改变学习方式。推崇合作、自主和研究性学习,拓展体育教学的功能,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促进身体、心理、社会健康的和谐发展。课依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以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整体健康水平的提高为目标,通过学习耐久跑技术,让学生学会一种运动技能,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团结互助的集体主义精神。

二、本课教材分析:实心球是一种传统的体育投掷器材,也是我市中考体育项目,被体育教师用来进行各种形式的投掷教学,如投远、投准等,以发展力量素质为主。同时也是发展学生的速度,灵敏,协调等身体素质。耐久跑从技术教学看分起跑、途中跑、弯道跑、终点冲刺、呼吸方法、体力分配等。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改变传统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益是本课的目标之一。通过分析探讨,针对学校、学生的实际,以中考体育项目耐久跑为教材,结合学生的现状,培养吃苦耐劳精神。

三、本课学情分析:九年级学生好奇心强,想象丰富,学习中表现为求新异、爱质疑,乐运动。同时有强烈的求胜好强心理,具有一定的分析、思辩能力。本年级学生体质状况总体一般,但各班级都有体能相对较好的学生,还有部分体能一般,但技能基础较好的学生,在教学中应注意充分发挥优秀学生的龙头作用,鼓励和带动一小部分相对后进的同学。现在的学生在吃苦耐劳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大部分学生不愿吃苦,尤其是些身体肥胖、体质较差的学生显得尤为突出,这部分学生的学习将会是教师的一大难题。然而,耐久跑是九年级教学的重点,教师如何把握这个教材,既要使学生主动学习,又要使学生乐意学习,然后学生享受到成功的乐趣,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一致品质。通过学生情况分析认为:学生在学习耐久跑时,存在畏惧心理。这种现象与学生的素质、教材的单一、枯燥性、教师的教学方式、方法存在一定的关系。四、本课教学效果测评1、预测教学过程的成功之处及原因:本节课设计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运动水平,学生的主体作用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对实心球的技术大多数能够熟练掌握,对耐久跑的练习也能很好的完成。2、预测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足:实心球教学中用力顺序可能还是有部分学生不能完全掌握,部分学生对耐久跑产生抵触心理,吃苦耐劳精神得不到体现。3、预设改进的设想:增加实心球的多媒体教学,让学生看视频,学动作。增强耐久跑的趣味性教学,比如说,追逐比赛等等。

献花(0)
+1
(本文系yanzi4r3jie...首藏)